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馬中,1946年生,西安市哲學學會會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與研究。
編輯推薦
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
以它平它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國語》
和,諧也。《廣雅》
不剛不柔日和《諡法》
天地之氣,莫大於和。《淮南子·汜論訓》
和,其歸也;弱,其用也。《老子指歸·得一篇》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
中國哲學以“人”為本——有獨特的人文歷史傳統,在總體上呈現無神論傾向?以治人為本、以洽物為末,以敬人為本、以敬神為末。
中國哲學以“和”為本——強調綜合思維,總結“共生”規律,實質是一種和諧之“道”,其方法論是辯證法,其核心是陰陽之道。即矛盾均衡理論。
中國人數千年思索的結晶——“人”與“和”,是傳統文化和思想的獨到精神,也是了解國學乃至推進中華民族全面復興之根本。《人與和—中國哲學簡明讀本》簡明有力地梳理出中國哲學固有的原則和脈絡,能夠令讀者用很短的時間有巨觀而清晰的把握,深入淺出堪稱絕佳。
“人”與“和”,昭示了我們對於人文精神、人生理想生生不息追求的境界。正所謂,天與人之和,人與人之和,身與心之和,不正是國家、社會、個人健康發展的真諦嗎?
目錄
引言
立本篇
第一章 總思路:以“人”為本25
哲學是關於社會人生的學問25
人本化的宇宙觀29
中國哲學特殊關注點33
中西哲學對比36
第二章 治人為本。治物為末:中國哲學不是“在物理學之後”43
中國哲學立足於治人的需要44
中國哲學的政治精神45
正確理解政治54
第三章 道德為本。智慧為末:中國哲學不歸結為“愛智慧”57
道德為本的共識57
儒家的道德本位主義63
中國哲人的“貶智慧”傾向74
中國哲學道德化思維的成因78
第四章 前人為本。後人為末:中國哲學的歷史主義精神82
道德的根基是尊祖82
尊祖的核心是盡孝88
“孝”成為“道”93
孝祖之道的廣泛影響100
第五章 敬人為本。敬神為末:中國哲學的無神論傾向104
原始宗教的解體105
先秦時期無神論思想的高漲110
儒家中庸無神論的深遠影響115
中國沒有宗教傳統12l
中國古代無神論思潮的成因126
方法篇
第一章 總原則:崇尚辯證邏輯135
中國辯證思維方式135
對傳統辯證法哲學的評價139
制約中國古代思維方法的因素142
第二章 聯繫的觀念:重視系統思維146
中國哲學的整體觀146
系統方法的廣泛套用15l
第三章 運動的觀念:以“生生”為核心159
中國哲學的運動觀159
中國哲學的變易之道164
第四章 人本主義的“陰陽”論173
“陰陽”的由來及演進173
中國式對立統一觀念179
第五章 重“和”輕“爭”的理論歸宿189
多極之“和”190
對立之“和”192
對“爭”的反思198
禮樂:實現和諧的根本途徑204.
表達篇
第一章 簡約化:既重視文字。又輕視文字215
中國哲學崇尚簡約215
中國哲學崇尚簡約的原因221
第二章 模糊化:既認可形式邏輯,又貶抑形式邏輯225
中國哲學作品普遍忽視邏輯性225
中國哲學對形式邏輯的揚棄229
第三章 形象化:藉助文學。建構人學233
中國哲學的詩魂(上)233
中國哲學的詩魂(中)238
中國哲學的詩魂(下)244
中國哲學中的“象”250
第四章 經學傳統:“我注六經.六經注我”253
經學傳統的形成253
從儒學到經學255
道、佛經典體260
經學傳統的過與功263
……
文摘
比如,中國最古老的經典著作——“五經”,就多是些口語化的作品。勵謂《書經》(《尚書》),基本就是當時一些官方檔案,那是些通報情況、整頓思想、統一行動,記人、記事、記言的文字,是必須明白如話的,寫得艱深了不行。《詩經》竟有一半內容屬民歌民謠,這個秘密經朱熹揭示後,至今已是中國古代文化史方面的常識。《詩》、《書》是古今公認的最重要的先秦經典,則先秦典籍的通俗化,由此可見一斑。
再比如,《論語》、《老子》應當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兩本書。而《論語》全部是語錄——說話的記錄,是典型的通俗化作品。《老子》則走得更遠,全書不但不引經據典,反而大量吸收民諺、俚語充實自己。孟子、莊子、韓非都是講故事的能手。荀子還編寫“快板”、“順口溜”,其《成相篇》採用的是典型的民間通俗文藝形式,朱熹在注序中認為該篇屬“舉重勸力之歌”(即夯歌),王先謙《荀子集解》引楊驚、盧文招、俞樾各家的注,均認定其為“舂歌”(勞動號子),近代學者杜國庠更認為其類似於“鳳陽花鼓詞”(《杜國庠文集·論荀子的成相篇》)。
在中國歷史上,凡屬開創學說學派的思想論著,都有通俗化的特點,這就是先秦諸子的文章都比較好讀的原因。
至秦漢以後,開創氣魄少了,文章反而難讀了。然而,儘管如此,董仲舒的文章還是無須多作註解的,仍有先秦之風。
至宋明思潮興起,文章又有改觀。理學家們“自家體貼出天理二字”,從一個新的高度弘揚哲學“道統”,有了新的開創性,便又重新用口語化的作品闡發理論,推廣見解。二程及朱熹的著作其口語化的程度往往與當時的話本小說無異,甚至更少修飾和潤色,更有家常感。理學思潮中,程朱學派後來絕對控制了全國思想界乃至民眾的日常生活習俗,與其傳播技巧上的通俗化特點不能說沒有關係(王陽明的崛起同樣帶來過一次“白話文運動”)。而相比之下,宋初張載的著作就顯得比較難讀。張載的關學此後在社會影響上稍遜於洛學(編者註:張載是關中人,其學說稱“關學”;二程為洛陽人,其學說稱“洛學”),固然因為其思路與現實體制的走向有所矛盾,但也不能說與其文字較深無關。
中國哲學立足於通俗而不是“通雅”,西方哲學立足於“通雅”而不是通俗。西方古典哲學基本停留在小圈子裡,並不面向社會和面向民眾,西方哲人的著作往往是獻給同道的(這一般在書的扉頁上就標明著),並不考慮說服、感召、吸引社會大眾。西方哲學史上有不少純書齋式的學者,其周遊列國、遍乾諸侯、力圖以學說改變天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