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八景

信安鎮八景,年代久遠,除龍泉寺重建恢復外,其它已成陳跡。1984年,被譽為農民書法家的劉奎武先生曾有詩作記述信安八景。

簡介

即:
①津水佳荷
津水佳荷,泛指今信安鎮解放街村西荷花坑及信安鎮二、三千畝的開闊地面,長約十餘里,達至菜園村北、楊各莊村前,舊時為一片水域,廣栽連藕。盛夏時,綠淨紅芳,荷香四溢。不過此綠淨紅芳景色,可濃縮展現於荷花坑。所以亦可專指解放街村西荷花坑。
②前河蘆葦
位於解放街百子廟。舊時,信安鎮有前河,後河,域內也分河溝、河汊。水邊易生長如荻、蘆葦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前河生長最盛。另,百子廟被前河和另一河汊所夾。再,百子廟居北,往南不遠處有觀音堂,兩廟間有河溪穿過。因此,此景亦可稱“又溪架廟”或“兩廟佳河”。
③館壁題詞
位於信安鎮愛國街文廟內。據民國縣誌記載,南宋右丞相文天祥被俘,在押解大都途中,曾住信安驛館,為國擔憂,夜不成寐,在牆上題詞《調寄南樓令》 。1943年春,邑紳集資,重修文廟,雕石錄其詞,置於文廟南牆的內牆中央。
碑碣,在“文革”中被摧殘,殘碑現存龍泉寺內。
④宋城一角
位於信安鎮英明與新立兩街。宋城一角為六郎城遺址,傳為宋將楊延昭築寨處,周約四、五里。
⑤龍泉晚鐘
位於信安鎮愛國街龍泉寺內。龍泉寺鐘樓有巨鍾,相傳為一約400公斤重的銅鐘。入夜報更鐘響,響聲悠揚,打破了夜深的寧謐,飄飛到周邊村莊、農家,方圓十數里不絕於耳。
⑥越石盟壇
位於信安鎮愛國街王弼口處。舊時,在愛國街王弼口東側有一高聳的土台,相傳是東晉時劉琨歃血為盟,誓討石勒的盟壇。
⑦繞廓長渠
位於信安鎮光明街前河邊。舊時,信安鎮地域,南有前河,稍偏北、緊沿今鎮中心地帶邊緣有後河,兩河橫貫東西,注入河波。入夜,月光星影,長渠宛如一條白色絹帶,望不到盡頭,此景甚奇也。
⑧魁閣清敘
位於信安鎮團結街東南角,舊時建有魁星樓,周邊廣種柳樹,生長茂盛,曾是人們休閒敘話的好去處。

魁星樓解放初仍存。

總結

總體說來,信安八景所展現的是久遠的歷史,和舊時信安鎮的地貌環境。信安鎮建於西漢初期,相傳西漢著名大將韓信曾於此安營屯糧而得名為信安。唐朝於此置於口關。北宋時,位於宋遼界河之上,東臨淀泊,“四面阻水”,域內不僅有河流穿過,且坑塘遍布,河汊縱橫。如今,信安鎮已成為霸州市經濟大鎮之一,經濟發展、市場繁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