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西區

香港中西區

香港中西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是全港最多有錢人居住的地方,連續四年成為香港的“富貴區”。中西區以商業大廈、銀行、政府機構為主,是香港地區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行政署所在地,是香港地區最繁華的地段,香港市區主要集中在這裡。

地區簡介

香港中西區香港中西區

香港中西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為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香港中西區可以細分為中區、西區和半山區三個部份,中區包括金鐘、中環和上環等地,西區包括西環(即西營盤、石塘咀和堅尼地城)和摩星嶺,而半山區則包括太平山和薄扶林北部一帶(主要是香港大學一帶)。香港中西區東接灣仔區、南接南區。北部水域與葵青區和油尖旺區連線。西部水域則與離島區連線。中西區位於香港島的西北沿海一帶,背靠維多利亞峰,前臨維多利亞港,東起金鐘,西迄堅尼地城,面積有1,240公頃。太平山是香港島中央山脈的主峰,高一千七百七十呎(約五百四十公尺),是香港島最高的山峰。

富貴集地

中西區是全港最多有錢人居住的地方,並連續四年成為香港的“富貴區”。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一項有關人口及社會經濟特徵統計顯示,中西區住戶每月個人收入中位數達二萬三千元,是十八區之冠。而深水埗及元朗區則成為最低收入地區,住戶每月個人收入中位數分別為一萬一千七百元及一萬三千元。最“富”與最“貧”的地區,個人收入相差近一倍。

觀光購物

中區以商業大廈、銀行、政府機構為主,這裡是香港地區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行政客署所在地,是香港地區最繁華的地段。香港市區主要集中在這裡。中環的景觀是殖民時期的建築與現代高科技大廈的混合體,大型的購物商場內則滿是國際聞名的時裝店。觀光點包括建於十九世紀中期的文武廟,該廟因文昌帝和關公(武帝)而得名,廟內設有色彩鮮艷的神像木座和香爐。附近的荷李活道和嚤囉街一帶是著名的古董商店集中地。其他的一些小巷和陡峭的樓梯街也值得一游。這裡大廈如林,酒樓櫛比,超級市場和攤販市場並存,商鋪售賣蛇羹、珍珠、玉器、人參藥材,東、西文化兼蓄,被稱為購物天堂,旅遊者的樂園。香港公園在中區的紅棉道,面積有10萬平方米,內有全港最大的觀鳥園、溫室、噴泉、餐廳、視覺藝術中心和圓型露天劇場等。香港公園內設有茶具文物館,珍藏各式陶瓷茶壺、茶碗、托盤和水罐。香港植物公園位於香港公園的北面,充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典型園林物色,其中包括一座賞心悅目的錢鑄音樂台和林蔭小徑。園中有900多雙雀鳥,約280個品種,包括吃粉紅色飼料的朱鷺。園內哺乳動物包括美洲虎、金錢豹、袋鼠和世界上最大的一群紅頰長臂猿。溫室內種植各式花草。中西區在香港的今昔歲月中,均享有獨特的地位。

西區是香港歷史最悠久、最富傳統特色的地區之一,借著臨近海港西面的進出口航道之便,多年來貨運貿易均非常發達,停泊的貨船數以百計。時至今日,西區仍然保存了不少引人入勝的風貌,讓人可以一窺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假如你問起哪兒是香港的中樞,答案毫無疑問是中區。中區有充滿特色的歷史遺蹟和高聳的摩天巨廈,區內官商及民間活動亦十分昌盛蓬勃。中西區的人口約有240,000人,另有約300,000居於其他地區的市民到區內工作。區內大部分人口均居於私人樓宇,這些私人樓宇種類繁多、互相輝映,有山頂和半山的豪宅及中產階級住宅,也有在上環、西營盤、堅尼地城等地櫛比鱗次的唐樓。中西區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區內商廈林立,部份更已躋身世界最昂貴商廈之列。此外,區內有各式各樣的購物設施和風景秀麗的景點,是市民和外地遊客的購物天堂和尋幽探秘的好去處。

行政組織

1981年,政府推行地方行政計畫,中西區區議會繼而成立,讓區內居民有機會參與中西區的發展,並就此提出寶貴的意見。1997年7月1日,中西區臨時區議會成立,取代以前的區議會。由2000年1月1日起,區議會的英文名稱由District Board改為District Council,以顯示其日益重要的功能。中西區區議會由十九名區議員組成,是政府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渠道,讓雙方可就與區內工作或居住的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政府政策,交換意見。

歷史沿革

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戰敗給英國。英軍在1841年1月26日在香港島,今日上環的水坑口(Possession Point)登入。之後根據1842年簽署的南京條約,中國割讓香港島,英國於今日的中環、上環一帶建立維多利亞城,而四環九約中的其中三環及六約,均在今中西區範圍之內。

1969年,因應民政主任計畫,香港被分為多區。當時上環、中環及半山區屬於“中區”,西環連同現今南區之西部屬於“西區”。1981年,行政區劃重整,摩星嶺以南的西區及原屬東區的赤柱和石澳另組成南區,“中區”和剩餘的“西區”則合併為“中西區”。

氣候

香港位於亞熱帶。每年近半年時間氣候溫和。受季候風影響。冬季吹北風或東北風,夏季吹南風或西南風。一月和二月雲量較多,間中有冷鋒過境,吹北風,氣候乾燥。市區氣溫通常徘徊在攝氏十度上下,有時更低。新界和地勢較高地區,有時降至攝氏零度以下,並有結霜現象。三月和四月,間中極為潮濕。而向東南的高地或由鯉魚門至藍塘海峽一帶,時有毛毛雨或濃霧,能見度甚低,航空及渡輪服務受嚴重影響,甚而間中中斷。五月至八月的天氣炎熱而潮濕,間中有驟雨和雷暴。下午氣溫經常升逾攝氏卅一度,甚而達至卅四度;晚上則保持在攝氏26度左右,而且濕度頗高。七月通常有一兩個星期的天氣較為晴朗乾燥,有時晴朗天氣會持續較久。九月,是較多受熱帶氣鏇影響的月份。北太平洋西部和南中國海,每年平均約有卅一個熱帶氣鏇形成,其中半數達到颱風強度(最高風速為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當熱帶氣鏇集結在本港東南約七百至一千公里時,本港天氣通常晴朗而且異常炎熱,但黃昏時卻可能有局部地區性雷暴。若熱帶氣鏇中心移近本港,風力將會增強,廣泛地區有大雨。熱帶氣鏇帶來的豪雨可能持續數日,引致山泥傾瀉和水浸,造成嚴重的災害。本港各區的每年平均雨量差別很大,橫瀾島約為1300毫米,而大帽山附近則超過3000毫米。八月是全年最多雨量的月份,天文台錄得該月份的平均雨量為391.4毫米。一月是最乾旱的月份,平均雨量僅有23.4毫米,全月大約只有六天下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