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仿宋人沈子蕃緙絲》這幅作品尺寸是:925×615厘米。
圖畫上的鈐印是:張爰私印、大千富昌大吉。
落下款識為:似宋人沈子蕃緙絲。癸巳七月,大千居士爰。
出版:
1.《張大千畫集》第15頁,巴黎近代美術館1956年6月。
2.《張大千畫集》第67頁,香港東方學會1967年。
3.《張大千九十紀念展書畫集》圖版31,台灣歷史博物館1988年6月出版。
4.《張大千的世界》圖版56,台灣羲之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9月。
展覽:1.《張大千畫展》,巴黎近代美術館1956年6月。
作品欣賞
民國時期1912--1949 年期間學習宋代藝術傳統成為一時流行,一些畫家更從宋代緙絲中衍生出刻畫精工、用色華美的工筆作風,張大千與其好友於非銠即為其中最突出者。《仿宋人沈子蕃緙絲》雖則承繼了早年的藝術成果,但是在主題與構圖上則似乎同時接受了陳洪綬的影響。《仿宋人沈子蕃緙絲》與南京博物院所藏陳洪綬《桐下聽琴圖》在構圖上極為相似,但畫面情境與筆墨特徵則大有不同。較之陳洪綬,張大千的線條硬挺而富有彈性,節奏強烈,具有戲劇性。由此可以窺知張大千借古開今的風格創新的具體特點和作品面貌。
創作背景
緙絲是以簡單的平紋木機所織成的絲織品,它先將經線固定,依照圖案需要,以不同顏色線作緯線的方法來織成。此一方法至少在唐代,中國即已開始製作緙絲,到了宋朝是緙絲的黃金時代,設色典雅,技術精巧,手法寫實。早在三十年代,這樣的借用法,就曾影響了好友於照,並鼓勵他轉山水而專攻工筆花鳥,以緙絲景物入畫,終成為名家。
沈子蕃是宋朝時緙絲名家,作品多著錄於石渠寶籍續篇當中,但是,在傅申教授的考證發現,沈子蕃傳世的緙絲作品中並未見到此圖,反而在明朝陳洪綬藏於南京博物館冊頁中有一開《桐下聽琴圖》,構圖上大致相同,張、陳作品兩相比較,兩者因著時代的不同,畫面表現的情境也不同。陳老蓮幽雅、輕鬆而柔美,梧桐葉隨著琴音,輕巧的飄落地面,畫面含蓄而內斂。張大千以同樣景致為構圖,線條硬挺而富有彈性,對比強烈而緊湊,梧桐葉為鏗鏘琴音震落地面,頗富戲劇性,全是張家面貌。他借古開今之法,不僅僅是借用畫作的構圖,更不著痕跡重新詮釋。在一九三八年五月所作的《松下問道》就是一例!
畫家簡介
張大千(1899 ~1983)四川內江人。原名正權,後改名爰,號大千、大千居士,以號行。1908年他母親教其花鳥草蟲白描。青年時隨兄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回國後耽於佛學,剃度為僧,法號大幹,後經還俗,以法號行。他擅長繪畫,喜好畫荷花及工筆人物,獨樹一幟,俱臻妙境。與齊白石有“南張北齊”之譽。20世紀50年代張大千棲身海外,其間居巴西17年,1976年移居台灣。張大於詩、書、畫、篆刻俱精,尤其他開創了淡墨潑色山水流派,推動了現代中國畫藝術發展,是中國傑出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