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介紹
元朗(英文: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西北部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元朗的區域中心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兩側,通稱元朗市中心或元朗市,所指的是該處的一些已發展區。那裡是元朗最繁盛的地方,商業活動頻繁,亦是區內的交通樞紐,也是元朗新市鎮的核心部分。其次出名的街道是教育路、又新街(又稱元朗食街)等。著名建築是千色廣場、元朗廣場、新元朗中心及YOHO Town。除了元朗市中心外,另外也有一些次區域中心,例如天水圍市中心、洪水橋、流浮山正大街、朗屏、廈村市、錦田市等等。
歷史發展
元朗自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秦朝時已隨香港地區一起併入中國版圖,在歷代行政分區的變易中,隸屬廣東省之下的一個縣份。現有的原居民有唐代南移的鄧氏、宋末文天祥後裔的文氏。
元朗居民過去主要以務農為生,亦有漁業和生產鹽與珍珠。元朗過去盛產稻米,當地生產的“元朗絲苗”曾是香港人最愛的米食,主要供應上水和沙頭角,甚至遠銷至南洋。明朝嘉靖年間,由於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眾多鄉紳請求在當地建縣。因此明朝政府於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56里、7608戶,共33,791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元朗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此前,清初的海禁政策和為對付鄭成功而實施的遷界行動一度使元朗變得荒涼。
古時疍家在元朗和流上通南坑其中稱為“大樹”的地方建成一小廟,以祭祀天后;這就是今天十八鄉大旗嶺大樹下天后廟的基礎。由於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故得此名。大樹下天后廟曾多次重修:清朝鹹豐、光緒時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各大修一次。大樹四周本是一片澤國,西面是蛋家灣,東面是蛋家埔。後來由於人口和商務增多,元朗舊墟的前身大橋墩墟於焉成立。《新安縣誌》中清楚紀錄“大橋墩墟:附峰 圓蓢”。
於1970年代,香港政府把元朗一些地方發展為新市鎮。元朗新市鎮位於凹頭以西及屏山以東,現時人口21萬。天水圍新市鎮位於橫洲以西,屏山的北面及廈村的東面,名稱取其附近的天水圍村,是以住宅為主的新市鎮,現時人口27萬。
地理環境
元朗區位在新界的西北邊,三面環山,地勢平坦,元朗是一片平原,原來這裡是連綿的農田。在多山的香港,只有這一塊平整而廣闊的平原。
新界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后海灣,元朗的地形是低洼地區,一旦后海灣或附近的去水河道一泛濫,新界便受到水浸的影響造成人財的損失,后海灣位於元朗較高的地區,下大雨后海灣容易泛濫所以會把大量的雨水向元朗區下流,令到元朗區的殖豪地、菜田或平坦地方水浸更為嚴重,加上元朗區里許多的河道中,生長了很多的水草,植物在那裡,有些甚至生長在小河道的中間,令排水量減少,因而增加了海水泛濫的機會和水浸的嚴重性。
基於地理關係,元朗自古以來是一個以漁農為主的鄉郊型小區,居民以耕田或在魚塘養魚為生,民風純樸。自七十年代起,在政府的政策驅動下,元朗市及天水圍相繼成為現代化的衛星城市。市內大廈林立,商業欣欣向榮,小區設施完備。
經濟狀況
元朗是一片平原, 以前這裡是連綿的農田。自古以來,元朗是一個以漁農為主的鄉郊型社區,居民以耕田或在魚塘養魚為生。遠自宋朝(公元960-1279)已有大批居民落籍元朗。鄧氏家族和文氏家族為可知最早落籍元朗的居民。
自七十年代起,元朗市及天水圍相繼成為現代化的衛星城市,市內大廈林立,商業欣欣向榮,社區設施完備。
自三號幹線及大欖隧道於一九九八年中啟用後,元朗區對外交通已大為改善。當九廣鐵路西鐵於2003年開始投入服務後,由元朗往深水只需20分鐘。
雖然元朗發展迅速,日趨現代化,元朗仍是一個傳統鄉郊及現代化城市兼備的新市鎮。
地區特色
由於元朗大自然區域很多,故四周都可以看到青山綠樹。大自然環境中,以米埔保護區和流浮山最為人熟悉。至於人口較稠密的市中心和天水圍,也分別設有寬闊的元朗市鎮公園和天水圍公園。除了以上的休憩地點外,元朗亦不乏運動設施,如水邊圍村附近的元朗運動場,便提供多種球類的場所,後面更建有元朗公眾泳池。
元朗區的特色小食很多,食店多集中在元朗大馬路和元朗市中心的教育路及安寧路。市中心聞名的食物,包括B仔涼粉、恆香老婆餅和榮華餅家的傳統餅食。此外,市民可到元朗廣場和開心廣場,以及連同附近各式各樣的小型商店購物,那裡形成一個多元化的購物地段。
元朗的古蹟文物,還不止這些。一九九三年,這裡開闢了一條“屏山文物徑”,將多幢各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如鄧氏宗祠、上璋圍、洪聖宮、楊侯古廟等串連起來。在這條文物徑的盡頭,有一座“聚星樓”,其實它是六角型的古塔,也是香港現存的唯一的古塔,原高七層,後因風雨侵蝕,現在只剩下三層。據鄧氏族譜記載,這座古塔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屏山文物徑
屏山文物徑為本港首條文物徑。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其中一支早於十二世紀時已定居於此。多類瑰麗建築先後興建,不少至今依然屹立,見證過往的歷史和社會發展。
屏山文物徑蜿蜒於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間,長約一公里,將多座典型中國傳統建築接連起來,信步可達。文物徑沿線的獨特古蹟包括鄧氏宗祠(本港最大的祠堂)、聚星樓(香港唯一的古塔)、上璋圍、覲廷書室、洪聖宮、楊侯古廟及其他多座傳統建築物。
鄧氏宗祠位於屏山坑頭與坑尾兩村之間,於南宋鹹淳九年(公元一二七三年)由第五世祖鄧馮遜建成,清康熙初年進行重建。宗祠是三進兩院式的建築,橫樑刻有各種動物和吉祥圖案,屋脊飾有石灣彩瓷。鄧氏宗祠之最大特色是正門沒有門檻,而前院則有紅砂岩之通道,由此可知鄧氏族人曾任朝廷要職。往昔,鄧氏宗祠內設達德學校,可容納學生數百人。
聚星樓是香港現存唯一的古塔,約建於公元一四八六年,由鄧氏家族第七世鄧彥通興建。聚星樓以青磚麻石砌成,分三層,呈六角形,高三丈。塔原高七層,後因颱風侵蝕,上部四層已經塌毀,只餘下三層。據稱,聚星樓是一座風水塔。其矗立於上璋圍之北,面對后海灣,寓意拒擋北煞、鎮壓洪水,潮退時免受退財之災。其次,聚星樓所祀奉之魁星,相傳掌管人間功名文采,可護佑族中子弟在科舉中考取功名。
天水圍
天水圍是香港的第八個新市鎮,發展劃分為兩個區域: 天華路以南(稱為天水圍南)及天華路以北(稱為天水圍北),兩者均主要是公共房屋,另有居屋及小量私人住宅。首批居民於1992年4月開始遷入,全個新市鎮總人口約有27萬。隨著天水圍北的樓宇不斷落成及居民的遷入,天水圍的人口亦不斷上升。
為配合其名稱,天水圍新市鎮的設計著重予人一種天水相連的遼闊感,區內公園的水飾設計更加強了這種效果。天水圍現已發展成為一個以住宅為主,商業、社區、康樂及其他設施均能自給自足的市鎮。天水圍有多個大型私人屋苑和公共屋邨商場,各種貨品應有盡有。
而一個位於天水圍市中心的室內商場,更設有大型超級市場、戲院、康體健美中心、兒童遊樂中心和食肆,是假日消閒的好去處。元朗唯一一所具國際水準的酒店亦座落於這個商場,酒店附設客房和服務式套房,供旅客使用。
人物
北魏安定王
姓名 元朗
諡號 無
政權 北魏
在世 513年-532年
在位 531年-532年
年號 中興:531年十月-532年四月
北魏安定王元朗,生於513年,531年十月即位,次年四月被殺,年二十歲。在位六個月。年號:中興。
生平
安定王本是北魏宗室,任職冀州渤海太守。高祖父是太武帝拓跋燾的皇太子拓跋晃,曾祖父北魏第1代拓跋太洛(其實是南安王拓跋楨,元彬過繼給拓跋太洛)、祖父北魏第2代章武王元彬、父親是北魏第3代章武王元融、母親是程氏。前廢帝東海王元曄被廢,高歡擁立元曄的族子、章武王元融的兒子元朗繼位
繼位
531年三月,爾朱榮部將晉州刺史高歡統帥六鎮流民來山東,得到殷州趙郡大族李元忠、冀州大族高乾、高敖曹兄弟等人協助,分餘眾占據殷、冀二州。高歡本是葛榮部下,統率葛榮敗後的鮮卑流民,深得流民擁戴。高歡嚴肅流民紀律,規定他們第一,要與漢人和睦相處,第二,要聽從自己的命令。高歡成為鮮卑流民和漢族大姓聯合勢力的領袖。為了討伐爾朱氏集團,高歡接受孫騰的建議“挾天子以令諸侯”,立魏太武帝景穆太子元晃的玄孫、安定王元朗在信都城西為帝,與爾朱氏所立的節閔帝相對抗。
爾朱兆和聽說高歡要與自己爭天下,又立了一個皇帝,非常氣憤,與爾朱仲遠、爾朱度律等率大軍二十萬攻打高歡,高歡率騎兵二千、步兵三萬迎戰。高歡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沉著應戰,巧施反間計,促使爾朱氏之間互相猜忌,分散力量,從而占領鄴城,擊敗爾朱氏。532年四月,高歡攻入洛陽,先後殺死元恭、元朗二帝,又立孝文帝孫、廣平王元懷第三子平陽王元修為帝。
悲慘結局
元朗,公元531年10月被高歡在信都立而為帝,以與爾朱世隆控制的節閔帝相抗衡,改年號為中興。第二年4月,高歡攻入洛陽後,元朗也遷洛陽,高歡殺盡爾朱氏後,感到元朗的世系太遠,無號召力,又於公元532年4月,在廢黜元恭的同時,廢黜了元朗,降封為安定王,不久,又於洛陽將他引進門下外省,高歡用毒酒將他毒死。
元朗史稱後廢帝,也稱安定王。元朗的陵墓位於鄴西南野馬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