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承鐵路改造

京承鐵路自北京至上板城與錦承鐵路接軌而達承德,全長256公里,其中北京至懷柔一段是既有鐵路,懷柔至上板城169公里是新建,1960年交付運營,為關內外開闢了第二條通道,1980年1月開始修建第二線。

基本信息

鐵路簡介

京承鐵路自北京至河北省承德,1955年9月開工,1960年10月通車,全長256千米。起自北京樞紐原東便
門站(今北京站),經通州、順義、懷柔、密雲、由密雲牆子路出長城至六道河子,經過興隆縣鷹手營子礦區、至上板城與錦承鐵路接軌。(圖為京承鐵路順義段) 南起首都北京市,北到河北省承德市。全長256公里。共有車站31個。

工程介紹

由北京順義供電公司承擔的“配合京承鐵路電氣化改造,10千伏線路拆改”的區段工程於5月17日宣告順利完成。
京承鐵路電氣化改造是2010年國家級重點工程,原計畫於今年5月18日發電,5月20日試運行,經過21天的艱苦奮戰,職工們克服了鐵路兩側施工環境複雜、天氣惡劣、前期施工受阻、無作業車輛通道、苗木密植等重重困難,最終確保工程順利竣工。
整個拆改期間,共敷設10千伏電纜12條,總計1329米,新建電桿21基,新建真空開關2台,刀閘21組。拆除10千伏線路1021米,鋼桿、鐵塔各1基。拆改工作共涉及10千伏線路7路13處,35千伏線路1路1處。為減少工程帶來的影響,整個施工過程都是在帶電狀態下進行的,累計共實施帶電作業30餘處次,未影響一處用戶的正常用電。

京承鐵路解說

順手翻了《中國現代史地圖集》發現從北京到承德鐵路在有的地圖裡有,在有的地圖裡無。而標有這條鐵路的地圖大多是抗戰時期的,而且路線看起來是從古北口向東北方向到承德的,但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地圖上就沒有這條鐵路的痕跡了。(查《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書中記載為 1933 年 3 月 4 日 11 時 50 分,日軍騎兵第八聯隊 128 人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承德。擔任承德防務的是時任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熱河省主席的湯玉麟。這是一個監守自盜的傢伙,他從避暑山莊中偷盜出的銅匾和抱柱楹聯重被發現後,如今陳列在避暑山莊的“萬歲照房”中。)終於在一張《抗戰勝利後鐵路圖》中發現線索, 1933 年日本占領熱河後,將北寧鐵路錦州至朝陽支線延伸至承德,而後又在“七七事變”後,修北平至古北口鐵路,並與朝熱鐵路連線。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說明現在的京承鐵路不是以前的鐵路,因為走的路線不一樣,當時的鐵路可能在抗戰勝利後,因為是日本人所修的就被拆除了。那么新的鐵路又是何時因何而修的呢?
問題總是一個接一個。在 1973 年版的《中國地圖冊》中已經有很清楚的現在京承鐵路的位置。又是一陣翻箱倒櫃的查資料,終於查到 1955 年到 1959 年,修建了現在的京承鐵路,當時出古北口的鐵路路基很差,而且為開發現在屬於鷹手營子礦區的煤礦和銅礦,故將該鐵路從北京向東修建至此。終於找到了一個雖不全面卻也能解釋的答案。
來回都走這條鐵路線,一次是晚上,一次是白天。那天晚上,我看到了在城市裡無法看見的清澈而明亮的星光,那天白天,我看到了沿路非常清晰的地層剖面。星光之美是一種震撼的美,讓人真有一種“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感覺。地層剖面之美則是一種恆重的美,讓人感覺自己的渺小和短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