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聖寺羅漢塑像

保聖寺羅漢塑像

保聖寺羅漢塑像系宋代泥塑。在今江蘇吳縣直鎮保聖寺內。舊傳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現存九尊。像為彩塑,精美古雅,生動傳神。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創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寺內塑像原有18尊,1927年火災後塑像殘存9尊,後移入新建古物館內。羅漢形態逼真,形體比例適度,神情各異,栩栩如生。相傳為唐著名雕塑家楊惠之作,一說為宋代或經宋代重修。

基本信息

保聖寺羅漢塑像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離蘇州市以東19公里處的一個有2500年歷史的小──鎮甪直(拼音:Lù Zhí)保聖寺博物館。

簡介

(圖)保聖寺保聖寺
保聖寺原名保聖教寺,建於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在位的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因唐武宗滅佛而被毀。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重建。最盛時據說有殿堂五千,僧眾千人,和杭州的靈隱寺齊名。元末重新衰落,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新興盛。

羅漢塑像

(圖)保聖寺羅漢塑像保聖寺羅漢塑像

保聖寺原有傳為唐代號稱“塑聖”的楊惠之所塑十八尊古羅漢像[1],但從清乾隆年間起就不曾維修過。1918年顧頡剛到甪直鎮訪友,第一次見到保聖寺羅漢塑像群。見保聖寺大殿上一幅對聯寫道:“梵宮敕建梁朝,推甫里禪林第一;羅漢塑源惠之,為江南佛像無雙”。令顧十分驚訝,小小的鎮上居然保存了唐代楊惠之手塑的十八尊古羅漢像。1922年顧頡剛重遊保聖寺,見保聖寺大殿因多年失修,屋頂漏水,幾尊泥塑古羅漢像已被雨水泡壞,立刻寫了《記楊惠之塑像,為一千年的美術品呼救》一文,在《努力周報》發表,呼籲各界捐款振救楊惠之塑像,但收效不大。1924年顧頡剛繼續寫了《記楊惠之塑像》之一,到《記楊惠之塑像》之五,刊登在《小說月報》上。日本東京大學美術史教授大村西崖讀了顧頡剛寫的關於楊惠之塑像的一系列文章,專程到甪直保聖寺調查楊惠之塑像,認為是爐火純青之作。

大村西崖回日本後,在1926年出版了《吳郡奇蹟塑壁殘影》一書。此書引起中國文化界名人們的重視。1929年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教育部副部長馬敘倫等專程到甪直保聖寺調查羅漢塑像,並組成“唐塑羅漢保存會”。這時原保聖寺大殿已嚴重損壞,十八尊古羅漢像只剩下九尊。經多方努力,重建新的保聖寺古物館,修復剩下九尊羅漢。1932年新的新的保聖寺古物館落成。

建築史家梁思成在論及甪直保聖寺羅漢塑像時寫道:“此種名手真跡,千二百年尚得保存,研究美術史者得不驚喜哉!此像於崇禎間曾經修補,然其原作之美,尚得保存典型,實我國美術造物中最可貴者也”[2]。

1961年03月04日保聖寺羅漢塑像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文物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