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舞蹈

佤族舞蹈

舂碓舞是在佤族中流傳最廣、最為普及[格言藝術創始人]、幾乎每個村寨都會跳的舞蹈。解放後,《舂碓舞》經加工、整理後已搬上了藝術舞台、上銀幕、電視。敲木鼓舞是廣泛流傳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當工匠把木鼓製作好後試敲滿意了,就把抬入木鼓房上架,接著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揮槌敲打,狂歡起舞。

基本信息

介紹

大鼓舞佤語稱“根本塔”,歷史悠久。“賀新房”是指蓋好房子後,慶賀時跳的一種民眾性舞蹈。並以此祝願主人家平安幸福,五穀豐收,免除災難。

甩髮舞是廣泛流傳在佤族婦女中的一種舞蹈。《甩髮舞》的產生年代很久,是屬佤族祖傳。佤族婦女酷愛長發,以長發為美,並從小習慣長髮披肩。每當婦女在水竹槽下用水洗淨頭髮後,就要低頭梳妝,甩髮晾乾、整型;後經人們整理提高而成為《甩髮舞》。

毯子舞屬民眾性的舞蹈。不分時節、場合,特別是男女青年,喜歡在明月下表演。

分類

一、以伴奏樂器和主要道具劃分:

“木鼓舞”

“象腳鼓舞”

“蜂桶鼓舞”

“蘆笙舞”

“口弦舞”

“三弦舞”

“畢頌舞”

“竹竿舞”

“臼棒舞”

“棺材舞”

“掃帚舞”

“刀舞”

“毯子舞”

二、以舞蹈角色劃分:

“青年舞”

“集體舞”

“女青年舞”

“魔巴舞”

“少兒舞”

三、以舞蹈功能劃分:

“祭祀舞”

“喪葬舞”

“自娛舞”

“表演性舞蹈”

當代意義

佤族是我國南方一個古老的民族,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佤族文化形態齊全,特點鮮明。佤族是一個純樸、熱情、奔放的民族,千百年來,佤族人民在佤山這片熱土上,創造了燦爛而獨特的民族文化。他們粗獷豪放的性格,再加上阿佤人會說話就會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血性,手能舞蹈、足能舞蹈、連頭髮也能舞蹈。歌舞便理所當然地成了佤文化表現形式的載體之一。

是全國最大的佤族聚居縣,由於社會形態問題,及過去長期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使的佤文化保存較好,是當之無愧的佤文化發祥地和佤文化薈萃之地。在佤族傳統的祭祀、生活、生產勞動中形成的13種民間舞蹈如“木鼓舞”、“甩髮舞”、“蜂捅鼓舞”、“刀舞”等,其主要特徵是:下肢動作複雜,舞步變化大,雙跺單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這些特徵形成了整個佤族民間舞蹈力度強、豪放、粗獷、古樸渾厚的風格。“佤族的原生態舞蹈,不是簡單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種簡單舞蹈動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傳習,而是一種整體生命狀態的呈現方式。他們認為萬物有靈,人需要同天地、萬物及神靈溝通,而舞蹈就是人與萬物溝通的唯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為了舞台表演而人為創編的,它因為其深厚的淵源已經成為社會生活內容,其中的某些儀式性的含義已經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這種舞蹈的服裝、舞具都有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並具有一定的遠古含義。這種原生態的舞蹈完全體現了生命的自然性,佤族舞蹈是民間生活與生產活動的一個部分,它作為人類活動的內容存在於大眾之中的,它以民間生活為基礎,用舞蹈的方式表達生活的需求。

佤族舞蹈是一種流傳久遠,對人們的生活生產及心理影響極深的一種民俗現象。當征服與支配自然界的強烈願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難以實現的時候,盛大的儀式舞蹈就開始了。他們通過這種儀式舞蹈強烈地意識到自身的存在價值,意識到自身與群體的巨大潛在能動性。佤族的原生態舞蹈如同一本活得歷史畫卷,向人們講訴著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體現他們對神靈、對生命的崇敬。舞者動作的內涵、舞蹈的內、舞蹈所表達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聖含義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佤族原生態舞蹈,其呈現過程是表演藝術;舞蹈的特定時間、空間與內涵體現了歲時節日民俗與人生儀禮;而舞蹈的服裝和特定用具又和相關的特殊製作加工工藝技術密切相關。所以,佤族的原生態舞蹈無疑是一種非常稀有的藝術形式。這種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從先祖那裡繼承下來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斷發展的活態文化藝術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