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卷柏[中藥]

兗州卷柏[中藥]
兗州卷柏[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兗州卷柏,中藥名。為卷柏科植物兗州卷柏Selaginella involvens (Sw.)Spring的全草。分布於西南及陝西、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止咳,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痢疾,水腫,腹水,淋證,痰濕咳嗽,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乳癰,瘰癧,痔瘡,燙傷。

別名

石卷柏、金花草、千年柏、孔雀毛、柏葉草、細葉金雞尾、地側柏、虎毛草、小柏、松柏草、蜈蚣草、不黃草、山扁柏、黃河婆草、牆柏、紅蕨仔草、乾蕨基、金扁柏、鹿茸草、扇卷柏、飛揚蕨、鳳凰衣、卷筋草。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淡、微苦,性涼。

歸經

歸肺、肝、脾經。

功效

清熱利濕,止咳,止血,解毒。

主治

濕熱黃疸,痢疾,水腫,腹水,淋證,痰濕咳嗽,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乳癰,瘰癧,痔瘡,燙傷。

相關配伍

1、治黃疸:兗州卷柏45g,陰行草15g。煎服。或兗州卷柏45g,白英30g,積雪草30g,冰糖30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引《草藥驗方集》)

2、治勞力過度,咳嗽吐血:兗州卷柏45g。合青皮鴨蛋煮熟,去渣取湯,配鴨蛋服。(《泉州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無濕熱者慎用。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石生,早生,直立,高15-35 (-65)厘米,具一橫走的地下根狀莖和遊走莖,其上生鱗片狀淡黃色的葉。根托只生於匍匐的根狀莖和遊走莖,長0.5-1.5厘米,纖細,直徑0.1-0.2毫米,根少分叉,被毛。主莖自中部向上羽狀分枝,不呈之字形,無關節,禾稈色,不分枝的主莖高5-25厘米,主莖下部直徑1-1.5毫米,莖圓柱狀,不具縱溝,光滑無毛,內具維管束1條,莖從中部開始分枝,側枝7-12對,2-3回羽狀分枝,小枝較密排列規則,主莖上相鄰分枝相距1.5-4.5厘米,分枝無毛,背腹壓扁,主莖在分枝部分中部連葉寬4-6毫米,末回分枝連葉寬2-3毫米。葉(除不分枝的主莖上的外)互動排列,二形,紙質或多少較厚,表面光滑,邊緣不為全緣,不具白邊,不分枝主莖上的葉不大於分枝上的,略一形,綠色,在主莖基部與橫走根狀莖上為黃色,長圓狀卵形或卵形,鞘狀,背部不呈龍骨狀或略呈龍骨狀,邊緣有細齒。主莖上的腋葉不明顯大於側枝上的,三角形,平截,分枝上的腋葉對稱,卵圓形到三角形,1.1-1.6毫米×0.4-1.1毫米,邊緣有細齒。中葉多少對稱,主莖上的大於分枝上的,邊緣有細齒,先端具芒或尖頭,基部平截或斜或一側有耳,(基部有簇狀睫毛),分枝上的中葉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橢圓形,0.6-1.2毫米×0.2-0.5毫米,覆瓦狀排列,背部略呈龍骨狀,先端與軸平行,具長尖頭或短芒,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齒。側葉不對稱,主莖上的明顯大於分枝上的(氣孔分布於遠軸面靠近葉脈處),分枝上的側葉卵圓形到三角形,略斜升,排列緊密或相互覆蓋,1.4-2.4毫米×0.4-1.4毫米,先端稍尖或具短尖頭,邊緣具細齒,基部上側擴大,加寬,覆蓋小枝,上側基部邊緣不為全緣,透明,具細齒,下側基部圓形,下側邊緣全緣。孢子葉穗緊密,四稜柱形,單生於小枝末端,5.0-15毫米× 1.0-1.4毫米;孢子葉一形,卵狀三角形,邊緣具細齒,不具白邊,先端漸尖,銳龍骨狀;大、小孢子葉相間排列,或大孢子葉位於中部的下側。大孢子白色或褐色;小孢子橘黃色。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3500m的疏林下石岩上。分布於西南及陝西、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莖圓柱形,禾稈色,3-4回羽狀分枝,主莖上的葉覆瓦狀緊密貼生,卵狀矩圓形,分枝上的葉排列緊密,在擴大鏡下觀察,排列成四行,形狀變化較大,邊緣有細鋸齒,有時可見孢子囊穗多生於小枝頂端,具四棱。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1、《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脫力虛損及五淋白濁。”

2、《中國藥用孢子植物》:“志羊癇風,白帶,子宮內膜炎,小兒驚風,肝硬化腹水,頸淋巴結核。”

附註

全草含海藻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