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無刺喬木,高可達15米,胸徑15-20厘米,有乳狀樹液;樹皮褐色,平滑;幼枝微被柔毛。葉革質,排為兩列,橢圓狀披針形,幼樹枝之葉狹橢圓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5-4厘米,全緣;表面綠色,背面淺綠色,兩面光亮,無毛,尖端鈍尖或為尾狀,基部楔形,側脈羽狀,多數;葉柄長1-1.5厘米;托葉線形,細小,早落。花雌雄同株或同序;雄花為腋生蠍尾形聚傘花序,單生或成對,總花梗長約6毫米,被微柔毛;花白色微紅,苞片3,三角形,基部合生,花被片5,覆瓦狀排列,長橢圓形,長約4毫米,邊緣有緣毛,雄蕊5枚,與花被片對生,花絲扁平,退化雌蕊小,圓錐柱形;雌花單生葉腋或生於雄花序上,花梗長10-15毫米,近圓形,邊緣有緣毛,長約為10毫米,花柱深2裂,密被深褐色短柔毛,子房球形,為花被片緊密包圍。核果球形,直徑約10毫米,中部以下漸狹,基部一邊肉質,包圍在增大的花被內。花期10-11月。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海拔650-1400米山地林中或陰濕地區。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南部)、雲南(南部)、印度東北部(喀西亞)和泰國(北部)。
主要價值
樹皮為不規則扭曲狀,長短寬狹不一。外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枝皮可見互生葉痕。內表面淡黃棕色,有縱紋。體輕,質韌,纖維性較強,不易折斷。易縱向裂開。斷面纖維性。氣微,味苦、辛。
【 採集】秋季採集。取皮曬乾,碾粉。
【 性味】《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辛,溫。
【 功用主治】《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消炎止血,鎮痛祛瘀。治消化道出血,胃痛,外傷出血,跌打,風濕痛。
【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1~3錢,分三次服。外用:研末撒。
【 選方】《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消炎止血,鎮痛祛瘀。治消化道出血,胃痛,外傷出血,跌打,風濕痛。研末,每日三至八次,每次三分至一錢,開水送服。
【 附方】
①治消化道出血:滑葉跌打。研末,每日三至八次,每次三分至一錢,開水送服。
②治外傷出血:滑葉跌打。研末,外撒患處。
蕁麻目百科(四)
蕁麻目(Urticales) 雙子葉植物綱 花單性、雙性或雜性,小而整齊,常有4-5枚花被片,通常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並與其對生,有1-2心皮,但子房通常單室而內含一枚胚珠,果實為堅果、核果、瘦果或翅果,含一枚種子,胚占據整個種子 |
蕁麻目百科(三)
蕁麻目(Urticales) 雙子葉植物綱 花單性、雙性或雜性,小而整齊,常有4-5枚花被片,通常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並與其對生,有1-2心皮,但子房通常單室而內含一枚胚珠,果實為堅果、核果、瘦果或翅果,含一枚種子,胚占據整個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