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有些人,星期一上班時,總感到疲倦、頭暈、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這種現象,就是醫家常言的“星期一綜合症”。
主要原因
人們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分秒必爭,聚精會神於工作和學習,形成了與學習和工作相適應的“動力定型”,把與工作和學習無關的事置之度外。輪到雙休日,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議事日程,而且必須料理。這樣,雙休日就成為格外忙碌的日子。有的忙於繁雜的家務,里里外外,勞碌奔波;有的則趁雙休日玩個痛快,逛商店、游公園、看錄像,特別是那些牌迷和網蟲,更是夜以繼日;有的則是利用雙休日走親訪友,或家人團聚等等,不一而足。這兩天,把原來建立起來的工作與學習的“動力定型”破壞了。待到雙休日過後的星期一,必須全身心重新投入於工作和學習,即必須重新建立或恢復巳被破壞了的“動力定型”,這就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即所謂“星期一綜合症”。閱讀:上班族“星期一現象”不可輕視
主要症狀
星期一綜合症表現之一:健忘
對症下藥:上班前一天,可以有意識地乾一些與工作相關的內容,一定要抽出半天時間好好思考第二天的工作情況,星期日的晚上將星期一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好。
星期一綜合症表現之二:精力不集中
對症下藥:上班的前一天不要安排過於刺激、高度興奮的活動,心理緩衝可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上班前適當地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星期一綜合症表現之三:厭煩
對症下藥:星期一是心理和身體的雙重“過渡期”,又是一周的“開始期”,所以更容易引起一陣難以擺脫的睏倦,另外一定要善於自我調節。閱讀:“吃”掉“憂鬱的星期一”
星期一綜合症表現之四:懶惰
對症下藥:星期一讓人感到煩躁,昏昏沉沉沒辦法進行工作學習,在星期六應該預習好周一的任務,避免在星期一就開始一拖再拖
預防方法
以下給出了20種避免“周一綜合症”的方法,大家可以參照以下方法,避免“黑色星期一”。
1、運動是很好的方式,運動時,人的心思只注意自己的身體與感覺,可以暫時拋開外界的麻煩事。
2、曬太陽,充足的陽光能刺激身體分泌激素,分解憂鬱因子的負面影響。
3、別給周一的自己那么多壓力,做好下一份工作同樣讓你周一憂鬱的準備。
4、傾聽心裡的聲音,不要總擔心別人期望你怎樣做,學會自我調節心理壓力。
5、寫下令你最煩惱的工作,預先制定完成計畫。嚴格執行你的時間表,別把周五的工作放到周一完成。
6、出去散散步,在戶外享受午餐或在公司陽台上做幾次深呼吸。
7、打電話給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
8、泡個熱水澡,然後聽聽柔和的音樂。
9、如果只是覺得憂鬱的原因是不喜歡這份工作時,那么就換工作吧。不過,做好下一份工作同樣讓你周一憂鬱的準備。
10、永遠保證周日11點以前就寢,用舒緩神經的香薰作輔助,薰衣草會是不錯的選擇。
11、在周一安排與同事共同完成的工作,溝通能幫助你有效地減輕憂鬱。
12、上班之前,先喝一杯鮮榨果汁清除身體中的毒素。
13、在周末的晚上,給周一清晨的自己發一封有趣的E-Mail。
14、在周一的早晨,提早半個小時到公司,看看新聞、收收郵件,提早進入工作生活。
15、減少自己飲食中超過一半的脂肪食物。
16、泡一個美美的泡泡浴後,神清氣爽地去會見你的周一。
17、列出諸如“周一如果不努力工作,將會遇到的十大悲慘事實”一類的List。用報事帖貼在電腦上。
18、安排周一中午的約會,這樣你就會以相當期待,而不是害怕的心情來迎接周一了。
19、完美的妝容和清新的衣著能幫你在五分鐘內振奮精神,強力漱口水也有同樣的功效。
20、調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別給周一的自己那么多壓力。
專家意見
如果雙休日能以休息為主,適當增加比平時多一些的家務,適當增加比平時多一些的娛樂,適當的親友互訪或家人團聚等等,舊的動力定型就不至於被過大地破壞,下周重新建立或恢復時就比較容易,就不會出現“星期一綜合症”,即使出現,症狀亦輕微,亦不會過多影響工作和學習。因此,消除“星期一綜合症”的根本是雙休日儘可能過得輕鬆愉快,不要與平時出現過大的反差。編後:由於人們對單調工作的厭倦和對美妙的假日生活的留戀,到了星期一自然會引發這些現象。此外,很多單位有很多工作都是星期一做決定,牽涉到的個人或部門,就會感覺到比平時的壓力要大一些,精神也相對緊張一些。而從人的生理上來看,也有一個適應過程,尤其是腦力勞動者,大腦鬆弛後,一下子緊張起來也要有個適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