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薰閣

來薰閣

來薰閣,是很有名的琉璃廠的,它開業於清鹹豐年間,可是當時來薰閣不是書店而是個古琴店,專門經售各種古琴。後來由於經營不善,生意虧損,經營者陳氏就將店鋪典租與他人。

簡介

琉璃廠的來薰閣是個很有名的店鋪,它開業於清鹹豐年間,可是當時來薰閣不是書店而是個古琴店,專門經售各種古琴。後來由於經營不善,生意虧損,經營者陳氏就將店鋪典租與他人。

開辦來薰閣

來薰閣陳氏的本族後生陳質卿曾在一家古舊書鋪中學過徒,對古舊書的版本目錄有所了解。因此,他籌得一筆資金又將來薰閣贖了回來,並於民國元年(1912年),開辦了來薰閣書店。

營業的發展

來薰閣書店開業時,只有四五個人,隨著營業的發展,逐漸增加人員,在其買賣最興隆時,共有學徒店伙十幾個人。除去學徒以做雜活為主外,其他幾個店伙有的專門負責收購圖書,有的以修補破舊圖書為主,活少時還要幫助門市上招待買書的顧客,有的專門在門市上賣書。

學習目錄學和版本學的知識

收購古舊圖書必須有鑑別古書版本的能力。來薰閣里除掌柜的陳質卿經常外出收購圖書外,還有他的侄子陳濟川也可以到售書人家,驗看圖書將書收購下來。因為陳濟川從十幾歲就在來薰閣學徒,在陳質卿身邊學習目錄學和版本學的知識。

琉璃廠小志

來薰閣收購圖書一是門市收購,一是到舊貨市選購,還有是到藏書家中收購。一般來說門市上和舊貨市上,收進來的都是普通的和少量的圖書。而在藏書家可以收到好版本的和大宗圖書。像民國十一年(1922年),故宮處理一批舊物,其中有幾千麻袋的破損明清檔案和歷代圖書。來薰閣派出了兩三個人,在故宮收進來十幾麻袋的圖書。又據《琉璃廠小志》上記:來薰閣於“1938年曾購天津李善人家古書一批,約兩大卡車,其中宋元版數種;同時又以一千八百元得南宋刊本《歐陽行周集》二冊”。另外,“又曾於日寇侵占北京時期購得上海孫毓修藏書一批。與隆福寺修綆堂等合購浙江嘉興沈氏愛日廬藏書一批,其中多佳本。又得百回本《水滸》,明萬曆間刻本,極為罕見,近已鉛印”。

修舊如舊

收進的古舊圖書,較完整的可以擺到門市書架上出售,而那些殘損的,如蟲蛀、受潮或撕毀的書籍,就要進行修補加工。修補破損的古舊書籍技術性很強,必須根據其朝代的不同,紙張的不同,版式的不同,以及如何損毀的,經過浸洗、刷污、平整、修補等仔細加工,將破損書籍“修舊如舊”。

琉璃廠中雖然書鋪書店很多,但設廠刻版印刷出書者為數不多。來薰閣是個設廠刻版印刷可以出書的書店之一。來薰閣印刷的書籍主要是刻版線裝書。選好梨木做刻制木版的材料,使用的松煙墨汁也是自己製作。來薰閣印製的經、史、子、集等古書很多,據《琉璃廠小志》記載:其主要書目有:“胡氏書畫考三種(南薰殿圖像考二卷、國朝院畫錄一卷、西清箚記四卷)、古文聲系二卷、段王學五種(經韻樓文集補編二卷、王石臞文集補編一卷、王伯申文集補編二卷、段氏年譜一卷、王氏父子年譜一卷)、殷契摭佚一卷附考釋一卷、中國古代社會新研初稿、書經六卷、詩經八卷、山帶閣注楚辭六卷、永樂大典戲文三種、越諺三卷、廣韻五卷、南唐二主詞一卷”。

為讀者服務

民國年間,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燕京大學等高等學府紛紛到琉璃廠各書店購書。因此,來薰閣的買賣很忙,做了一個時期的好買賣。來到薰閣看書、買書的都是有知識的文人,有的還是聞名全國的專家、教授、學者。像魯迅、朱自清、鄭振鐸等都是來薰閣的常客。來薰閣為了多做買賣,在店堂內設有幾個座椅,為客人坐著看書選書用,而且還有熱茶供客人飲用。店中學徒和夥計都必須熱情為客人服務,這是來薰閣的店規。

違反這個店規,輕者批評教育,重者辭退。來薰閣要求學徒、夥計都必須做到,客人進門要說“您來啦!請進!”客人坐下看書、選書要為客人取書放書。要為客人端茶水,為客人點菸。客人走時,要將客人送至店門,並說:“您走好。”解放後,1956年全行業參加了公私合營。後來,來薰閣是中國書店的一個門市部,繼續為讀者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