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化說

內化說是西方心理學闡述兒童道德發展的三種主要理論之一。它和另外兩種兒童道德發展理論——社會學說、認知發展說一樣,都試圖探究人的發展規律。

心理發展的內化說維果茨基指出,人的心理發展的第一條客觀規律是: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機能不是從內部自發產生的,它們只能產生於人們的協同活動和人與人的交往之中。與此相關的第二條客觀規律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過程結構最初必須在人的外部活動中形成,隨後才可能轉移至內部,成為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結構。據此,維果茨基闡明了兒童文化發展的一般發生法則:“在兒童的發展中,所有的高級心理機能都兩次登台:第一次是作為集體活動社會活動,即作為心理間的機能,第二次是作為個體活動,作為兒童的內部思維方式,作為內部心理機能”(維果茨基,1994,p.403)。顯然,這種從社會的、集體的、合作的活動向個體的、獨立的活動形式的轉換,從外部的、心理間的活動形式向內部的心理過程的轉化,就其實質而言就是人的心理發展的一般機制棗“內化”機制。同時,這也表明內化的過程是一種轉化的過程,而不是傳授的過程(VeraJohn?/FONT>Steiner&HolbrookMahn)。

簡介

西方學者十分重視維果茨基的“內化說”。他們認為,“內化”概念表明;“獨特的人類思維根植於社會的、歷史的、文化的和物質的過程(包括腦的活動)並與它們交織在一起”。因此,兒童心理發展同時既是個體的又是社會的,個體的知識建構過程是和社會共享的理解過程不可分離的。在西方學者中,一種觀點將內化視作表征活動,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內化是同時發生在社會實踐和人類大腦或心理中的過程。這兩種看法對開拓這一領域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其中,社會文化理論的代表從自然與文化的統一對人的發展的影響的角度,重點研究了在正式與非正式環境中,共同建構的知識是如何被內化、利用、傳授或轉化的,而個人又是如何通過這些過程與外部的自然界、與他人進行相互作用,從而在這一過程中時改變外部世界與自身(包括自己心理的建構)。美國學者Leinhardt(1996)則通過實驗探索表征活動在數學概念內化中的作用。她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不同的表征方式,如線段、圓周和四方形,來達到對“百分數”概念理解的共享。這一表征活動不管是內部語言、表象的形式,不是運動的概念形式都和文化共享的系統(如語言),其中包括教師為支持學生學習而搭建的“腳手架”(Scaffoldings)的發展活動相聯繫。由此可見,收理工具不是個體在孤立的狀態下創造的,它們是社會文化生成的產品,是由個體通過積極地參與團體的實踐活動而獲得的。

顯然,要了解維果茨基有關心理發展理論並將其有效地運用於促進兒童發展的教學之中,就必須認真研究以“轉化過程”作為研究對象的維果茨基的心理發展的內化說。事實上,內化說正是由維果茨基首創的實驗性發生研究策略的生要理論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