景點概述
八公洞山頭,位於鎮江市南約四公里。清《丹徒縣誌》記載:在城南七里回龍山下有八公崖,一名八公洞,俗稱八公洞山頭。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讀書於招隱寺,有八個太監相隨,太子卒,八太監在此焚身以殉,故名八公洞。八公洞有平等寺,又有八庵,名為翠綜、深雲、大林、紫竹、半壑、化城、潮音、遠塵。還有安徽歙縣人將陸氏別墅改成漢隱庵,庵內有綠蓋樓。洞前還有一溪,穿梭於蒼松翠竹之間,很有詩情畫意,在當時頗有名氣,但均早已廢汜。
八公洞山頭東側的南山渡假村前,有一座建於一九六O年的八公洞水庫。這裡柳枝輕搖、碧波蕩漾,綠水青山、小橋流水掩映其間,風景優美,景色宜人。附近村民在水庫周圍建起了若干燒烤園,一到雙休日、節假日,這裡就成了市民郊遊、野炊、休閒、娛樂的絕佳去處。沿八公洞山頭向西,回龍山腰的白龍崗下有一巨大的石灰岩洞,是明代萬曆庚戌(一六一O)年鶴林寺僧明賢所發現開闢的。洞口高大,深不可測,洞內迂迴曲折,鍾乳嵯岈,巧奪天工。洞旁還有一泉潭,古名“逆流泉”。泉水清澈可鑑,清涼甘醇;四周林野,環境清幽雅絕,足為遊覽勝地。
歷史淵源
八公洞山頂有個亭子,東邊矗立著一座鐵塔,亭子北邊是一座地下掩體,裡面有好幾個房間,左邊的一間特別大,右邊有幾個小間。中間有一小道通向山西側,從外面我們發現有一個很大的通風口,裝有大型排風扇。黑暗中覺得裡面空蕩蕩,據說是國民黨留下的秘密電台舊址。這裡確實是當年的電信二——微波站的遺址。據查,世紀七十年代建設時屬國防工程,代號為二一一工程,當時有一萬多人參加了勞動。地下掩體為機房,斗山腰處也有座地下掩體。說起來,這座微波站還給我們的業餘生活作出了很大貢獻呢!一九七二年九月,當時的鎮江電視轉播台曾在這裡架設滬產TGC小微波,十月一日正式轉播中央電視台節目。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還鋪設了從該站到電視轉播台的地下視頻、伴音傳輸電纜各兩路,電話線一對,將小微波傳送信號改為地下傳送,使電視信號更加穩定。一九八O年九月,二一一微波站又將上海電視台節目傳至電視轉播台,同年十月一日開始由七頻道傳播上海電視節目。
景點介紹
八公洞附近有三大著名景點,觀音山,八公洞水庫以及南山國家森林公園。
觀音山:觀音山是隋代迷樓故址,據《迷樓記》載,迷樓是隋煬帝行宮,浙江匠人項升設計,“凡役夫數萬,經歲而成。”隋煬帝曾說:“使真仙遊此,亦當自迷。”隋亡樓毀,明代雇桐曾題匾“鑒樓”,分明取“前車之鑑,以警後世”之意,以隋煬帝的教訓鑑戒後人。
從元代至元年間開始,歷經明、清兩代,屢廢屢修,現在寺的建築多為光緒年間所建,佛像均為1984年以後重塑。觀音山處蜀崗東峰,因其地勢在揚州最高,所以構寺才大膽使用山寺的構造方式:不強調對稱,而是在山體頂峰,隨山勢築殿。山上古樹蔽日,紅牆高聳,樓殿參差,山與廟儼然一體。其特點一是曲折幽深,從山前道路上山,曲折逶迤,攀登到頂,磚鋪山道,蜿蜒而陡峭,兩旁如城牆上的女牆,因而有“小長城”之譽。山上有圓通寶殿、迷樓、紫竹林、上苑等建築。這些建築都不在同一中軸線上,比如山門殿,坐西面東而建,而天王殿和圓通寶殿則坐北朝南,你正以為無路可走時,繞過偏殿,則入紫竹林,登幾級台階,又見迷樓出現在你面前。其特點之二是險,寺處山巔,以塊石壘基,建築皆氣宇軒昂,崇樓傑閣。山下仰視,懸崖上危樓對峙。
觀音山的佛像是很有特色的。這裡的佛像不同於一般寺院以“釋迦牟尼”為主像,其他佛像皆眾星捧月。此處以“菩薩”為主體,同時供奉四大佛教名山菩薩,院落東側房中為文殊菩薩,西側房為普賢菩薩,文殊殿後為地藏王殿,在四大菩薩中又突出觀音菩薩,主殿圓通寶殿中供奉觀世音菩薩巨型坐像。觀音山的佛像,美學價值極高。觀音的三十二應身,不僅面型、衣著、動態各盡其妙,無一雷同,更重要的對人物神態的細部處理力求呈現人物不同性格,衣裙褶紋飄飄欲動,栩栩如生。
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山是招隱山、黃鶴山、夾山、九華山等諸山的統稱,面積約18平方公里(約18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3%,有樹木60餘種,飛禽70多類。南山風景名勝區距市中心2.5公里,由招隱景區、竹林景區、鶴林景區和文苑組成。這裡山巒起伏,綠樹蔥蘢,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既是國家森林公園,也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區。米芾稱之為“城市山林”。自南朝以來,倍受歷代文人青睞:編著《昭明文選》的梁代昭明太子蕭統,《文心雕龍》作者劉勰,著名藝術家戴顒,大詩人蘇東坡,創立“米氏雲山”畫派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都曾先後在此著述和流連。南朝宋的開國之君劉裕年輕時也常在此砍柴打魚販賣草鞋。這裡無疑是一塊風水寶地。駱賓王、王昌齡、康熙、乾隆等數百位文人墨客和帝王將相均先後留下了謳歌南山的華章。這裡委實是一處怡情悅性的好地方。
名字由來
在鎮江,“水漫金山”的傳說家喻戶曉,而南山八公洞八仙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八公洞與八仙的神奇傳說
其實,八公洞在《丹徒縣誌》上早有記載:“八公洞在城南七里,回龍山北。內有平等寺,又有庵八,曰:翠淙、深雲、大林、紫竹、半壑、化城、潮音、遠塵。又有歙人,改陸氏別墅為漢隱庵,庵有綠蓋樓。山與招隱相接。故借淮南八公故事以名洞……”
這裡“漢隱”指淮南王劉安故事。據傳說有八位鬚眉皓白的老人,為求見劉安,忽變成面若桃花、角髻青絲的童子。後來淮南王服了八仙練成的不死藥得道成仙,連家中食了藥渣的雞犬也一同升天,因此煮藥的那座山被稱為“八公山”。可見八公洞最初是借淮南八公的神話傳說得名的。
八公洞與八公的傳奇故事
淮南王得道成仙的故事不過是虛無飄渺的神話,而跟隨昭明太子在招隱寺侍讀的八位太監在八公洞的遺蹟,卻讓來此旅遊的人們不斷訪尋。
清乾隆進士洪亮吉,在他的《南山諸勝贊》中寫《八公洞贊》的詩中,留下“蒼蒼八公,終古常坐”的名句。可見當時確有八公的塑像,是端坐在八公洞的八個庵中,還是被供奉在他們焚化的八個洞中,至今已佚,無從尋覓,只留“蒼蒼八公,終古常坐”成為千古絕唱。
據《資治通鑑》、《梁書》及《丹徒縣誌》等史志記載,都只有昭明太子主編《文選》事跡,並無八公之說,可見是民間的遺聞軼事,但人們可以從史書記載的字裡行間,推測和尋覓八公留下的蹤跡。
《梁書》記載:昭明太子“出宮二十餘年,不畜聲樂”,只留下八太監隨侍。“每霖雨積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閭巷,視貧困家有流離道路,密加賑賜。又出綿帛,多作襦褲,冬月以施貧凍,若死亡無可殮者,為備棺槥……”
昭明太子在招隱寺主編《文選》時,在保管東宮帶來的“逾三萬卷書”,保存、整理《文選》的文稿,使《文選》得以彪炳文學史冊的浩繁事務中,我們可以推測,應有昭明太子的腹心左右八公的身影。
八公曾做嚮導侍隨昭明太子及太子邀集的著名文士遊覽八公洞,春賞杜鵑,覓鸝音;夏日避暑,辨蟬鳴;秋天山寺月中尋桂子;冬季湖畔踏雪訪蠟梅,昭明太子在樂山樂水之中,為編撰《文選》獲得了不少的靈感。至今八公洞中後人仍會指點議論當年的留痕處。
八公洞中塵封千年的謎
來八公洞遊客常不解地問,八公為什麼要自焚?八公洞究竟在何處?更有遊人來此考證:昭明太子死後,八公又自焚,那從東宮帶來的“逾三萬卷書”及珍寶下落何處?
據《資治通鑑》記載,因“蠟鵝事件”,粱武帝對昭明太子“一染嫌疑”,致使昭明太子“身以憂死,罪及後昆”。八公知道“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可能看到回宮無望,前景暗淡,在絕望之餘,便追隨昭明太子而去。
據村中老人回憶,八公自焚處可能在現在的八公洞度假村里,離旅館部六十多米遠的山腳下。當時隱隱約約有洞的外形,有的封洞的石頭還依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