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

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

本叢書以東亞為研究之視野,以儒家經典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為研究之脈絡,既巨觀中西文化交流,又聚集東亞各地文化之互動,並在上述脈絡中探討經典與價值理念之變遷及其展望。本書為該叢書之一,主要探討了先秦儒家與經典詮釋問題;孔子詩樂美學中的“整體性”概念;情”概念從孔孟到荀子的轉化;“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性情中人:試從楚文化論《郭店楚簡·性情篇》;馬克思主義和儒家的文學觀:內在目的論的觀點等內容。 序燃燒靈魂的星光 先秦儒家與經典詮釋問題

基本信息

本書目錄

一、前言
二、“述而不作”與經典性的關係
三、“經”、“權”概念與經典詮釋的關係
四、“為其人以處之”:詮釋者的理解和體驗
孔子詩樂美學中的“整體性”概念
一、前言
二、中和:情理相得
三、文質彬彬、盡善盡美:形式與內容的統
四、興、觀、群、怨:主客合
五、共鳴與啟迪、沉醉:聽者與作品的交融
六、禮樂之治:“社會美”的概念
“情”概念從孔孟到荀子的轉化
一、前言
二、《論語》中的“情”
三、《孟子》中的“情”
四、《荀子》中的“情”
(一)人情與實情
(二)“情”的主體性內涵
(三)“至情”與“至文”:美學的突破
孟子“知人論世”說與經典詮釋問題
一、前言
二、《論語》中與“知人論世”相關的看法:“知言”、“知人”、“以文會友”
三、孟子“知人論世”章析論
四、由倫理學向史學、詩學的轉化:荀子、司馬遷、劉勰
五、結語:“友情”成為“理解”(“知”)的隱喻
“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
一、前言
二、荀子與漢代經學:經學傳承與“通儒”概念
三、“通變”、“經權”概念的起源:《論語》、《孟子》、《荀子》、《易·繫辭》
四、苟子的通變觀
(一)“權”的雙重意義
(二)通“一與多”之變
(三)通“古與今”之變
(四)“通”與“儒”
(五)“通”與“學”
五、結語:對經典詮釋的啟發
性情中人:試從楚文化論《郭店楚簡·性情篇》
一、前言
二、楚巫文化中情、身相依的思想及性別意識
三、“情”的存有內涵:與氣、性、身、心的關係
四、“情”的倫理要求:信與久
五、結語
朱熹的《詩集傳》與儒家的文學社會學
一、前言
二、《詩集傳》與儒家的文學發生學
三、時代精神
四、文學的政治學與教育學:風與刺
五、民族詩學
六、文化理論:王與霸的兩難
七、原始主義:古典的與浪漫的
八、方法論:賦比興與主題研究
九、結語
“永恆的鄉愁”:徐復觀論先秦儒家美學
一、前言
二、“禮樂之治”的核心:“仁”作為藝術精神
三、藝術與道德的關係:內在目的論的觀點
四、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反省性的反映”與“批判的模仿”
馬克思主義和儒家的文學觀:內在目的論的觀點
一、形式主義的誤解
二、內在目的論與外在目的論
三、批判的模仿
名詞索引
……

作者簡介

陳昭瑛,一九五七年生,母台灣台南市人,父台灣嘉義民雄人。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哲學研究所碩士、外文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1998—1999),曾獲第二屆五四文學評論獎(1999),現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台灣與傳統文化》(增訂再版)(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2005)、《台灣與傳統文化》(1999)、《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1998)、《台灣詩選注》(1996)、小說集((江山有待》(1980),譯註馬庫色((美學的面向》(1987)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