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方戲曲

內蒙古地方戲曲

二人台是河套地區的民間戲曲,俗稱“打玩意兒”。清光緒年間,在蒙漢民歌和“絲弦坐腔”基礎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帶傳來的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帶出現了二人台職業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醜一旦,以“摸帽戲”的形式分飾多種角色,後來進一步發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間小戲。

二人台相關信息

二人台伴奏樂器有笛子、楊琴、四胡、“四塊瓦”等;服裝、化妝仿效晉劇;道具有扇子、手絹、霸王鞭等。二人台傳統劇目以《走西口》、《打金錢》、《五哥放羊》、《珍珠倒捲簾》等影響較大。其中有些戲如什可拉奔花、《海蓮花》等採用蒙漢兩種語言演唱。其傳統藝術形式多以生、旦二人同台表演,同腔同調。其表演形式有民歌對唱、硬碼戲以唱功見長。

二人台由來

在二人台的形成過程中,蒙古族民間藝人榮雙羊發揮了重要作用。民國初年,榮雙羊改變“絲弦坐腔”形式,開始分角色化妝演唱,對二人台的定型、流傳和發展作出了創造性貢獻,使二人台藝術在演出中出現了重大突破。榮雙羊曾來河套的安北、五原、臨河一帶演出,把二人台藝術帶進了河套地區。民國20年(1931)後,計子玉、樊六的二人台小班曾入套在安北、五原、臨河等地流動演出。其中計子玉還在河套教出了不少徒弟。民國22年(1933)後,河套開始有了固定的二人台職業小班。截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巴盟地區共有二人台職業小班20至30個。這些小班少則5人,多則十幾人。其中比較有名氣的二人台小班有樊二倉、宋其子小班,活動於五原縣和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部分地區。霍存柱、劉毛匠小班,活動於臨河、杭錦後旗地區和磴口縣部分地區。於八、朱銀全、張根旺小班,活動於狼山灣及烏加河一帶。

二人台傳統節目

二人台藝術受到民眾的普遍歡迎,在民眾中流傳著:打不完的金線賣不完的菜,看不厭打櫻桃、探病、走口外。為看白靈旦(樊二倉),三天不吃飯;寧可穿不上繡花鞋,也要看一看霍存柱的打金錢;沒有馬騎坐“膠皮”,也要看看關全喜;朱銀全、劉二羅,丟起醜來真紅火等順口溜。然而建國前二人台藝人們社會地位低下,生活窮困潦倒,多以賣藝乞食度日,加之演唱內容俚俗,倍受士紳歧視,主要在鄉村為農民演唱。在抗日戰爭期間,陝壩商會有個二人台樂隊,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和七月十五園子渠放河燈時演奏,藉以增添鄉上風韻。

二人台傳統節目,一部分是根據當地發生的重大事件編創的,如《打後套》《轉山頭》等;另一部分是在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如《走西口》、《五哥放羊》、《打連城》等;還有一部分則是從外地移植而來的,如《洛陽橋》、《西廂》、《下山》等。二人台節目的內容,有的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有的揭露當時社會的腐朽與黑暗,有的歌頌勞動人民的純真愛情和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有的抒發勞動人民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有的表達歷史事件。二人台的形式,短小精悍,有的偏重於歌舞,有的偏重於演唱。二人台的音樂,帶有濃郁的河套民歌色彩。二人台的唱詞,富有河套爬山調的韻味。二人台的道白,多為河套廣為流行的幽默、詼諧、生動、風趣的串話、諺語和歇後語。因此形成了河套二人台的獨特風韻。民眾讚美道:“土生士長土裡料,土言土語土腔調”;“二人台真紅火,句句唱在咱心窩窩”;“自小愛唱:二人台,赤肚子唱到頭髮白”等。

二人台傳統劇目

二人台的傳統劇目有《走西口》、《爬樓》、《紅雲》、《繡麒麟》、《跳粉牆》、《珍珠倒捲簾》、《送情郎》、《打鞦韆》、《打金錢》等200多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人台藝術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1950~1957年期間,農村各鄉普遍建立了以演唱二人台為主的農村業餘劇團。1958年後,各公社業餘劇團多以演唱二人台為主。1976年巴盟群藝館建立後,舉辦多次培訓班,挖掘、整理、加工、改革二人台傳統劇目,對扶持、繼承和發展二人台藝術起了重大促進作用,使二人台藝術在巴盟地區空前繁榮。

各文藝團體和廣大業餘作者創作了大量嶄新的二人台劇目,如《婁小利》、《聘閨女》、《秀梅辦學》、《上排乾》、《相親記》、《對症下藥》、《滿家喜》、《問路》、《喜相逢》、《月照新人》、《媒人》、《田寡婦養雞》、《二次探病》、《趁熱打鐵》、《二孔明賠情》、《迎春三部曲》、金梅等,從劇本內容、表演、伴奏、服裝、化妝、道具等多方面繼承和發展了二人台藝術。新一代二人台藝人已經成長起來,成為繼承和發展二人台藝術骨幹力量。

東路二人台

東路二人台。民間小戲。舊稱二人台,因與西部地區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唱腔音樂、劇目、表演諸方面有顯著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稱東路二人台。建國前,東路二人台瀕於滅絕。建國後,東路二人台得以復生。自治區文化局和烏蘭察布盟文化局於1961年和1979年兩次召集老藝人,通過錄音、錄相挖掘東路二人台遺產,編印了《東路二人台音樂》和《東路二人台傳統劇目選》。1978年烏蘭察布盟文化局提出“抓創作、抓小戲、抓演出”的方針。《分糧》、《嫁娶新風》、《光棍娶妻》、《媳婦登門》、《如此兒媳》等現代戲和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秀姑勸夫》等,久演不衰,獲得全區會演的獎勵。1980年內蒙古藝術學校烏蘭察布盟分校設立東路二人台專業班,學制四年,培養具有中專水平的演員。1982年烏蘭察布盟東路二人台劇團成立,並開始進行劇種改革工作。

八角鼓戲

八角鼓戲,滿族地方小戲。八角鼓原為滿族曲藝形式。建國後,歸綏市新城區一些滿族人士和藝人蒐集整理了一批八角鼓傳統曲目,並於1952年成立業餘八角鼓劇團,創建八角鼓戲。唱腔以八角鼓傳統曲牌聯綴而成,道白用國語,表演模仿戲劇的身段動作,但無腳色行當。1955年在自治區首屆音樂舞蹈戲劇會演中,表現滿族青年愛情和婚姻的新編傳統劇目《對菱花》獲得優秀演出獎和演員獎,1959年和1963年又先後被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內蒙古自治區卷》和《少數民族戲劇選》。此後,又先後整理、改編和創作了《挎柳斗》、《滿族之花》、《慶月光》等以歌舞表演為主的劇目。

漫瀚劇

漫瀚劇,產生在內蒙古包頭市,是新創劇種。1982年包頭市民間歌劇團以《豐州灘傳奇》為實驗劇目,在二人台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其他劇種的優點,在劇本、音樂、表演各個方面進行創建新劇種的嘗試。《豐州灘傳奇》演出後,在區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因唱腔音樂吸收了西部地區蒙古族民歌漫瀚調的成份而定名。《豐州灘傳奇》於1982年參加全區匯演,不久應文化部邀請進京匯報演出。包頭市文化局召開了關於漫瀚劇的學術討論會,來自北京和自治區的專家學者對這一新創劇種予以充分肯定,自治區文化廳正式宣布劇種命名。包頭市民間歌劇團又創作排演了《三十歲的女經理》、《北國情》等新的劇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