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對於喉癌患者來說偶有內耳疼痛症狀,嚴重者出現反射性疼痛, 有的喉癌患者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症狀,若到了喉癌晚期階段,患者體內癌細胞容易發生淋巴轉移,出現淋巴轉移的患者還能在頸部觸摸到腫塊,有血痰。臨床上常見的內耳疾病主要有以下二種:
1)眩暈
病因:眩暈是一種運動幻覺,常感自身或外界景物發生運動。睜眼即見景物鏇轉,上下跳動,左右移動、晃動或傾斜;閉眼則感自身轉動或晃動。真性耳聾,前庭性疾病所引起,包括外淋巴瘺、耳帶狀皰疹、美尼爾氏病、耳
毒性藥物中毒、迷路炎 等耳部疾病,腦橋小腦角血管瘤 、腫瘤 、頜後窩腫瘤 、膿腫 、小腦動脈栓塞 等顱內疾病以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血管疾病。症狀:由耳部疾病引起的眩暈稱為耳源性眩暈,其特點有:眩暈多突然發作,持續時間不長,一般數分鐘至數小時,很少超過數星期,但可復發。發病時意識清楚,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等反應劇烈,一般均出現眼球震顫,多有耳鳴、聽力減退。此類眩暈臨床最常見。前庭功能檢查(如鏇轉試驗、冷熱水試驗)聽力檢查等對診斷有幫助。
治療:眩暈的治療主要是查明病因,有針對性地處理。對病因未明的眩暈,則可酌情使用各種控制突然發作的藥物治療。
2)美尼爾氏病:為內耳一種非炎性疾病,主要症狀為陣發性貯暈、耳鳴、耳聾、耳脹滿感。因由法國人Meniere,首先發現,故命名為此病。
病因:本病的確切原因和發病機理尚不清楚,但已公認為一種單獨的疾病,與感染、外傷、變態反應等各種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耳蝸前庭症候叢有所區別。情緒緊張、憂慮和工作勞累等可誘發本病發作。
症狀:症狀主要為眩暈、耳鳴、耳聾及耳內脹滿感,常突然發作。每次發病的持續時間及多次發作之間的間隔期則因人而異。貯暈是本病的突出症狀,患者感四周景物鏇轉,或覺自身搖晃,喜歡躺臥在一定的體位而不敢動彈,但神志卻十分清醒。常伴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耳聾是此病的常發症狀,輕重不一,發作次數愈多,耳聾愈重;眩暈發作前常先有耳鳴,呈隆隆聲或嘶嘶聲。發作過去,耳鳴逐漸減輕或消失,反覆發病者則呈永久性;耳內或頭脹滿感是本病的特點。發作間隔期除遺有耳鳴和聽力障礙外,宛如正常人。
其他疾病
耳帶狀皰疹耳帶狀皰疹是一種聽神經遭受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產生嚴重耳痛、聽力損失及眩暈的一種疾病。在耳廓及外耳道皮膚 上有充滿液體的小水皰,水皰 亦可發生於面部或頸部皮膚,即受病毒感染神經支配的區域。若面神經受累,可導致一側面部暫時性或永久性面癱;聽力損失可為永久性,亦可部分或完全恢復;眩暈可持續數天或數周。較好的治療藥物是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止痛劑 可緩解疼痛;安定可緩解眩暈。當面神經受壓時,應行面神經減壓術,以治療面神經麻痹。
突發性聾
突發性聾為嚴重的聽力損失,通常單耳發病,可在數小時內發生。每年約有1/5000人患突發性聾。常因病毒感染所致,如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等。其次為劇烈運動,如舉重運動使內耳遭受嚴重的壓力損傷,導致突然的或波動的聽力損失或眩暈。當損傷發生時,患者可聽見爆破聲。有時病因不明。通常聽力損失相當嚴重,但大多數人在10~14天內可完全恢復或部分恢復。可伴有耳鳴和眩暈。眩暈常在數日內緩解,但耳鳴常持續較長時間。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措施。可給予強的鬆口服,建議患者臥床休息。在某些病例手術可能有效。
噪聲性聽力損失
暴露在噪聲環境,如木工車間、鑽井、重型機械、槍彈或飛機上等,損傷聽覺感受器(毛細胞),可致聽力下降。其他常見的原因有經常帶耳機或在音箱附近聽音樂。雖然對巨大聲音的敏感性個體差異很大,但長時間暴露於噪聲環境均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聽力下降。任何聲音超過85分貝時就對聽覺系統產生損傷。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聲損傷)可引起類似的聽力損失。這種類型的聽力損失是永久性的,常伴有高音調耳鳴。儘量減少暴露於噪聲環境,降低噪聲強度,遠離噪聲源可預防聽力損失。應儘可能少地接觸高強度噪聲。配帶耳保護器如塑膠耳塞可減少噪聲暴露。對噪聲性聽力損失患者可選配助聽器。
老年性聾
老年性聾是發生於部分正常人的感音神經性聾。這種類型的聽力損失在20歲以後即開始,首先影響高頻區,然後逐漸向低頻區擴散。聽力損失的個體差異相當明顯。有的人60歲時即已全聾,而有些人90歲時尚有較好的聽力。在聽力損失方面,男性較女性常見且更嚴重。聽力損失程度可能與噪聲暴露程度有關。對老年性聾尚無有效的預防或逆轉措施。可通過唇讀,學會體語。藉助於助聽器可對聽力損失給予一定補償。
某些藥物,如某些抗生素 、利尿劑 (利尿酸、速尿)、阿司匹林及其類似物(水楊酸鹽類藥物)、奎寧等均可損傷內耳。這類藥物對聽覺和平衡有影響,但主要影響聽覺。所有這些藥物幾乎全部通過腎臟排出體外。所以,在腎功能有任何不良時均可增加藥物的體內蓄積,達到造成損傷的水平。在所有的抗生素中,新黴素對聽覺具有較強的毒性,其次為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紫黴素、慶大黴素和妥布黴素,既影響聽覺,又影響平衡。鏈黴素主要損傷平衡系統。套用鏈黴素後產生的眩暈、平衡失調多為暫時性的,然而在黑暗中行走時平衡喪失卻是永久性的。步行時自覺外界環境不穩定(丹迪綜合徵)。當給腎衰竭或正在接受抗生素的患者靜脈注射利尿酸和速尿時,可致永久性或暫時性重度聽力損失。長期大劑量服用阿司匹林 可產生聽力損失和耳鳴,但常為暫時性的。奎寧可致永久性聽力損失。
顳骨骨折
顳骨在受到暴力打擊後可以發生骨折。耳道流血或外傷後顳部皮膚淤血,提示可能有顳骨骨折。若有清亮液體從耳道流出,可能發生腦脊液漏,提示大腦已暴露,易感染。顳骨骨折常伴有鼓膜破裂、面神經麻痹、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通常CT可確定有無骨折。靜脈給予抗生素預防腦膜炎;面神經受壓所致的面癱可通過手術治療;鼓膜和中耳結構的修復常在幾周或數月之後。
聽神經瘤
聽神經瘤是起源於許旺細胞的前庭神經(第八神經)良性神經鞘瘤。聽神經瘤約占顱內腫瘤的7%。聽力損失、耳鳴、眩暈和不穩定感是其早期症狀。其他症狀在腫瘤長大壓迫大腦時才出現。早期診斷依靠MRI和聽力學檢查,包括腦幹誘發電位。小的腫瘤通過顯微外科手術切除,以免損傷面神經;大的腫瘤需廣泛手術切除。
影響
由於面神經通過耳部,因此,耳部疾患可能影響它,例如,耳部帶狀皰疹可影響面神經以及聽神經,導致面神經水腫,在它穿過顱骨孔處受到壓迫,面神經受壓後可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面癱。當鼓膜穿孔時,有耳毒性的藥物不能直接滴入耳內,因為藥物可被內耳吸收。孕婦不能使用有耳毒性的抗生素。對老年或已有聽力損失者除非沒有其他更有效的藥物時,一般不使用耳毒性藥物。雖然對藥物的敏感性個體差異較大,但只要血藥濃度在允許範圍內,聽力損失尚可避免。所以,應追蹤血中藥物的濃度。若有可能,在用藥前或用藥期間應檢查聽力。耳毒性損傷的首發症狀有高頻區聽力下降、高音調耳鳴、眩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