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不是書店(sono space),是將書店、圖書館、咖啡館、創意商店融為一體的休閒場所。位於青島市南區創意100。[不是書店],是一個“後書店時代”的概念,她不僅僅是一個書店。
經營理念

不是書店是什麼?

豆瓣上一位網友用“軟軟的”來形容不是書店,“是個讓人覺得鬆弛的地方”。不是書店是什麼?不是書店是氛圍,不是氛圍是獨立,不是獨立是自由,不是自由是心情……
不是書店就是書店
小半個下午,三三兩兩的讀者陸陸續續地來,有的是書店的常駐會員,有的是初次慕名而來,在談及不是書店時卻不約而同地達成了一致:不是書店是一家很精緻的休閒書店。她的精緻不僅僅在於環境的舒適,服務的細心,更重要的是,不是書店裡的書目一看便知是經過店主人精心挑選的。《一隻貓的巴黎晃悠》,《創意集市》,《一周12小時的手作生活》……書籍的總體風格可以用休閒、時尚、實用來概括,不是書店就是書店。
在匆匆一覽中,瞥到了《下流の日本》一書:

對於日本,我們真正了解多少?
了解當下日本,就從“下流”開始——
“下流”不是猥褻,不是流氓,而是指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生活興致萎靡不振,出現了諸如“宅男”“房奴”“飛特族”“NEET”等社會風景。
著名“知日派”學者劉檸講述日本的非常罪與非常美。
書店裡還有六本厚厚的牛皮紙留言本,一頁一頁翻過,那些歡樂、憂鬱、甜蜜、哀傷的圖畫、文字,記錄著我們抽離現實、回歸現實的生活。
書店的西側設立了一塊兒更為隱蔽的咖啡閱讀區,可以免費無線上網,可以免費閱讀圖書,甚至可以選擇坐在青褐色的木製椅子上發獃或蜷在橘紅色的沙發上小睡。角落裡還有一個小小的義賣區,放置著愛心讀者的義賣小物,義賣所得善款統一捐給青島市紅十字會。

輕輕踏上二樓,是一大片更為清靜的閱讀休息區,這裡也是荒島圖書館在青島這座城市的落腳點。在不是書店,閱讀並不是愛書人的唯一主題,與書相關而又與書無關的創作、思索、交流、棲息……都是這個包容的藝文空間所能提供給讀者的更多。每周六晚上放映獨立電影,不定期會召集讀者舉行主題活動。10月10日,金色麥田吉他教室與不是書店聯合舉辦了“今夜不憂傷”民謠專場,8點開場,清空的咖啡閱讀區擠下了滿滿當當一百多號人,被當眾告白的內向吉他小哥、來自夏威夷的尤克里里,幽默詼諧的《他們》,年輕的讀者們用笑容和熱情與這群獨立音樂人默契地營造了一個不憂傷的夜晚,不是書店是更多……
一直以來都希望能開一個書店,在午後三點,陽光從落地窗灑進來,一本溫暖的書,一杯香香的咖啡,一曲緩緩的曲子……看來來往往的人,聽時光的流淌。不是書店,就是書店,又不止止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