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王侯廣場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MeidanEmam,Esfahan)1979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伊斯法罕王侯廣場(MeidanEmam,Esfahan)由阿拔斯一世大帝建於17世紀,廣場四邊是紀念碑建築,它們與一組二層拱廊相連。這處遺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蓋塞爾伊耶希華麗的門廊和15世紀的提姆瑞德宮而聞名。所有這些反映了薩非王朝時期波斯的社會文化生活。

基本資料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阿里·卡普宮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建於1616年,長500米,寬約160米,是當年阿巴斯大帝檢閱軍隊、觀看馬球比賽、隆重演出和舉行其他儀式的地方。廣場周圍有雄偉精美的古代建築群,有阿里·卡普宮、謝赫·魯特福拉清真寺和具有穹形波斯建築特色的伊馬姆霍梅尼清真寺,這裡還有保留著300多年前風貌的傳統市場——巴扎,從中能觀賞到聞名遐邇的伊斯法罕手工藝品。巍峨宏偉的伊馬姆霍梅尼清真寺雄踞廣場一側,原名皇家清真寺,一般稱為藍色清真寺。清真寺造型保持了傳統的波斯建築風格,寺院內外圍牆和一些高大圓柱,都用深淺藍色的小塊光彩瓷磚拼嵌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波斯圖案。清真寺有4座高聳的尖塔,穹形正門和兩個尖塔朝著廣場北部,正殿和另外兩個尖塔朝著西南方向的麥加聖地,正殿與清真寺正門恰好形成45°銳角,結構科學嚴謹。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伊斯法罕王侯廣場

站在正殿中心的一塊方磚上,對準穹形屋頂拍手或講話,立刻傳來7下回音。在正殿西面牆壁下,有一塊三角形淺綠色大理石,每到正午就沒有倒影。謝赫·魯特福拉清真寺的規模稍遜於皇家清真寺。它那由天藍色、深紅色和淺檸檬黃瓷瓦裝飾的華麗外表,同布局合理的幾何設計相配合,給人以一種非常協調的美感。阿里·卡普宮位於廣場西側,是阿巴斯大帝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二樓上的遊廊是閱兵、觀看馬球的場所。登上六樓,可俯瞰全城。六樓有“音樂廳”,其四面牆壁攏音,牆上滿是刻花圖案,建築精巧,引人入勝。阿里·卡普宮大門,也稱“巨門”,堪稱改建工程的傑作。阿里·卡普大門作為皇室區域的象徵性入口,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即使國王到此也要步行入宮。伊斯法罕王侯廣場在伊斯蘭城市規劃方面一反傳統作法,以其設計獨特、用途廣泛和裝飾華麗而獨樹一幟。

地理位置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伊斯法罕王侯廣場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坐落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首府市中心。伊斯法罕古代為東西方貿易集散地,“絲綢之路”南路途經要站。1598年,阿巴斯大帝遷都於此,大興土木,要將伊斯法罕變成一座富麗堂皇、精美雅致的名城。阿巴斯設計的建築群以寬闊的廣場為中心,即“美丹”王侯廣場,又稱“美丹·納奇·賈汗”(意為世界之寫照)。

伊斯法罕省省會。人口92.7萬(1982)。伊朗第三大城。位於一山間盆地的邊緣,扎因代河畔,海拔1,590米。始建於阿黑門尼德王朝時期,多次成為王朝首都。歷史上為南北來往所必經之路,著名的手工業與貿易中心。現有鐵路通古姆和德黑蘭,又為公路交通中心。附近農畜產品的主要市場。市區以多花園與清真寺等輝煌建築物著名。長期為輕工業中心,紡織工業居全國首位,包括棉毛紡織與絲織,還有果乾、造紙、榨油、火柴等工廠。手工藝著名,有銀器、銅器、陶器、地毯業等。並發展了重工業,有伊朗第一個鋼鐵廠,還有石油化工、煉油、水泥等工廠以及兵工廠等。

歷史概述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伊斯法罕王侯廣場
薩非王朝(SafavidEmpire)是從1501年至1736年統治伊朗的王朝。這個王朝將伊斯蘭教什葉派正式定為伊朗國教,統一了伊朗的各個省份,由此重新激起了古代波斯帝國的遺產,是伊朗從中世紀向現代時期過渡的中間時期。薩非王朝起源於一個於14世紀在亞塞拜然非常昌盛的名為Safaviyeh的蘇非教團,這個教團的創立者是薩非·阿爾定(SafiAl-Din,1252年-1334年),這個教團就是以他命名的。薩非來自今天屬於伊朗的阿爾達比勒,至今為止在該城裡還保留有他的聖陵。由於蒙古的西侵,在今天伊朗西北和安那托利亞東部產生了一個政治真空,當地大亂,薩非所建立的教團的任務在於平息這些混亂。在15世紀裡,隨著帖木兒帝國的衰落這個教團得以乘機獲得政治與軍事力量。1447年教團的領袖將教團改變成一個試圖獲取伊朗統治權的什葉派運動。

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在當時以很短的時間建成主要歸功於其獨特、出色並協調的規劃,並把建造清真寺的很多手法結合到廣場的建設上。廣場大門是阿拉伯特色的半圓冠頂,牆面則是波斯風格的馬賽克裝飾鑲嵌,並由兩座48米高的大塔挑起,所以牆面為直角。廣場為南北縱軸,因按照伊斯蘭傳統北方建築少一點,還主要面向東北/東南。雄偉並富麗堂皇的阿里卡普殿台延伸到後面的皇家花園與宮殿區,其中的裝飾畫與景觀非常精緻。因此伊斯法罕皇家廣場達到了伊朗“薩法維王朝”建築華麗的頂峰;在此前伊朗的城市通常擁擠缺乏流動,而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呈方型並且寬敞,在伊朗“薩法維王朝”之前的國家波斯是無法想像的;

伊斯法罕是伊朗“薩法維王朝”的首都,因此皇家廣場浩大而璀璨,通常被用於閱兵、慶典、觀賞馬球、行刑等。四周還有商鋪、Qeyssariyeh看台、阿里卡普殿台等,而國王偶爾也出來參觀並接見大使。總之伊斯法罕皇家廣場是整個波斯民族社會與文化極其輝煌的寫照(到1772年);197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由阿拔斯一世大帝建於17世紀,廣場四邊是紀念碑建築,它們與一組二層拱廊相連。這處遺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蓋塞爾伊耶希華麗的門廊和15世紀的提姆瑞德宮而聞名。所有這些反映了薩非王朝時期波斯的社會文化生活。

早期建築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蓋塞爾伊耶希大門
1979年,伊斯法罕皇家廣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廣場中保存了從公元11世紀到公元19世紀的各式各樣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

在阿拔斯一世大帝重建伊斯法罕皇家廣場之前,在廣場舊址周圍分布著一些小廣場。從皇家清真寺入口拍攝的照片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些約500米長、150米寬的廣場。皇家清真寺左側是本世紀經過重建的草坪和大池塘。伊斯法罕皇家廣場最初的紀念碑依然聳立,在廣場公園的門口就有兩塊古紀念碑。照片的右側顯示的是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小巧玲瓏的伊斯蘭式的圓屋頂,在廣場的更遠處是皇家集市的入口。該集市是當時伊朗最大的集市,它的南入口處位於伊斯法罕皇家廣場最北邊,往南一直延伸到皇家清真寺。現在,伊斯法罕皇家廣場四周是各式各樣的古蹟,沿著廣場,遊客可以看到尚存的古代皇家集市的一部分店鋪。最引人注目的是廣場上的鐵鋪,在離廣場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得見鐵匠藝人們嘹亮的叫賣聲。在廣場最東邊是一家香料鋪。

伊斯法罕皇家廣場(伊朗)中其他知名建築有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以及伊瑪目.哈默得墓葬群。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是阿拔斯二世大帝時建成的,根據皇家集市門廊上石刻記載的準確時間為公元1656年至1662年。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最初所採用的建築材料主要是灰泥,經過漫長的風雨剝蝕以後,這些建築很少能夠被保留下來。但所幸的是用同種材料製成的造型優雅別致的象牙塔,卻保存了下來。通往清真寺入口處的建築,也就是現在為人們所稱道的“卓章口”,可能是伊斯法罕皇家廣場最古老的建築。從該建築的風格上可以看出當時工匠建築藝術表現手法發展的特點,工匠們越來越傾向於用更為華麗的建築手法,原來流行的樸素的突角拱已逐漸為較為複雜的尖斗拱所代替,再往後就是半圓形屋頂的普及。這種帶有半圓形屋頂的建築,其屋頂造型的優雅美觀程度並不亞於六百年後的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而為世人所稱道。“卓章口”建築群在1956年被伊朗考古部門發掘出來以前一直被黃土所覆蓋,所以能夠保存至今。

伊瑪目(穆斯林的領袖)阿哈默得墓葬群包括兩座神殿,一座是建於1167年的伊瑪目·阿哈默得神殿,另一座是阿亞圖拉(伊斯蘭教什頁派宗教領袖和法學權威)神殿。該墓葬群有著非常有趣的建築風格,在伊瑪目·阿哈默得神殿的窗戶上有一塊高高在上的巨石,俯瞰著整個街道。在墓葬群的庭院中有一座很可能是18世紀較為流行的叫做“巴赫迪阿里雄獅”的雕像,當時這種雕塑是為紀念逝去的偉人而立的。石獅上雕刻著一些描述死者生前事跡的的文字及標誌死者身份的徽章,死者的頭像被放置在石獅的嘴裡。相對於庭院中的其他建築來說,石獅被很好的保存下來。兩座神殿的內部建築風格迥異,伊瑪目·阿哈默得墓葬的內部建築採用的是當時非常傳統的圓頂加天窗式,護牆板的瓷磚上希希疏疏的裝飾著一些大徽標的繪圖。而阿亞圖拉生於1846年,卒於1914年,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宗教領袖,他的神殿的風格也是別具特色,當遊人一步入神殿內部時,就會為遍布神殿四周的豪華的洛可可式裝飾驚訝不已。

皇家清真寺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皇家清真寺
皇家清真寺也稱“伊馬姆霍梅尼清真寺”,坐落在伊朗伊斯法罕廣場的南側,是一座雄偉壯觀的穹隆形波斯風格建築。它的拱頂和宣禮塔上裝飾著土耳其藍瓷磚,鑲嵌出精美的阿拉伯圖案和各種幾何圖形。由於藍瓷磚的裝飾,這座清真寺也被稱作“藍色清真寺”,其清新的藍色與以黃色為基調的城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清真寺大門和兩旁的宣禮塔朝向正北,清真寺的正殿和另外兩座宣禮塔朝向西南麥加聖地,大門與正殿恰好形成了一個45°角。更奇妙的是,在正殿中心的一塊方磚上對準穹頂拍手或講話,會聽到七聲回音,所以正殿又叫“七音殿”。正殿西面的牆壁下有一塊三角形的淺綠色大理石,每到正午時,倒影就會消失,起著計時的作用。

廣場東側是聖·路得富拉清真寺,表面用天藍色、深紅色和淺檸檬黃色的瓷瓦裝飾,十分精美華麗。這是古代清真寺建築中最為華麗的一座。它位於伊朗的歷史名城伊斯法罕。由於伊斯法罕在古代曾是東西方貿易的集散地,“絲綢之路”南線途經的要站,所以,它在公元10世紀時就已十分繁榮。11世紀—16世紀末,波斯的幾個王朝先後在這裡建都,大事修建,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就是當年興建的一座重要建築。它像其他的清真寺一樣採用圓頂拱架結構,兩旁有兩個供神職人員登高呼喚教徒作禮拜的尖塔(按伊斯蘭教規定,教徒每天從清晨到黃昏要做五次禮拜)。清真寺的立面十分簡潔,但布滿精美紋樣的琉璃鑲嵌,使它顯得極其精緻而華麗,使人嘆為觀止。

阿里卡普宮

阿里·卡普宮是伊朗伊斯蘭著名故宮。高聳於伊斯法罕市中心廣場的西面。系薩法維王朝阿拔斯大帝(1587~1629)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二樓上的遊廊是閱兵、觀看馬球的場所。登上六樓,可俯瞰全城。六樓有“音樂廳”,其四面牆壁攏音,牆上布滿刻花圖案,建築精巧,引人入勝。對面的謝赫·魯特福拉清真寺造型十分壯麗,為阿拔斯的皇后謝赫·魯特福拉建造。據說,阿里·卡普宮有一地道通向清真寺,皇后做禮拜時無需拋頭露面從廣場上通過。現保存完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