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心理綜合症

假日心理綜合症

假日心理綜合症,是在長假後生活習慣難以調整的一種心理疾病。就是在節假日期間,由於過度疲勞、過度放鬆、暴飲暴食等而引起身體、眼睛、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的總稱。它既是身體疾病,也是心理疾病。例如學生不習慣早起、上班族不願工作、上班後沒有精神等。

概述

節假日時間長,也最易使人患上“假日心理綜合徵”,即假期過後,很多人還會沉浸在假日的感覺中,一時無法適應忙碌的上班生活。一些人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注意力難以集中,效率低下、頭昏腦漲、哈欠連連、焦躁易怒等。不少人更是需要經過三四天甚至一周以上的調整,才能恢復正常的工作狀態,嚴重的還會導致難於彌補的工作失誤,釀成“長假休得實在美,回來出錯很後悔”的悲劇。

據某專業公司今年開展的專項調查,有五分之一的被訪者承認患過“節後病”,產生過緊張、厭倦工作等心態。

症狀表現

假日心理綜合症的表現是:頭暈疲憊、無精打采、難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還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抑鬱焦慮,甚至出現心腦血管意外等。

產生原因

假日心理綜合症假日心理綜合症
春節一般都放七天假,人們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日子探親訪友、交流溝通、娛樂休閒。不過,對於一些平時在高度緊張狀況下工作的人群而言,這倒未必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許多人並不是很適應清閒的生活。尤其是外企、私企的白領工作者,如果他們一旦停下來無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現抑鬱、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反應。心理學上將其稱之為“節日心理綜合症”或“節日心理失調症”。

心理學角度上講,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作為一種應急機制,人的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以使人們能夠適應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如果人們一下子從上述狀態中停下來無事可做的話,原來那種適應緊張節奏的心理模式便會突然失去對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慣性作用,會使人們面對寬鬆的環境反而感到不適應。於是,有些人便會出現抑鬱、焦急、憂傷、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問題。

對於學生來說,目前很多學生的適應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不健全,隨著暑假的到來,部分學生由緊張的學習狀態一下子過於放鬆,整天玩耍、看電視、上網,使身體沒有得到充分休息,也有的同學忙於聚會、暴飲暴食,打破了原先的起居規律,引起身體和軀體的失調,出現“疲勞綜合症”、“網路綜合症”和“電視綜合症”,統稱為“假日心理綜合症”。

如何預防

假日心理綜合症假日心理綜合症
為防止可能出現身心不調的不良狀態,大家可以嘗試用以下五種方法緩釋和放鬆心情。

一是釋然法

假日前,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順心,隨著假日的到來,有的人悲觀情緒會比往常更強烈。此時,不要壓抑自己的這類感受,可以痛痛快快地哭出來,也可以獨自去酒吧,可以面對大自然表白自己的心境,還可向信任的親朋傾訴心理感受。

二是調解法

許多人假日裡往往把握不好度,從緊張的工作狀態中解脫出來後,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看電視、上網等娛樂活動中,引起身體和心理的失調。其實,大假期間更要學會體息,情緒低過分低時落時,可吃上一些中藥調整精神緊張等症狀,同時,要制定合理的計畫,確保過一個愉快的假日。

三是消除法

要學會把假日裡的各種煩惱消除掉。許多人平時工作忙,照顧不上家裡人,假日前幾天懷著種種負疚感,和家人親近。但過不了幾天就會因為一些小事“開戰”。實際上,這一期間可通過打球、登山等體育活動,消除煩惱,不要讓自己在好不容易輕鬆幾天之後,又陷入煩惱中。

四是平衡法

不要對假日期望過高,在假日裡一定要做好心理平衡。通過與平時的生活形式相對比尋找平衡點,減少失衡率。在平常日子裡能碰上的不順心,能遇到的不如意,在假日裡同樣也會遇到。如出外因購物出了高價,也應有個好心態。在假日裡花出了大量的錢,假日之後就不要再為之後悔不已了。

五是緩衝法

每一次長假都有兩個緩衝期——假日剛到和假日過後。平時工作緊張,生活節奏較快,節日期間鬆散的生活打破原來的生活規律,造成心理的不適。假日後的數天內會感到情緒低落,精力不濟。假日中可按規律慢慢調整作息時間。假日最後一天應有意識地做一些與工作有關係的事,如看看報刊、思考一些問題,有助於走出懶散的“休閒狀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