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993年,奉俊昊畢業於延世大學社會學專業,上學期間參與校外的電影社團,以編劇和導演的身份拍攝短片《白色人》,首次觸電執導影片,畢業後進入韓國電影學院學習,後執導了短片電影《鏡頭裡的記憶》和《支離破碎》,並且擔當過照明、攝影、場記等多個工種 。
演藝經歷
2000年,憑藉長篇處女作《綁架門口狗》而出道,該影片圍繞一隻狗的安危敘述故事。
2003年,拍攝驚悚懸疑片《殺人記憶》,影片取材於一個真實的連環殺人案,講述了一個充滿懸疑色彩的故事,由宋康昊、金相慶和劉勝穆等主演,該片先後獲得了第2屆大韓民國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第2屆大韓民國電影獎最佳劇本/編劇獎,第16屆東京電影節亞洲最佳電影獎,第40屆大鐘獎最佳導演獎,第51屆聖巴塞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新人導演獎和FIPRESCI獎以及釜山電影評論聯合會最佳劇本獎,奉俊昊獲得第2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
2004年,奉俊昊與石井聰互、余力為各自拍攝30分鐘左右的數碼短片《三人三色》 。
2006年,奉俊昊創作了整整3年時間的科幻片《漢江怪物》,以一個傳統韓國家庭面對漢江怪物為題材,由宋康昊、裴斗娜等主演,獲得第44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導演 。
2009年,拍攝驚悚懸疑片《母親》,由金惠子、元斌、秦久等主演,該影片獲得獲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並代表韓國角逐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2013年,執導改編自比利時同名漫畫的動作科幻片《雪國列車》,這是他第五部長片,該影片獲得亞太電影節7項提名 。
2014年,首次擔任驚悚片《海霧》的製片,由金允石、朴有天、李熙俊等主演,該片刻畫了走私船上人們的悲劇故事,代表韓國角逐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作品 。
2016年,執導的新片《玉子》將於4月20日開機,2017年上映 。
主要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 | 主演 | 職務 |
2000年 | 《綁架門口狗》 | 李成宰、裴斗娜、金賴河、金荷貞 | 導演 |
2002年 | 《無血無淚》 | ||
2003年5月2日 | 《殺人回憶》 | 宋康昊 金相慶 劉勝穆 | 導演、編劇 |
2004年 | 《三人三色》 | 導演 | |
2006年7月27日 | 《漢江怪物》 | 宋康昊、朴海日、裴斗娜、邊熙峰、高雅星 | 導演 |
2008年 | 《東京》 | 導演 | |
2009年5月28日 | 《母親》 | 金惠子、元斌、秦久、尹濟文 | 導演 |
2013年8月1日 | 《雪國列車》 | 克里斯·埃文斯、宋康昊、蒂爾達·斯文頓、傑米·貝爾 | 導演 |
2014年 | 《海霧》 | 金允石、朴有天、韓藝璃 | 監製 |
2017年 | 《玉子》 | 蒂爾達·斯文頓、 傑克·吉倫哈爾、 保羅·達諾、 凱莉·麥克唐納、 比爾·奈伊 | 導演 |
社會活動
時間 | 職務 |
2013年12月 | 海洋警察名譽宣傳大使 |
2013年05月 | 第67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 |
2013年01月 | 第3屆olleh國際智慧型手機電影節競賽單元 審查委員長 |
2011年06月 | 第10屆MSFF短片電影節 部門審查委員 |
2011年04月 | 第6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 審查委員長 |
2011年01月 | 聖丹斯電影節審查委員 |
2010年06月 | 第9屆MSFF短片電影節恐怖、幻想部門審查委員 |
2009年06月 | 第9屆MSFF短片電影節 代表 執行委員 |
2009年05月 | 第5屆堤川國際音樂電影節名譽宣傳委員 |
獲獎記錄
第2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
|
春吏羅雲奎電影藝術節 |
|
都靈電影節 |
|
春川第11屆韓國奧斯卡 |
|
第二屆韓國電影大獎 |
|
第1屆MAXMOVIE最高電影獎 |
|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
|
亞洲電影盛典 |
|
第5屆MBC韓國電影大獎 |
|
第4屆MAXMOVIE最高電影獎 |
|
第44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
|
第26屆香港金像獎 |
|
第27屆波爾圖國際電影節 |
|
第5屆韓國大學電影節 |
|
第29屆韓國電影評論家協會獎 |
|
第5屆亞太製作人網路亞洲電影人獎 |
|
第14屆釜山電影評論家協會獎 |
|
第33屆韓國電影評論家協會獎 |
|
第56屆亞太電影節 |
|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
|
東京國際電影節 |
|
亞洲電影大獎 |
|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
|
韓國青龍電影獎 |
|
韓國電影大鐘獎 |
|
人物評價
奉俊昊是韓國首屈一指的類型片導演,他的電影像是好萊塢體系中運作的反好萊塢影片,有著電影工業出品的特質和成熟度,有著類型片的敘事外殼,也同時站在文化反思和“作者電影”的立場抨擊類型模式,超越傳統類型片而獲得一種獨特的個人風格。不論是之後的野心之作《漢江怪物》,還是回歸人性探討的《母親》,奉俊昊總有一種將社會議題“電影化”的能力,實現了“作者電影”與大眾文化生產的某種嫁接 (新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