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瑪坎”是一種口頭相傳的民間說唱文學,其故事內容大多能說唱許多天,大部分是歌頌英雄與復仇事跡、民族的興衰,以及純真的愛情等,唱詞押韻合轍。說唱時,須按故事的基本內容和詞句背誦,不能隨意添加。
在民間還流傳著“說胡力”,它是寓言、童話、神話、傳說與民間文學的通稱,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短小活潑,通常是老人對兒童講述,對兒童有啟發教育意義。赫哲族的音樂也很有特點,其特有樂器稱為“空康吉”和“口弦琴”,前者已失傳,後者至今仍有人能演奏。
簡介
赫哲族人在長期的漁獵生活中,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光輝燦爛的文學藝術,其中,以說唱藝術--伊瑪堪流傳最廣、最受歡迎。伊瑪堪是赫哲族的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黑龍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區。據現有資料,它至遲在清末民初就已經形成。伊瑪堪或依瑪坎,最早的含義為魚即哈(魚),現在的含義,有的認為是故事之意,有的認為是表示赫哲族這個捕魚民族的歌。其形式有說有唱,類似漢族的"大鼓"、"蘇灘",蒙古族的"說書",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說唱文學藝術。現有50多部典籍,被譽為北部亞洲原始語言藝術的活化石。
歷史淵源
赫哲族人在長期的漁獵生活中,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光輝燦爛的文學藝術,其中,以說唱藝術——伊瑪堪流傳最廣、最受歡迎。伊瑪堪或依瑪坎,最早的含義為魚即哈(魚),現在的含義,有的認為是故事之意,有的認為是表示赫哲族這個捕魚民族的歌。其形式有說有唱,類似漢族的“大鼓”、“蘇灘”,蒙古族的“說書”,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說唱文學藝術。雖無樂器伴奏,但說起來合轍押韻,很受民眾歡迎。其腔調因其內容不同而各異,有男腔、女腔、老翁腔、少女調、歡樂調、悲調、敘述調等。伊瑪堪歌手,是深受赫哲族人民喜愛的人,赫哲族人尊之為“伊瑪卡乞發”。近百年來赫哲族人中著名的伊瑪堪歌手有:莫特額、比根爾都、三福瑪發、尤貴連、古托力、吳高麗、周令額、傅長春、尤安喜、畢方古、盧申、盧明、尤盧氏、畢張氏、葛畢氏、葛長勝、吳連貴、吳進才等。現代伊到處堪歌手以葛德勝老人最為著名,深受赫哲族人民的喜愛。
伊瑪堪的唱詞都有襯詞,每個歌手所用之襯詞各有不同。常見的如“嘎哪呀哈爾哪”等。其內容十分豐富,有英雄人物、風土人情、漁獵生活、愛情故事等,無所不包。其著名的代表作品有:《西爾達莫日根》、《香叟莫日根》、《阿格第夏日丘莫日根》、《滿斗莫日根》、《滿格木莫日根》、《安徒莫日根》、《木竹林》等。
此外,反映赫哲族在早期社會時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的神話,赫哲語為“斯俄溫說胡力”(神的故事)。其具有代表性的有《天神恩都力造人》和《太陽和月亮的後代》《姓氏的來歷》《莫日根射日》、《莫士格格奔月》、《北斗》、《彩虹》、《金鯉魚和黑龍》、《除惡龍》、《大馬哈魚》、《送魂薩滿》、《治病薩滿》、《一新薩滿》、《那翁巴爾君薩滿》、《舍爾德勒和哈瑟羅》以及《樹神》、《江神》、《白四爺》和《火神》等。關於赫哲族風俗人情、社會生活、名勝古蹟、地方風物以及民族起源和反侵略鬥爭等各個方面的記錄的傳說,赫哲語稱為“特倫固”,可以說是赫哲族的百科全書。如祖先傳說《七兄弟》、《白城人的後裔》;莫日根傳說《烏力莫日根》和《神叉蘇布格》;地名傳說《黑龍江傳說》、《蓮花河傳說》;風俗傳說《三月三》、《九月九》、《燒包袱》等;動植物傳說《天鵝》、《浮吐蘭》和《種了》;反侵略傳說《血爾古》、《三江口大捷》等。赫哲族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寶庫中還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的民間故事“說胡力”及民歌。
民歌,赫哲語為“嫁令闊”。赫哲族是一個非常喜愛歌唱的民族,無論是生產勞動,或是集會,或是談情說愛,都要唱,以表達感情。其內容包括赫哲族的捕魚、狩獵和生活習俗等方面。嫁令闊,按音調可分為赫尼娜、白本出、伊瑪堪、薩滿、老頭、少女、喜、悲調等;按民歌形式可分為酒歌、對歌、散歌;按內容分則有古歌、薩滿歌、漁歌、獵歌、悲歌、喜歌、節令歌、禮俗歌、情歌、敘事歌、搖籃歌、新民歌等。作家文學是解放後發展起來的。烏·白辛是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戲劇家。他先後改編創作了20多部歌劇、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影響較大的有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赫哲人的婚禮》,歌劇《好班長》、《焦裕祿》,話劇《黃繼光》等。烏·白辛成功地把伊瑪堪的演唱形式支用於《赫哲人的婚禮》一劇中,蒼勁、淒涼、悲壯、歡樂的各種樂調的變化,正適宜表現出赫哲人的喜怒哀樂各種感情,濃縮地反映了赫哲人近300年來的苦難歷史和他們的英勇鬥爭。該劇是赫哲族新文學的代表,也是當代文學史上由赫哲族戲劇家寫的第一個反映我國人中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歷史的那裡本。烏·白辛把民族形式與傳統手法相結合,對話劇民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創造性的貢獻,有益於赫哲族與其他民族文學的交流借鑑。
藝術特色
伊瑪堪的篇幅巨大,現已採錄下來的每部都在幾萬字至十幾萬字之間。其內容豐富多彩,大多是敘述古代氏族社會時期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征戰與聯盟、氏族之間的血親復仇、民族興衰、維護民族尊嚴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也有一些降妖伏魔、追求自由和歌唱愛情的,還有講述薩滿求神、漁獵生活、及風土人情等。傳統節目長、中、短篇均有,儘管篇幅大、篇目多,但故事情節全都圍繞著眾多的莫日根這些主人公展開。這些莫日根貫穿伊瑪堪的全篇,是被全力描述、反覆歌頌的英雄形象。這一民族的象徵性人物同其他史詩的主人公一樣,有著神奇的出生經歷,並且在童年時代都有著苦難的遭遇。他們在歷次劫難中被千錘百鍊成意志堅強、力大無窮、懂文韜、有武略、重情義的英雄好漢。幾乎每部伊瑪堪的情節都圍繞著一個固定的模式展開,即莫日根為拯救被異族部落擄獲的父母而進軍遠征,而那些異族部落的首領也個個是叱吒風雲的英雄好漢。在長期的征戰中,這些莫日根們既能藉助神力呼風喚雨,變幻形體,將對手搏殺,又能與友善的部落講和結為同盟,獲取最終的勝利。女性的形象也出現在每一部伊瑪堪中,她們多為英雄莫日根的妻子。這些女性美麗絕倫、睿智善良、嫉惡如仇、法力無邊,是正義與善良的化身。這些半人半神的女性總是在英雄們危難之際突然出現,幫助丈夫脫離險境戰勝強敵,如果哪位英雄不聽妻子的規勸而一意孤行,則難逃滅頂之災。
演唱風格
伊瑪堪的節目類型及演出風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瑪堪大唱",是指以說為主的表演,側重和擅長表現英雄與傳奇性的節目內容,如各種"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赫哲族人的創世傳說;"小唱"即"伊瑪堪小唱",是指以唱為主的表演,側重和擅長表現抒情性內容的短篇節目。伊瑪堪的唱詞都有襯詞,每個歌手所用之襯詞各有不同。常見的如"嘎哪呀哈爾哪"等。伊瑪堪的語言既古樸平實,又講究合轍押韻,其唱腔高亢嘹亮,帶有原始粗獷的山野氣息。雖無樂器伴奏,但說起來合轍押韻,很受民眾歡迎。其腔調因其內容不同而各異,歷代講唱人在【赫尼那調】這個基調之上,又演化出男調、女調、老翁調、少年調、歡樂調、悲傷調、敘述調等,有時還摻雜著薩滿調,所以講唱起來繪聲繪色,引人入勝,因而世代傳承,從未中斷。一般的故事都比較長,一唱就連續好幾天。
伊瑪堪的唱腔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因流行地和藝人的不同,所採用的唱腔曲調也各有區別,常見的曲調有【赫尼那調】、【赫里勒調】、【蘇蘇調】、【喜調】、【悲傷調】和【下江打漁調】等。
代表性作品
伊瑪堪主要的代表性作品有《西爾達莫日根》、《香叟莫日根》、《阿格第夏日丘莫日根》、《滿斗莫日根》、《滿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亞熱勾》、《西熱勾》等。
傳承價值
伊瑪堪歌手,是深受赫哲族人民喜愛的人,赫哲族人尊之為"伊瑪卡乞發"。近百年來赫哲族人中著名的伊瑪堪歌手有:莫特額、比根爾都、三福瑪發、尤貴連、古托力、吳高麗、周令額、傅長春、尤安喜、畢方古、盧申、盧明、尤盧氏、畢張氏、葛畢氏、葛長勝、吳連貴、吳進才等。現代伊到處堪歌手以葛德勝老人最為著名,深受赫哲族人民的喜愛。從已經採錄到的伊瑪堪中,可以看出它的兩大特點:首先它是對赫哲族歷史的忠實記錄。無論是歷史學家、語言學家,還是民俗學家、宗教學家,均可從中擷取寶貴的原始資料。有人稱伊瑪堪為赫哲族的口頭百科全書,應該說當之無愧。第二是它集中體現了赫哲族的審美觀。伊瑪堪用古典浪漫主義的手法,描述了赫哲族的英雄們除暴安良、降妖伏魔的英雄主義氣概;描述了赫哲人對忠誠和信義的高度讚美,對自由和愛情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顯而易見,伊瑪堪不是那個時代生活的簡單記錄,而是在那個時代的廣闊背景下,按照美的規律藝術地再現了生活美,堪稱一部完美再現赫哲族英雄人物、歷史變遷與民俗風情的大型古典交響詩。
伊瑪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藝術品類和一種娛樂審美的方式,它同時還具有傳承本民族歷史文化的"教科書"功能,價值獨特,意義重大。
傑出人物介紹
葛德勝“伊瑪堪”說唱者,獲省“民間藝術家”稱號。男,赫哲族,父名葛雙印,族名關布魯。祖姓葛依克勒氏,後簡化漢姓葛。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生,世居克錦(今富錦市)城東三里的下吉里屯。前母早逝,後又以三女續之。後生二男二女,長男即葛德勝,次子葛長勝比他小六歲,二妹葛淑清,小妹葛淑珍,一家人相依為命,艱苦渡日。
葛德勝降生後,取名“莫托”。莫托二字翻譯過來乃女嬰之名。意思是保其不夭而永年。八歲入富克錦東廟私塾,從師揚白華,學《三字經》《百家姓》等到傳統啟蒙讀物。11歲輟學從父獰獵。16歲母亡,22歲父歿。自跟隨長輩進山狩獵後,同宗妹夫付吉利,善唱“伊瑪堪”,講述“尤當格力令”(笑話)。還有嘎爾當的古托力、蘇蘇屯的高力瑪發和畢方古等,他邊聽邊學,他和弟弟妹妹一樣,自幼接受傳統民間文化的薰陶,用故事裡英雄莫日根的形象,鼓舞和教育自己同困難做鬥爭。經族人介紹二妹嫁給了霍吞吉林(大屯)同族老人韓鳳岐的長子韓連第,三妹作了童養媳。
葛德勝17歲那年,同窮苦的同族人家女兒何淑清結了婚,父親過世後的第二年,弟弟葛長勝也成了親,弟兄分家另過。
1933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東三省。赫哲族人民也同全國各族勞苦大眾一樣,陷入了國破家亡的境地,生活更加艱難了。夫妻二人為了活命,夏季就在江通里搭個“撮羅子”捕魚度日。入冬就在山攆皮子,成年累月住在山上,水上。由於警察、皮莊雁過拔毛、層層盤剝,生活還是難以維持。
從1940年開始,每到打紅圍的季節,他就到嘎爾當,大屯參加韓連成的獵隊進山打獵。白天上山打獵,晚上沒有事,就聽“伊瑪堪”,或講“特倫固”。
1946年正月,葛德勝弟兄攜全家隨同嘎爾當、大屯的赫哲鄉親一同遷徙至饒河縣裡七里沁(永安屯),1948年11月搬遷到饒河四排。他的妻子先後生了十了孩子,由於天災人禍,只有五個倖存下來。1949年進行了土地改革,葛德勝一家也分得了土地和房屋。
38歲葛德勝熱愛社會主義,跟著共產黨走,黨號召成立互助組,他就積極辦起了互助組,接著又在饒河縣成立了第一個初級社——黎明家業生產合作社。葛德勝被推選為副主任,積極帶領大家走合作化道路。1952年10月1日以少數民族代表的身份,到首都北京參加了國慶觀禮,幸福地見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並與敬愛的周總理碰杯飲酒,合影留念。
葛德勝1953年參加革命,當了村長。1956年調任西林子任副鄉長。1958年任八五九農場二分場副場長。當中央領導人王震同志來北疆視察時,贈送給他一支半自動步槍。1959到呼蘭幹校學習二年。1962年任西林子公社副社長。先後被選為鄉、縣人民代表、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多次被評為縣勞動模範,省打獵能手,黑龍江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十年動亂期間,葛德勝被打成走資派靠邊站,1969年末重新工作,1971年被派到四排兼任大隊黨支部書記,後因患病離職休養,1975年退休。
1980年9月中旬,他參加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黑龍江分會組織的民間文學調查組工,他講唱了《香叟莫日根》、《滿斗莫日根》、《阿哥弟莫日根》、《牟都里莫日根》、《西爾達魯莫日根》、《烏呼薩莫日根》、《沙倫莫日根》等七部作品。
中國文藝研究會黑龍江分會於1984年4月21日在哈爾濱省文聯“創作之家"民間文學獲獎作品授獎大會上。授予葛德勝民間說唱家稱號。他演唱的作品《滿斗莫日根》獲1979—1981年全國民間文學作品三等獎.《香叟莫日根》、《阿哥弟莫日根》獲黑龍江省1983年優秀民間文學作品獎。
葛德勝,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黑龍江省赫哲族研究會顧問,1998年10月18日不幸病逝於饒河,享年87歲。
傅萬金饒河縣政協副主席、省民研所副研究員
族名雙喜,男,赫哲族,1933年出生,祖籍松嘎里江下游拉哈蘇蘇(同江)莫勒洪闊。後來家搬遷至寶清縣大和鎮,在那裡上學讀了幾年書。1946年,家移至里七里沁河旁之永安屯,僅受教至高小。
1949年遷至饒河縣西林子村,土地改革後,當民兵,以農為務,同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2年參加工作工作先在本溪鋼鋼鐵公司碾子山木材加工廠當工人,不久擔任技術員。
1957年,他調任山西太原鋼鐵公司,擔任基建單位技術員兼車間工會主席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61年,他帶職由太原返回原籍,在饒河縣四排村落戶紮根。
喝三江水長大的萬金,自幼接受本民族文化的薰陶,他的父親付明阿青年時擅跳“哈康布魯”而出名。他的母親付尤氏,也是一個講述“說胡力”,“特龍固”、“嫁令闊”的能手。
1964年,他創作了第一篇散文《仲秋之夜憶往昔》第一首民歌《漁民的歌聲》。他還和老歌手葛長勝共同編創了一篇新“伊瑪堪”故事《蘆黑虎》。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以所謂“支持赫哲族投修集團”之罪名,而關進獄中達半年之久,出獄時腰腿幾成殘廢。這一時期他先後任四排村長、西林子人民公社青年團書記,文教、民政、農業助理等職。
1972年擢小佳河公社副主任,後調任五七大學副校長、縣建設科副科長、建築公司經理、西林子公社黨委書記等職。
1981年任縣委統戰部部長,兼政協副主席。並翻譯了《香叟莫日根》、《阿哥第莫日根》和希爾達魯莫日根》三部、“伊瑪堪”十餘首民歌。同時撰寫了《簡明赫哲語漢語對照讀本》等。
1983年,他翻譯的《香叟莫日根》、《阿哥第莫日根》雙雙獲黑龍江省民間文學優秀作品獎。
這時,他的學術研究已上升到很高的層次。在省滿語研究所的刊物《滿語研究》上,已連載了他用國際音標撰寫的赫哲民間文學作品,為北方民族通古斯語族,語言特點和規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傅萬金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民委委員、佳木斯市九屆人大常務委員會、黑龍江滿語研究所副研究員,佳木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等職。1986年5月30日,不幸早逝,時年54歲。
赫哲族概況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饒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區不同,從而有不同的自稱。居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稱“那貝”,居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龍江下游至烏蘇里江的稱“那尼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數為4640。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屬於肅慎系統的挹婁、勿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與赫哲族的祖先有淵源關係。至清初,始以“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稱見於官私文獻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
關於赫哲族何時形成的問題,學術界尚有不同的意見。一般認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族為核心,吸收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屬黑龍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來到赫哲族分布區居住的蒙古人、漢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較穩定的族體,主要從事漁獵生產。在解放前其社會發展尚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階段。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赫哲族的生產生活,其社會生產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得到了超越發展,赫哲族的生活條件已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