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樓

聚星樓

聚星樓是香港現存唯一的古塔,已有超過600年的歷史,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圍北面,原為新界原居民五大家之一的鄧氏家族聚區地的風水塔。

基本信息

簡介

聚星樓聚星樓

聚星樓是香港現存唯一的古塔,已有超過600年的歷史,後面的輕鐵車站距離古塔只有幾十米。聚星樓矗立的位置原是河口,面對后海灣,興建聚星樓是用以“擋北煞,鎮水災”,而聚星樓與青山風水遙相配合,亦可護佑族中子弟在科舉中考取功名。

歷史

屏山鄧氏族譜所載,聚星樓為屏山鄧族第七世祖寧國府正堂鄧彥通所建,有超過600年歷史,為香港現存最古的古塔,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亦是屏山文物徑的重點古蹟之一。聚星樓於2001年12月14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建築

聚星樓原高七層,但後來因風雨侵蝕,上面四層經已在風災中塌毀,只剩下現時的三層。聚星樓呈六角形,建基於一矮台之上,主要以青磚及麻石砌成。三層的聚星樓約十三公尺高,最上層供奉著主宰文運、掌管功名的魁星。聚星樓每層均有吉祥的題字,由上層而下分別是“凌漢”、“聚星樓”和“光射斗垣”。

名稱由來

聚星樓聚星樓

據鄧族父老相傳,當地立村之時,風水先生曾指出當地依山環水,定必子孫繁衍而千年不衰。唯不足之處是,一、青山尖而高大,旺火為忌,宜多水而濟之;二、而西北缺口,北煞傷人,將來鄧族文官升堂,自有擋煞之法。但至於何謂“文官升堂”,當地風水先生只答曰:“天機不可盡泄”。

明朝洪武15年(1382年),屏山鄧族第七世祖寧國府正堂鄧彥通受封,在上任升堂的第一天晚上,他夢見故鄉西北角上空星光燦爛,但群星突然落下,聚集於西北的河口。鄧彥通夢中驚醒,並想起立村時風水師傅的說話,回顧始祖至他雖已經七代,但總共只有12個男丁,而其中竟有4人早逝。鄧彥通心中不安,於是聘請風水師傅謀求擋煞之法。師傅說:“貴村之立村先師果然學問不凡。大人升堂而群星來會,應建樓以聚之,藉助於眾星,自有雷霆萬鈞之威而北煞服焉。苟有文筆而無掌筆之才,不為用也!”鄧彥通恍惚大悟,於是在此建立了七級浮屠(即佛),恭奉文武諸神,擋北煞,鎮水災。果然,鄧彥通以後的七代人,發了22個男丁,當中10人另建圍村,有幾位做了壽官,有兩位建了二公祠,有的長壽達八十多歲、九十多歲,鄧氏家族在屏山的男丁有1,500多人。鄧氏在明清兩代人材輩出,每能在科舉中金榜題名,士人及當官者不計其數,族人相信是塔恭奉的文曲星庇佑,故族人亦稱此塔為“文塔”。

地理位置

聚星樓聚星樓

元朗是香港八個地方行政區中位置最西北的一區,位在新界的西北邊,三面環山,地勢平坦,元朗是一片平原,原來這裡是連綿的農田。在多山的香港,只有這一塊平整而廣闊的平原。在這塊平原上建立起來的元朗鎮,周圍都是農田,現在這裡高層建築也不斷多了起來,漸漸向衛星城發展。

在新界街中,東部的沙田大埔上水有九廣鐵路。有沒有鐵路對城鎮發展的景響大不相同,在這一點上,元朗可說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元朗在1988年9月輕軌鐵路開通之前是被鐵道疏遠的地區,即使乘捷運在西部的終點荃灣站,再換乘巴士到這裡也需1小時左右,所以元朗發展落後的原因肯定與此有很大關係。

雖然近年城鎮快速開發,新的購物中心不斷建設,但也保留了悠閒的氣氛。進入任何一條小街道都有富有活力的露天小攤及市場,可以接觸到過去的生活。

元朗充滿大自然氣息,以天水圍和元朗市中最多住宅樓宇,其餘地區則有很多圍村和平房。錦綉花園和加州花園就是以平房組成的兩個大型私人屋村,面積有如一個小市鎮。

聚星樓聚星樓

由於元朗大自然區域很多,故四周都可以看到青山綠樹。大自然環境中,以米埔保護區和流浮山最為人熟悉。至於人口較稠密的市中心和天水圍,也分別設有寬闊的元朗市鎮公園天水圍公園。除了以上的休憩地點外,元朗亦不乏運動設施,如水邊圍村附近的元朗運動場,便提供多種球類的場所,後面更建有元朗公眾泳池。

元朗區的特色小食很多,食店多集中在元朗大馬路和元朗市中心的教育路及安寧路。市中心聞名的食物,包括B仔涼粉恆香老婆餅和榮華餅家的傳統餅食。此外,市民可到元朗廣場和開心廣場,以及連同附近各式各樣的小型商店購物,那裡形成一個多元化的購物地段。

元朗的古蹟文物,還不止這些。一九九三年,這裡開闢了一條“屏山文物徑”,將多幢各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如鄧氏宗祠上璋圍洪聖宮楊侯古廟等串連起來。在這條文物徑的盡頭,有一座“聚星樓”,其實它是六角型的古塔,也是香港現存的唯一的古塔,原高七層,後因風雨侵蝕,現在只剩下三層。據鄧氏族譜記載,這座古塔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自古以來,元朗是一個漁農為主的地區,鄉民以耕田或在魚塘養魚為生。宋朝時,就有大批居民落籍元朗,鄧、文兩個家族據說是最早遷來的居民。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元朗逐漸成為現代化的衛星城市,高樓林立,商業繁榮。2006年底通車的西鐵,更是把元朗和其它地方更快捷地聯繫起來。元朗,既有它歷史的厚重,更有它現代的輝煌。

當地美食

盤菜正宗烹吃法

聚星樓聚星樓

凡豬、、肚、、冬菇、魚球等等均可作為盤菜主要餚料;配料則有魷魚、門鱔乾、蝦乾、豬皮、枝竹、蘿蔔等等,而以燜豬肉最考廚藝。當前最為眾所讚賞之燜豬肉能手為屏山之鄧來發老師傅。

各項材料經烹製後,於是一層一層的迭置盤中,最下層者為易吸收餚汁之物料如蘿蔔、門鱔乾、豬肉、枝竹等,中層為豬肉,上數層則為雞、鴨、魚、等。吃時應一層一層的往下吃,既衛生,又有次序。但現代才吃肉的人,常以公筷先從底層撈起,吃好味道的蘿蔔去。

旅遊資源

元朗區元朗區
元朗大自然區域很多,四周都可以看到青山綠樹。大自然環境中,以米埔保護區和流浮山最為人熟悉。至於人口較稠密的市中心和天水圍,也分別設有寬闊的元朗市鎮公園和天水圍公園。除了以上的休憩地點外,元朗亦不乏運動設施,如水邊圍村附近的元朗運動場,便提供多種球類的場所,後面更建有元朗公眾泳池

元朗區的特色小食很多,食店多集中在元朗大馬路和元朗市中心的教育路及安寧路。市中心聞名的食物,包括B仔涼粉、恆香老婆餅和榮華餅家的傳統餅食。此外,市民可到元朗廣場和開心廣場,以及連同附近各式各樣的小型商店購物,那裡形成一個多元化的購物地段。

元朗的古蹟文物,還不止這些。一九九三年,這裡開闢了一條“屏山文物徑”,將多幢各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如鄧氏宗祠、上璋圍、洪聖宮、楊侯古廟等串連起來。在這條文物徑的盡頭,有一座“聚星樓”,其實它是六角型的古塔,也是香港現存的唯一的古塔,原高七層,後因風雨侵蝕,現在只剩下三層。據鄧氏族譜記載,這座古塔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自然地理

聚星樓聚星樓
元朗區位在新界的西北邊,三面環山,地勢平坦,元朗是一片平原,原來這裡是連綿的農田。在多山的香港,只有這一塊平整而廣闊的平原。

新界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后海灣,元朗的地形是低洼地區,一旦后海灣或附近的去水河道一泛濫,新界便受到水浸的影響造成人財的損失,后海灣位於元朗較高的地區,下大雨后海灣容易泛濫所以會把大量的雨水向元朗區下流,令到元朗區的殖豪地、菜田或平坦地方水浸更為嚴重,加上元朗區里許多的河道中,生長了很多的水草,植物在那裡,有些甚至生長在小河道的中間,令排水量減少,因而增加了海水泛濫的機會和水浸的嚴重性。

基於地理關係,元朗自古以來是一個以漁農為主的鄉郊型小區,居民以耕田或在魚塘養魚為生,民風純樸。自七十年代起,在政府的政策驅動下,元朗市及天水圍相繼成為現代化的衛星城市。市內大廈林立,商業欣欣向榮,小區設施完備。

當地特產

聚星樓石斑魚

石斑

石斑可說是香港海鮮的代表,是香港生產的鹹水魚之最享盛名的一種,石斑的樣子與鱖魚相類似,石斑魚有許多不同的種類,最常見的有花狗斑紅斑蘇鼠斑泥斑老鼠斑。其中以老鼠斑最名貴,石斑魚肉多刺少,味道鮮美,而且產量多,性長耐活,同時賣價較便宜,深得香港市民喜愛。

最佳旅遊時間

聚星樓聚星樓

游香港,最佳時間為每年10-11月.

香港屬於亞熱帶氣候。香港年平均氣溫較高,達22.8度,天氣易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

到香港旅遊,春季可以穿薄外套或毛衣。夏季炎熱潮濕,有時會出現驟雨和雷暴,帶些短襯衣、棉質衣裙,還應準備好外套和雨具。秋季風和日麗,適宜穿襯衣毛衣及輕便外衣。冬季乾燥稍冷,選擇套裝、薄毛衣、大衣比較合適。

特別要注意得是,每年的5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香港的颱風季節。一般情況下,3級颱風不要出遠門,而8級颱風時商店、銀行等營業場所都要關門,這個時候最好呆在房間裡。

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5時。

逢星期二、聖誕日、聖誕翌日、元旦日及農曆年初一至初三休息。

前往交通

聚星樓聚星樓

九廣輕鐵

610元朗總站-屯門碼頭(屏山站)

614元朗總站-屯門碼頭(屏山站)

615元朗總站-屯門碼頭(屏山站)

761元朗總站-天榮(坑尾村站、天耀站)

K65元朗東-流浮山(經屏廈路)

九巴

53荃灣(如心廣場)-元朗(東)

63X佐敦(匯翔道)-天慈

269B紅磡碼頭-天水圍市中心

專線小巴

33元朗泰豐街-下白泥(經屏廈路)

34元朗泰豐街-流浮山(經屏廈路)

35元朗泰豐街-沙橋(經屏廈路)

魅力香港

香港(Hongkong)是一個年輕的城市,是一個充滿奇蹟和神話的城市,是一個令人無比激動的城市。世界級的建築、快節奏的生活、時尚摩登的娛樂享受,無不凸現出這座城市的驚艷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