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行中書省銀錠

元朝受金國影響,也重視銀錠,在滅宋前便大量使用銀錠,世祖至元三年更正式定名為“元寶”。自此以後,“元寶”便成了銀錠的通稱。其形制呈扁平砝碼狀,大的為五十兩,反面陰刻“元寶”兩個大字,正面則例鏨有鑄造地、監納、庫使、庫副、提舉司、秤子、銀匠等名稱。當時鑒於宋、金兩朝通貨膨脹之教訓,元政府特制定了嚴謹的銀本位鈔法,規定由中書省提舉司統籌其事,並一律以白銀為鈔本,有一定的兌換率,即鈔二貫值白銀一兩;而銀五十兩為一錠,故一錠銀值鈔百貫。各行省在發行鈔幣前必需有充足的銀錠作為準備金。

基本信息

【器物名稱】元行中書省銀錠[1]
元行中書省銀錠元行中書省銀錠

【材質類別】貨幣銀器
【製作年代】元代
【文物現狀】現藏台灣歷史博物館
【器型規格】長13.5公分;重1930公克

器物簡介

銀錠為扁平砝碼狀,正面鏨刻“行中書省”、“五十兩”,及各負責監鑄官吏的名字,反面則陰刻“元寶”兩字,實重一千九百餘千克,成色十足,是元代的官銀。[1]

相關資料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用白銀作貨幣,除文獻記載外,亦有不少考古出土實物。如一九七四年在河北戰國時代的中山國遺址中便發掘出銀貝幣四枚;同年在河南省扶溝縣的戰國楚墓中亦出土銀質布幣十八塊。漢時銀幣正式列入法定貨幣,如武帝元狩四年便鑄有白金三品,系以銀錫為幣材,分龍、馬、龜三品,但限於貴族使用。唐代與西域交通頻繁,白銀流通漸廣,特別在嶺南地區,商民買賣皆以銀。當時銀幣有鋌、餅、鈑、笏、筍、船形和銀錢等。如西安大明宮便出土過楊國忠進奉皇室的五十兩大銀鋌;西安何家村窖藏則發現銀質“開元通寶”四百餘枚。
宋代銀幣出土頗多,說明此時作為貨幣的銀已流通於各階層,並不受地區限制。其形制有多種,最普通的是錠,大錠重五十兩,小錠則重量不等。大錠兩端成弧形,束腰,上鏨文字,記注鑄造地、用途、重量、監鑄官吏和鑄工的姓名等。仁宗景祐二年,朝廷規定銀錠為法定貨幣,凡向公家繳納概以白銀為計,而政府發行紙幣亦以白銀為兌現基金。當時遼和西夏,以及後來的金與宋交易多強迫中國輸出白銀,遂使宋朝政府大量向民間徵收白銀,紙幣形同廢紙,國家財政亦因之崩潰。
金章宗承安二年鑄造“承安寶貨”銀幣,自一至十兩分為五等,每兩折銅錢兩貫,這是中國有法定計數銀幣之始。一九八○年代,黑龍江省便出土過五枚”承安寶貨”銀錠,面值均為一兩半,重59.3公克,銀錠上的押記鏨字完全相同,說明系官府統一鑄行。據文獻記載,金國治下民間交易完全以銀論價,銅錢和紙幣也流通,但彼此無固定的兌換關係。
明朝以後,銀錠成為主流貨幣,其最大者重五百兩,一般則仍重五十兩;為方便交易,另有各式各樣的小銀錠。官方鑄行的銀錠上也鏨有鑄造地、重量,及工匠姓名、年號等。清代大體仿行,而各省鑄造尤為通行,因此名稱和形制非常繁多,迄清末始漸為機器鑄造的新式銀幣取代。[1]

器物功用

朝受金國影響,也重視銀錠,在滅宋前便大量使用銀錠,世祖至元三年更正式定名為“元寶”。自此以後,“元寶”便成了銀錠的通稱。其形制呈扁平砝碼狀,大的為五十兩,反面陰刻“元寶”兩個大字,正面則例鏨有鑄造地、監納、庫使、庫副、提舉司、秤子、銀匠等名稱。當時鑒於宋、金兩朝通貨膨脹之教訓,元政府特制定了嚴謹的銀本位鈔法,規定由中書省提舉司統籌其事,並一律以白銀為鈔本,有一定的兌換率,即鈔二貫值白銀一兩;而銀五十兩為一錠,故一錠銀值鈔百貫。各行省在發行鈔幣前必需有充足的銀錠作為準備金。這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貨幣制度。傳世及出土的元代銀錠頗多,顯示在元統治期間曾相當程度地貫徹過銀本位的鈔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