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顏輝蛤蟆仙人像

元顏輝蛤蟆仙人像

元顏輝蛤蟆仙人像,創作於元代,是中國有名的古畫。在日本京都知恩寺藏,絹本,設色,每幅縱191厘米,橫79.8厘米。畫中人物造型怪誕,五官突出,特別是對眼睛的刻畫細膩傳神。衣紋的線條用筆也極盡動感,且暈染均勻。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關於元代畫家顏輝的生平,畫史上記載很少,僅《圖繪寶鑑》中略有提及他擅畫道釋人物。明代吳寬《匏翁家藏集》中謂其“畫鬼尤工,筆法奇崛,有八面生動之意”。顏輝還兼擅山水,畫風有李成、郭熙的遺韻。

顏輝的《蛤蟆仙人像》和《鐵拐仙人像》是一副對軸,一圖的人物是道教的劉海,只見他坐於石上,弓身屈背,雙目凝視,面色平靜,右肩扛—白色蛤蟆,左手拿著—株蟠桃。右圖的人物是鐵拐李,畫中背景是虛幻的遠山,畫的前邊鐵拐李側身單腿盤坐在山石上,身背掛袋,腰系一葫蘆。只見他昂頭凝視遠空,口吐仙氣,順著氣流的方向可看到有一個小人遠去,大概是他靈魂出竅的幻影。劉海乃道教南宗始祖,五代時事燕主劉守光為相,因好黃老之學,棄官隱居華山、終南山,傳說後來成仙而去。鐵拐李是元曲興起後民間流傳極廣的道教八仙之一。顏輝在作品裡表現這類題材,表現出他對道教文化的關注。

在這兩圖中,人物的布局構勢相互對應,這是成對的相向畫作所採取的構圖,這種將多幅畫結為一單元的形式,一般稱為屏,也可稱為對軸。畫中人物造型怪誕,五官突出,特別是對眼睛的刻畫細膩傳神。衣紋的線條用筆也極盡動感,且暈染均勻。這幅畫在用色上以青灰為主調,仙人顏面的朱粉與蟠桃的朱紅於互為補色中透出鮮明。整幅烘染極為細緻,有如煙霧瀰漫的幽靈氣氛充盈著畫面,引領欣賞者進入詭秘的仙境。本畫無款,鈐有“顏輝”、“秋月”朱文方印,一向被認為是顏輝存世的傑出畫作。

作者簡介

顏輝,字秋月,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作江山(今浙江)人。擅人物、佛道,亦工鬼怪,兼能畫猿。其造型奇特,用筆雖見刻露,卻筆法怪異,有生動傳神之趣。大德(1297-1307)間嘗畫輔I,匝宮壁。所作《李仙像》,絹本著色,衣紋粗筆勾染,鬢髮細筆勾描,主線粗,副線細,筆勢轉折富於變化,開明初吳偉畫法之先河。傳世作品有《中山出獵圖》軸,圖錄於《故宮書畫集》,《鍾馗月夜出遊圖》現藏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