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蒂斯淺灘

亞特蘭蒂斯淺灘

亞特蘭蒂斯淺灘位於南緯32度42分、東經57度17分的西南印度洋中脊海水下方約700米深處,是一個海嶺頂端長40公里、寬30公里的穹狀隆起,科學家確信這裡是研究地殼與地幔轉化的理想“構造視窗”。2015年12月16日晚,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乘坐“決心”號大洋鑽探船抵達“亞特蘭蒂斯淺灘”,開展旨在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的第一次大洋鑽探。

名稱來源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其著作中提到,曾有一處叫“亞特蘭蒂斯”的文明之地,後沉沒於大西洋底。如今,西南印度洋中脊有一處可能“觸摸”到地殼與地幔邊界的神秘之地,科學家取用這一名字,稱其為“亞特蘭蒂斯淺灘”。

地理位置

亞特蘭蒂斯Ⅱ轉換斷層位於東經57度,東側分布了一系列隆起的海嶺。亞特蘭蒂斯淺灘就位於一個最高的海嶺頂端,是一個長40公里、寬30公里的穹狀隆起,處於水下700多米。

研究歷史

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停泊在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停泊在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
1987年,科學家在亞特蘭蒂斯淺灘鑽了一個編號為735B的孔,鑽孔深度為504.5米。

1997年,科學家找到735BB孔繼續鑽探,鑽到1508米時,惡劣的天氣與海況不幸使近千米長的鑽桿折斷在鑽井裡,再也無法取出。

1998年,科學家又在附近鑽了一個編號為1105A的160米深孔。這些鑽孔都鑽取到下洋殼的代表性岩石——輝長岩

除了開展大洋鑽探,科學家還在亞特蘭蒂斯淺灘開展過多波束探測、磁異常調查、重力異常調查、水下機器人地質取樣、載人深潛器地質取樣、地質拖網等多種科學考察,繪製出約25平方公里的高解析度等深線圖。

地震波探測結果顯示,亞特蘭蒂斯淺灘下方莫霍面位於5500米深處。傳統觀點認為莫霍面就是地殼地幔的分界面。但區域構造地質分析卻顯示,亞特蘭蒂斯淺灘下方的殼幔分界面位於更淺位置。尤其是水下機器人考察結果發現,亞特蘭蒂斯淺灘的下洋殼輝長岩厚度可能只有1500至2895米,再往下就是蛇紋石化的橄欖岩,目前觀點認為後者主要存在於地幔中。

上述結果對莫霍面的傳統概念提出挑戰,即通過地震波探測得出的莫霍面可能並不代表地殼與地幔分界面,而是代表新鮮橄欖岩與蝕變橄欖岩的界面。由於海水滲入地幔與橄欖岩發生反應,導致其蛇紋石化,而蛇紋石化橄欖岩中的地震波速與下地殼輝長岩類似,這使得地幔與下地殼很難通過地震波速有效區分。

科學家認為,至少在亞特蘭蒂斯淺灘這一特殊構造區域,莫霍面並不能代表殼幔邊界,而是代表了地幔橄欖岩的蝕變界面。為了驗證這一新觀點,他們計畫通過3個航次的大洋鑽探,在亞特蘭蒂斯淺灘重新鑽一個孔,目標是分三步鑽穿地殼,直達殼幔邊界。目前,“決心”號大洋鑽探船正在進行第一個航次鑽探,計畫鑽孔1300米。

特殊意義

西南印度洋中脊是世界著名的超慢速擴張洋中脊。由於岩漿供應量不足,不能及時形成完整的新洋殼。在拆離斷層的“拉拽”作用下,下洋殼或地幔岩石被向上抬升,並裸露在海底,形成“大洋核雜岩”。穹狀的亞特蘭蒂斯淺灘正是這樣的“大洋核雜岩”,這使得它對地質海洋科考具有特殊意義。

觸摸邊界

莫霍面

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
1910年,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通過觀測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情況,率先提出地球的地殼和地幔之間存在一個不連續的分界面。人們將這一殼幔分界面稱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

神秘的莫霍面到底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這一謎題吸引了無數地球科學家的好奇心。早在1957年,美國地質學家就曾提出“莫霍計畫”,在地球上打一口深井,鑽穿地殼,一直鑽到莫霍面,取一些樣品直接看看。由於地球上的洋殼比陸殼薄得多,該計畫選擇在深海大洋里打鑽。

“人們對頭頂的天空充滿好奇,對腳踩的大地卻知之甚少,研究手段也十分有限。打穿洋殼,進入莫霍面,是我們長久以來的夢想。”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亨利·迪克教授說,“在較薄的洋殼基岩鑽孔非常重要,因為那裡的岩芯能向我們傳遞地球深處的信息。”

科學家為此次前往鑽探的地點起了一個非常浪漫的名字——“亞特蘭蒂斯淺灘”。根據以往的研究,位於西南印度洋中脊、面積約25平方公里的“亞特蘭蒂斯淺灘”,是一處研究地球殼幔轉化的理想“構造視窗”。科學家曾在“亞特蘭蒂斯灘”成功打過兩個深鑽孔,都獲得了很長的輝長岩剖面。

SloMo計畫

打超深鑽井,鑽穿地殼,直接“觸摸”到地殼與地幔的邊界,這是全世界地球科學家的理想。

2015年12月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30名科學家參加的這次大洋鑽探活動,準備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方,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整個鑽探計畫分3個航次,本次開展的是首次鑽探。

這是國際大洋發現計畫的第360航次,也是名為“SloMo”計畫的第一個航次。“SloMo”是“慢速擴張脊下地殼和莫霍面的性質”縮寫。該計畫致力於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鑽穿殼幔邊界,以檢驗“在慢速、超慢速擴張脊下方的莫霍面代表了地幔的蝕變邊界”的假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傳周研究員、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懷陽教授、課題組成員馬強博士等人全程參加。

莫霍面是以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命名的地殼與地幔的分界面。在這一界面,地震波的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明顯增加。傳統的理論認為:大洋下地殼由輝長岩組成,與地幔之間被莫霍面分開。

但最新的假說認為:在慢速或超慢速擴張洋脊下方,地震波很難準確反映出下洋殼內部的岩性變化。因為,海水滲入到地幔後,與橄欖岩發生反應,橄欖岩在反應過程中降低了地震波速,變得和下洋殼輝長岩的地震波速相近。因此,莫霍面也可能是蝕變的橄欖岩和未蝕變的橄欖岩之間的界面,而不是殼幔邊界。

為檢驗上述假說,在今後兩個月,科學家將乘坐“決心”號前往南緯32度、東經57度附近的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域,鑽一個1300米深的鑽孔。在後續計畫中,科學家還將乘坐鑽探能力比“決心”號更強的日本“地球”號,把這一鑽孔加深至3000米,最終打穿殼幔邊界。

探尋神秘的莫霍面

亞特蘭蒂斯淺灘亞特蘭蒂斯淺灘
亞特蘭蒂斯淺灘位於海水下方約700米深處。“決心”號抵達後,一個巨大的水下電視攝像系統和鑽桿一起,通過船底與海水相連通的月池緩緩放入海底。在燈光的照射下,亞特蘭蒂斯淺灘的神秘面紗被小心翼翼揭開,通過電纜線在船上電視螢幕上直播。

隨著攝像機緩緩移動,亞特蘭蒂斯淺灘上白色的“沙灘”與黑色的岩石相互交錯的地形地貌一覽無餘。據英國卡迪夫大學克里斯托弗·馬克里德教授介紹,由於這片海域洋流很大,海底沉積物大多被沖走,這些白色的“沙灘”其實是石灰岩,黑色岩石就是下地殼的代表性岩石——輝長岩。

經過近10個小時的搜尋,水下攝像機17日終於找到一塊合適的平坦區域。“決心”號鑽探人員連夜在此展開鑽孔重返裝置的安裝工作。他們將鑽桿、返孔錐下部導管和底座以及一個擴孔器套在一起,緩緩放入海底。鑽桿抵達海底後,鑽頭開始鑽進。隨著鑽孔一點點深入,返孔錐下部導管和擴孔器就會一點點嵌入鑽孔。

12月18日傍晚,經過整整一天鑽進,10多米長的導管和擴孔器已全部嵌入鑽孔,返孔錐底座也安裝在鑽孔口。通過月池,工人們將漏斗狀的返孔錐套在鑽桿上,讓它順著鑽桿落到海底的底座上。反轉鑽桿,擴孔器收縮,直徑變小,就可牢牢固定返孔錐。

這些安裝工作完成後,船上就可收回“打底孔”的鑽桿,換上專門鑽取岩芯的鑽桿。19日下午,岩芯鑽桿順利進入了鑽孔。科學家將這個鑽孔編號為U1473A。今後一個多月中,“決心”號將一直在這個孔里鑽取岩芯

岩石是一定地質作用的產物,形成和穩定於一定的地質環境。每當地質環境改變,岩石也將隨之改變。因此深入研究岩石,就能窺探地球發展和演化過程的“蛛絲馬跡”。大洋鑽探猶如打入海底的“岩石探針”,直接獲取珍貴的研究樣品和科學數據。

科學家期待通過鑽取U1473A孔的岩芯,研究一系列科學問題,如下地殼的岩石是如何分層的?下地殼中有多少地幔混入?莫霍面是否代表了地幔的蝕變邊界?下地殼和含水的地幔中是否存在生命?

喬迪斯·決心號

喬迪斯·決心號鑽探船喬迪斯·決心號鑽探船
喬迪斯·決心號是大洋鑽探計畫以及綜合大洋鑽探計畫中所使用的一艘鑽探船。該船原名為“Sedco/BP471號”,是美國Sedco公司和英國石油公司所屬的一艘商用石油勘探船。後改裝供大洋鑽探計畫使用,改名為“喬迪斯·決心號”,“喬迪斯”音譯自地球深部取樣海洋研究機構聯合體(JointOceangraphicInstitutionsDeepEarthSampling)的英文簡稱JOIDES,“決心”(Resolution)是為了紀念18世紀英國著名探險家詹姆斯·庫克率領“HRMResolution號”探索太平洋南極地區的冒險精神。

“喬迪斯·決心號”鑽探船總排水量9050噸,船長度143m,寬度21m,鑽塔高61.5m,能操作9150m鑽桿柱,其鑽探能力為9150m,鑽探最大水深8235m,海底下最大鑽探深度為4000m左右。與先前的“格羅瑪·挑戰者號”相比,“喬迪斯·決心號”功率更大,穩定性更好,鑽進深度更深。船上裝備有12個用於動力定位的強勁推進器和提升能力達400噸的世界上最大的升降補償裝置。該船還擁有1400平方米的七層實驗室,可供沉積學岩石學古生物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喬迪斯·決心號”從1985年開始成為大洋鑽探計畫專屬鑽探船,到2003年9月共實施了111個航次(第100航次到第210航次)的調查,行程355781海里,足跡遍布全球各大洋,在669個站位鑽了1797個鑽孔,取心總數為35772個(取心長度總和35772米)。2004年,大洋鑽探計畫為綜合大洋鑽探計畫所取代,“喬迪斯·決心號”繼續為綜合大洋鑽探計畫服役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