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論基礎
信息因子是信息數位化表達和存在的最小單元,它是信息鏈式運動的基礎,為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智慧型化創造了必要條件。信息因子是“世界4”的符號系統,是人們在虛擬空間交往的中介。應該說,當代世界新軍事革命就是從信息因子開始的。
基本內涵
從本體論意義上說,信息是事物的存在的方式和運動狀態的表現形式,是事物的一種普遍屬性。但在認識論層次上,信息可以理解為是主體所感知或表達的事物的存在的方式和運動狀態。在這裡,感知是外部世界向主體輸入信息的過程,表達是主體向外部世界輸出信息的過程。現代資訊理論認為,信息反映了物質系統全面相互作用過程中所呈現的結構、狀態和歷史,是建立在可統計的隨機事件基礎上的。信息作為事物之間內在聯繫的表征,是一個從不確定到確定的運動變化過程。 現代資訊理論的奠基人香農(Shannon,C.E)提出:信息就是不確定性的減少,信息量的大小由減少隨機不確定性的多少來表示。基於這一思想,布里淵(L.Brillouin)直接指出,信息就是負熵。而現代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N.Wiener)則認為:“信息就是我們在適應外部世界並把這種適應反作用於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同外部世界進行交換的內容的名稱。” 維納從控制論角度出發,同樣把信息解釋為負熵。他指出:“正如熵是無組織(無序)程度的度量一樣,訊息集合所包含的信息就是組織(有序)程度的度量。事實上,完全可以將訊息所包含的信息解釋為負熵。” 由於人們對信息的認識不同,從而形成狹義信息定義和廣義信息定義。《信息化戰爭形態論》一文中持廣義信息定義,但又不否認信息鏈式運動中信息要素的核心地位。
層次性結構
信息因子的層次性結構,折射出世界4的存在論基礎。數位化符號、數位化信號和數位化信息構成了世界4的符號系統,改變了 “三個世界”的基本關係,使世界4成為世界3的“類人”,這是波普爾所說的“三個世界”理論所無法解決的。信息因子的出現,為人類知識(世界3)的數位化表達和人類運用知識的知識(世界2與世界1、世界3的關係)的數位化表達創造了條件,使機器部分或全部代替人的思維成為可能,這是世界4的存在論基礎。
第一層次結構
數位化符號。這是信息因子的靜止形態。數位化符號就是信息的數位化存在方式,是一切語言、文字、圖像、關係、知識等的0—1“數字元號”,是世界4最基本的符號系統。數位化符號是信息的基本元素,它攜帶了“四個世界”的全部信息“基因”,是人類社會數據、信息和知識的存在方式,但它並不是信息本身,因為它們的意義需要人的賦予。
第二層次結構
數位化信號。這是信息因子的運動形態。數位化信號是數位化符號在特定空間中的運動,它本身也不是信息,而只是信息的物理載體。
第三層次結構
數位化信息。這是信息因子的邏輯形態。數位化信息是信息因子經過數位訊號的運動,在“終端”顯示出來並為人——機系統共同理解的知識,它通達信息因子所刻畫的事物本身。
基本特點
(1)基礎性。 信息因子是表達世界1、世界2、世界3、和世界4的共同之物,它既是世界4得以存在和運動的基礎,也是波普爾所描繪的“三個世界”在信息化時代的圖景要素,處於基礎地位。馬克·波斯特所說的“電子媒介的交換”時代的“信息的模擬”,其基礎就是信息因子。信息因子是資訊時代的符號系統,離開了數位化符號、數位化信號和數位化信息,所謂的“信息方式”就成為空中樓閣。在軍事領域,信息成為戰爭的主導要素的前提是信息的鏈式運動,而信息因子是信息鏈式運動的基礎。美軍認為,“每個人的知覺透鏡都是不一樣的,由此可知個人認知(理解等)也是獨一無二的,但只有一個實體即物理域,它被信息域中的系統轉化成特定的數據、信息和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武器裝備信息化的過程,就是向其“注入”信息因子,使機器具有與外部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能力的過程。
(2)全息性。 如同基因攜帶了生物體的全部遺傳密碼信息一樣,信息因子攜帶了其所表達和刻畫的事物的全部信息。人類社會的符號交換系統從“口頭媒介”到“書寫媒介”再到“電子媒介”,並沒有割斷人類思想的發展和知識的傳承。在一切都成為可表達的數字時代,“電子媒介”所指涉的意義,是對“口頭媒介”和“書寫媒介”指涉內容的歷史綜合和超越。信息因子雖然處於最基礎地位,但卻擁有它所刻畫的“四個世界”的全部要素,具有全息的特點。一切有關“四個世界”的數據、信息和知識,只是信息因子在不同時空以不同方式展開而已。
(3)可操作性。 信息因子是基於人——機系統互動構成的符號系統,其最大特點是可以進行存儲、傳遞、修改、對接、合成、再現等加工處理,而且可以由計算機、網路等機器獨立或在人的參與下“同步”完成,這是以往任何符號系統所不具備的。這種可操作性一旦與某種規則結合,就會產生無法想像的結果——出現新的數據、信息和知識,這正是信息革命的魅力所在,也是世界4存在的理由。各種各樣的軟體以及基於信息因子可操作性特點建立的軟體平台或信息平台,就是世界4 的實體例證。
(4)載體可變性。 信息是一種資源。作為信息資源,它的分類與信息的分類相對應,包括實物型信息資源、零次信息資源、記錄型信息資源和智力型信息資源,分別展示世界1、世界2、世界3和世界4。其中,記錄型信息資源是信息資源的主體,其存在介質已從傳統的紙張、竹、帛發展到現代的磁碟、光碟、縮微膠捲等。但從信息因子的存在主體來考察,主要是指後者。信息因子的存在介質的改變,是數位化運動的必然結果,與計算機走出實驗室,進入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密切相關,而且處於不斷發展之中。比如,量子計算機中作為信息載體的量子態 ,光子計算機中的光子晶體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