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紹
1933年8月12日,紅九軍向儀隴方向進攻,在尹家鋪與敵李煒如部1個團遭遇,殲其200餘人,餘部向閬中潰逃。紅九軍主力乘勝將儀隴城及外圍之興隆場、黃林石、日興場、鳳儀場等據點分割包圍,一部向南迂迴,包圍了土門鋪。各部隨即組織小分隊以夜襲戰術,消耗和疲憊敵人。經約1周連續作戰,先後攻占上述外圍據點,殲敵1個多團。23日攻占儀隴城,殲敵2個營,俘敵300餘人,繳槍400多支。紅九軍占領儀隴後乘勝西進,據守該地區之敵紛紛向嘉陵江以西敗退。紅九軍一部乘勝攻占嘉陵江東岸之新政壩,一部進抵洪山場,占領了該地的大批鹽井。與此同時,紅三十一軍一部向廣元方向進擊,相繼攻占元壩子、紅土關、千佛岩等要點,迫敵西撤至尹家溝至九花岩一線。18日,經過激烈戰鬥,又攻占了廣元城東南要地柳林子,殲敵1個多營,威逼廣元城,並以一部兵力向陝南寧羌(今寧強)發展。紅三十軍一部亦進抵蒼溪城郊,與敵對峙,使敵不敢外出,有力地配合了紅九軍的作戰行動。此役歷時半月,共殲田頌堯部3000餘人,繳槍千餘支,蘇區擴大到儀隴縣全境及廣元、昭化、蒼溪、閬中、南部等縣嘉陵江東岸地區,並控制了大片井鹽產區。
事件意義
此戰的意義在於擴大了蘇區,保證了蘇區軍民的食用鹽供應,打破了國民黨軍對蘇區的經濟封鎖。
主題關鍵字: 進攻戰 分割包圍 迂迴作戰 襲擊 消耗和疲憊敵人
分類:民主革命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