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標準

信用標準

信用標準是指公司決定授予客戶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標準,代表公司願意承擔的最大的付款風險的金額。如果客戶達不到該項信用標準,就不能享受公司按商業信用賦予的各種優惠,或只能享受較低的信用優惠。如果公司執行的信用標準過於嚴格,可能會降低對符合信用風險標準客戶的賒銷額,因此會限制公司的銷售機會。如果公司執行的信用標準過於寬鬆,可能會對不符合可接受信用風險標準的客戶提供賒銷,因此會增加隨後還款的風險並增加壞賬費用。

基本信息

簡介

信用標準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戶授信時,對客戶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準,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企業信用標準的設定,直接影響對客戶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信用標準是客戶獲得企業商業信用所應具備的最低條件,通常以預期的壞賬損失率表示。如果企業把信用標準定得過高,將使許多客戶因信用品質達不到所設的標準而被企業拒之門外,其結果儘管有利於降低違約風險及收賬費用,但不利於企業市競爭能力的提高和銷售收入的擴大。相反,如果企業接受較低的信用標準,雖然有利於企業擴大銷售,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但同時也會導致壞賬損失風險加大和收賬費用增加。因此,企業應在成本與收益比較原則的基礎上,確定適宜的信用標準。

評價

企業在設定某一顧客的信用標準時,往往先要評價其賴賬的可能性,比較流行的方法是“5C模型”,即考慮客戶的品質(Character)、能力(Capacity)、資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與條件(Condition)。

品質

品質指的是顧客的信譽,即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因此,企業必須設法了解顧客過去的付款記錄,看其是否有按期如數付款的一貫做法,及與其他供貨企業的關係是否良好,這一點經常被視為評價顧客信用的首要要素。

能力

能力是指顧客的償債能力,即其流動(或速動)資產的數量和質量以及與流動負債的比例[2]。顧客的流動資產越多,其轉換為現金支付款項的能力越強。同時,還應注意顧客流動資產的質量,看是否與存貨過多,過時或質量下降,影響其變現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情況。

資本

資本指顧客的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表明顧客可能償還債務的背景。管理者通過對方企業的財務比率所反映的企業資產構成狀況進行判斷,其中有形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比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抵押

抵押是指顧客拒付款項或無力支付款項時能被用作抵押的資產。這對於不知底細或信用狀況有爭議的顧客尤其重要。一旦收不到這些顧客的款項,便以抵押品抵補。如果這些顧客提供足夠的抵押,就可以考慮向他們提供相應的信用。

條件

條件是指可能影響顧客付款能力的經濟環境。比如,萬一出現經濟不景氣,會對顧客的付款產生什麼影響,顧客會如何做等等,這需要了解顧客在過去困難時期的付款歷史。

作用

作用如果客戶達不到該項信用標準,就不能享受公司按商業信用賦予的各種優惠,或只能享受較低的信用優惠。

網際網路信用指標

網站亮證經營是由於網路的虛擬性和開放性,市場主體應當遵循的網站運營規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