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

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

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作者,陳宋生,由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於2009-2-1 出版。

基本信息

作 者: 陳宋生
出 版 社: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2-1
頁 數: 178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802218383
包 裝: 平裝
定價:26.00

內容簡介

作者隨後採用實驗研究發現,存在著隨機運用審計標準現象,即審計人員容易隨機運用他們對審計標準的判斷。作出審計決定後,為了維護其審計決定的正確性,可能會強化其對審計標準運用準確性的解釋,即固化現象。採用1984年至2006年審計機關違紀款處理數據的分析,得出與上述基本相同的結論。總體而言,審計機關在處理中,能夠較好地執行審計有關規定,但是也存在著審計依據隨意性運用的問題,表現在應上繳違紀款比率與應歸還挪用款比率,呈出此消彼長的趨勢,說明審計機關在執法過程中,存在著尋求平衡的現象。

作者簡介

陳宋生,男,生於江西石城。中國人民大學會計學博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會計系主任,高級審計師,副教授。曾供職於某省審計廳,並擔任副處長,獲“全省審計標兵”稱號。參與或主持過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出版專著、譯著、雙語教材9部,在《審計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獲中國博士後基金一等資助等多項獎勵。

目錄

1 引言

1.1 企業經濟績效
1.2 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
1.3 企業經濟績效與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的異同
1.4 文獻綜述
1.5 本書的結構安排

2 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現狀與分析

2.1 企業業績評價指標的演變
2.2 評價指標的規制演變
2.2.1 《企業效績評價操作細則》指標分析
2.2.2 《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指標分析
2.2.3 《中央企業綜合績效評價實施細則》指標分析
2.2.4 國資委法規的比較與分析
2.3 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的演變
2.3.1 財務指標為主時期(20世紀80年代~1992年)
2.3.2 評價指標缺失時期(1992—1997年)
2.3.3 財務指標與內部流程指標並用時期(1998一至今)
2.4 經濟責任審計指標運用狀況
2.5 經濟責任審計法規的演變分析
2.5.1 法規分析
2.5.2 評價指標中存在問題分析
2.5.3 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6 國外經濟效益審計中評價指標的套用

3 審計標準隨機運用的經驗證據

3.1 文獻綜述
3.2 區別——鞏固理論
3.3 案例研究1的過程與結論
3.4 案例研究2及結論
3.5 結論與建議
附錄:關於審計標準判斷的問卷調查

4 審計差異化處理的實證分析

4.1 問題的提出
4.2 假設的提出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