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克里斯多夫出生於格瑞那達,母親是奴隸、父親是自由人。克里斯多夫是聖多明各北部的奴隸。在1779年,他隨法國組織的軍隊參加了美國獨立戰爭,隨混血人種軍隊一同作戰,他參加了薩凡納戰役。
他成年後,克里斯多夫曾做過石匠、水手、馬夫、服務員,他在海地角的餐廳做經理,法國的餐廳老闆說他有熟練處理事務的能力。他在年輕時已經獲得了自由,海地革命之後,他在海地定居,他帶著他的妹妹瑪麗前往;瑪麗結婚並有了孩子。他作為一個酒店經理,學到的管理技巧為他日後成為領導人奠定了基礎。
![亨利·克里斯多夫](/img/1/a3e/wZwpmL1ITO0gzNwcD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A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海地革命時期,他依靠自己的能力晉升為了軍官。他跟隨杜桑·盧維杜爾征戰多年,先後擊退了西班牙、英國和法國殖民者,1802年,杜桑封克里斯多夫為將軍。1802年法國入侵後,率兵抵抗法國。
![亨利·克里斯多夫雕像](/img/9/f55/wZwpmL4QDMygjMzkTNxU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U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海地獨立之後,因為讓-雅克·德薩林的獨裁統治遭到了各個階層的不滿和反對,克里斯多夫便有了推翻德薩林,自己擔任領導人的欲望。1805年,德薩林命令克里斯多夫出兵海地東部(現在的多米尼加)。克里斯多夫出兵東部之後,對東部地區進行了大清洗,大量的東部人民遭到了屠殺,但最終出兵以失敗告終。1806年,德薩林遭暗殺之後,克里斯多夫當選為海地國家元首。
國王生涯
海地分裂
![亨利·克里斯多夫](/img/1/6fb/wZwpmL4ETNwYzMxET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E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德薩林遭到暗殺之後,亞歷山大·佩蒂翁在南方建立海地共和國,與克里斯多夫進行鬥爭,克里斯多夫因為兵敗險些被殺。於是,克里斯多夫前往北方,建立了新的政權“海地國”。
稱王
![克里斯多夫加冕成國王](/img/8/54b/wZwpmLyYTM2kzM4kz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M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811年6月2日,克里斯多夫將海地國改為海地王國,自己成為海地國王,號稱“亨利一世”,並進行了加冕。
統治海地
![克里斯多夫](/img/1/a44/wZwpmLwEzN3YDOzAj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I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克里斯多夫成立海地王國後,他支持大地產,實行大莊園制度。並將大量的土地收歸國有,與地主簽訂租用協定。克里斯多夫沒有設立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全憑個人意志隨心所欲地進行統治。他的政權是一種雖無奴隸制度之名,卻以強迫勞動為基礎的軍事封建制度。海地國的統治階層由貴族團體組成。平民的生活雖較之德薩林時期有所改善,但仍然條件艱苦。勞役們則被禁錮在種植園內,但工作時間不再固定,所得的報酬也有所增加。總體而言,由於農業產量和出口量的提高,北方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海地革命時期和革命勝利初期有所改善,比南方生活水平要高,但很多人對克里斯多夫的統治不滿。
去世
![克里斯多夫的城堡(海地角)](/img/b/a39/wZwpmLxATO0EDO4ET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E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820年,克里斯多夫因患病和國內叛亂,開槍自盡,享年53歲。他的屍體被埋在拉費里耶爾城堡(現拉米帕斯歷史公園)。
對後世影響
![海地貨幣上的亨利·克里斯多夫](/img/8/011/wZwpmLwQzM3MDN0cDM3Q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3A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海地總統皮埃爾·諾爾·阿列克西(1902~1908年任總統)是亨利·克里斯多夫的孫子。海地獨裁者讓-克洛德·杜瓦利埃的妻子米歇爾·貝內特是克里斯多夫的玄孫女。
克里斯多夫對非裔美國人影響較為深遠,尤金·奧尼爾的作品《瓊斯皇帝》中的皇帝便是以克里斯多夫為原型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