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仙殿

五穀仙殿

五穀仙殿(又名:大顯殿)(又稱:神農殿).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溪東鄉古弄仙殿

五穀仙殿(仙殿)位於溪東鄉古弄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殿始建於清末,民國重修。占地面積約453平方米,坐西朝東,兩小邊門,中軸線上自東向西依次為戲台、中殿、後殿,兩邊為迴廊、天井。面闊三間、進深四間,祀奉五穀仙。抬染、穿斗混合結構,風火牆硬山頂,屋頂呈魚形吻,柱網排列規整,複數式柱礎。附屬文物有戲台,高1.9米,長5.7米,寬6.2米,台楣貼雕刻花板,紋飾內容有花卉、瑞獸、人物等。

長坑鄉雲二仙殿

五穀仙殿簡稱(仙殿)又名大顯殿,坐落於福建省安溪縣長坑鄉雲二村東北部,依山而建,背靠龍脈,三峰文筆拱峙,登巔遠眺,山水廳秀,風景幽雅,美如“仙境”而蜚聲海內處。殿內供奉五穀帝仙、保生大帝、楊公真仙、玄天上帝等。該殿始約始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1980年重建。占地面積約4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平方米。殿宇坐北向南,土石木結構,翹脊兩垂。到近代,該殿經續建、重建、重修多次。

仙殿傳說

上古時候,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糧食可以吃,哪些草藥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獵過日子,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獸越打越稀,人們就只好餓肚子。誰要生瘡害病,無醫無藥,不死也要脫層皮啊!老百姓的疾苦,神農氏瞧在眼裡,疼在心頭。怎樣給百姓充飢?怎樣為百姓治病?神農氏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第四天,他帶著一批臣民,從家鄉隨州歷山出發,向西北大山走去。他們走哇,走哇,腿走腫了,腳起繭了,還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一個地方。只見高山一峰接一峰,峽谷一條連一條,山上長滿奇花異草,大老遠就聞到了香氣。神農氏他們正往前走,突然從峽谷竄出來一群狼蟲虎豹,把他們團團圍住。神農氏馬上讓臣民們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打走一批,又擁上來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都趕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條條一塊塊傷痕,後來變成了皮上的斑紋。這時,臣民們說這裡太險惡,勸神農氏回去。神農氏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么能回去呢!”他說著領頭進了峽谷,來到一座茫茫大山腳下。這山半截插在雲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溜光水滑,看來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回去。神農氏搖搖頭:“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個小石山上,對著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辦法。後來,人們就把他站的這座小山峰叫“望農亭”。然後,他看見幾隻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過來。神農氏靈機一動,有了!他當下把臣民們喊來,叫他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層,才搭到山頂。傳說,後來人們蓋樓房用的腳手架,就是學習神農氏的辦法。神農氏帶著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頂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紅的、綠的、白的、黃的,各色各樣,密密叢叢。神農氏喜歡極了,他叫臣民們防著狼蟲虎豹,他親自採摘花草,放到嘴裡嘗。為了在這裡嘗百草,為老百姓找吃的,找醫藥,神農氏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幾排冷杉,當做城牆防野獸,在牆內蓋茅屋居住。人們就把神農氏住的地方叫“嘗草殿”。白天,他領著臣民到山上嘗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著火光把它詳細記載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飢,哪些能醫病,都寫得清清楚楚。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裡一嘗,霎時天鏇地轉,一頭栽倒。臣民們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經不會說話了,只好用最後一點力氣,指著面前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們慌忙把那紅靈芝放到嘴裡嚼嚼,餵到他嘴裡。神農氏吃了靈芝草,毒氣解了,頭不昏了,會說話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們擔心他這樣嘗草,太危險了,都勸他還是下山回去。他又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的,我們怎么能回去呢!”說罷,他又接著嘗百草。他嘗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嘗,還是用木桿搭架的辦法,攀登上去。一直嘗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這裡的山山嶺嶺。他嘗出了麥、稻、穀子、高粱能充飢,就叫臣民把種子帶回去,讓黎民百姓種植,這就是後來的五穀。他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本草經》,叫臣民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神農氏嘗完百草,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飢的五穀,醫病的草藥,來到五穀仙殿,準備下山回去。突然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從此,五穀仙殿一年四季,香氣瀰漫。為了紀念神農氏嘗百草、嘗出了草藥及五穀。造福人間的功績,稱神農氏為“五穀帝仙”老百姓就把神農氏升天的嘗草殿,改名為“五穀仙殿”簡稱(仙殿)又名大顯殿。

仙殿籤詩

第一百簽 唐明皇禱告天 癸癸 上上
第九十九簽百里奚投秦癸癸上上
第九十八簽薛仁貴投軍癸辛中平
第九十七簽 買臣五十富貴 癸庚 上上
第九十五簽張文遠求官癸戊中平
第九十六簽 山濤見王衍 癸己 上吉
第九十四簽提結過長者門癸丁中平
第九十三簽邵康節定陰陽癸丙中平
第九十二簽高祖治漢民癸乙下下
第九十一簽趙子龍抱太子癸甲中平
第九十簽 楊文廣陷柳州 壬癸 中平
第八十九簽 班超歸玉門關 壬壬中平
第八十八簽 高文定守困 壬辛 上吉
第八十七簽 武侯與子敬同舟 壬庚 下下
第八十六簽 管鮑為賈 壬己 上上
第八十五簽 姜女尋夫 壬戊 中平
第八十四簽須賈害范睢壬丁中平
第八十三簽 諸葛孔明學道 壬丙 下下
第八十二簽 宋仁宗認母 壬乙 上吉
第八十一簽 寇公任雷陽 壬甲 中平
第八十簽 郭璞為母卜葬 辛癸 下下
第七十九簽 文王編易卦 辛壬 中平
第七十八簽 袁安守困 辛辛 下下
第七十七簽 呂后害韓信 辛庚 下下
第七十六簽 蕭何注律 辛己 中平
第七十五簽 劉小姐愛蒙正辛戊上吉
第七十四簽 崔武求官 辛丁 上吉
第七十三簽 王昭君憶漢帝 辛丙 下下
第七十二簽 范蠡歸湖 辛乙 下下
第七十一簽 蘇武還鄉辛甲中平
第七十簽 王曾祈禱 庚癸 中平
第六十九簽 孫龐鬥智 庚壬 下下
第六十八簽 錢大王販鹽 庚辛 中平
第六十七簽 江遺囑兒 庚庚 中平
第六十六簽 杜甫遊春 庚己 上上
第六十五簽 蒙正木蘭和詩 庚戊 上上
第六十四簽 管鮑分金 庚丁 上上
第六十三簽 楊令公撞李陵碑 庚丙 中平
第六十二簽 韓信占霸王 庚乙 中平
第六十一簽 蒯輒見韓信 庚甲 中平
第六十簽 宋郊兄弟同科 己癸 上上
第五十九簽 鄧伯道無兒 己壬 中平
第五十八簽 蘇秦背劍 己辛 上吉
第五十七簽 爛柯觀棋 己庚 中平
第五十六簽 五樞密奸險 己巳 下下
第五十五簽 包龍圖勸農 己戊 中平
第五十四簽 蘇秦刺股己丁中平
第五十三簽 劉先主入贅孫權妹 己丙 下下
第五十二簽 匡衡夜讀書 己乙 上吉
第五十一簽 御溝流紅葉己甲 上吉
第五十簽 蘇東坡功民 戊癸 上吉
第四十九簽 張子房遁跡 戊壬 下下
第四十八簽趙五娘尋夫戊辛中平
第四十七簽 楚漢爭鋒 戊庚 下下
第四十六簽 孤兒報冤 戊己 中平
第四十五簽 高祖遇丁公 戊戊 中平
第四十四簽 王莽篡位 戊丁 中平
第四十三簽 玄德公黃鶴樓赴宴 戊丙 中吉
第四十二簽董永賣身戊乙中吉
第四十一簽 劉文龍求官 戊申 中吉
第四十簽 漢光武陷昆明 丁癸 上吉
第三十九簽 陶淵明賞菊 丁壬 下下
第三十八簽 孟姜女思夫 丁辛 下下
第三十七簽 邵堯夫祝香 丁庚 中平
第三十六簽 羅隱求官 丁己 上吉
第三十五簽 王昭君和番 丁戊 下下
第三十四簽 蕭何追韓信 丁丁 中平
第三十三簽 莊子慕道 丁丙 中平
第三十二簽 周公解夢 丁乙 下下
第三十一簽 蘇卿負信 丁甲 中吉
第三十簽 柳毅傳書 丙癸 中吉
第二十九簽 司馬溫公嗟困 丙壬 上上
第二十八簽 相如題橋 丙辛 上吉
第二十七簽 江東得道丙庚 下下
第二十六簽邵堯夫告天丙己 中吉
第二十五簽唐明皇游月宮丙戊中平
第二十四簽 張騫誤入鬥牛宮 丙丁 中平
第二十三簽 吳王愛西施 丙丙 下下
第二十二簽 李太白遇唐明皇 丙乙 上吉
第二十一簽 孫龐鬥智結仇 丙甲 下下
第二十簽嚴子陵登釣台乙癸下下
第十九簽 劉智遠得岳氏 乙壬 上吉
第十八簽 孟嘗君招賢 乙辛 中平
第十七簽 石崇被難 乙庚 下下
第十六簽 王祥臥冰 乙己 下下
第十五簽張君瑞憶鶯鶯乙戊中平
第十四簽 郭華戀王月英 乙丁 下下
第十三簽 姜太公釣魚 乙丙 中下
第十二簽 蘇武牧羊 乙乙 下下
第十一簽 韓信功勞不久 乙甲 下下
第十簽 冉伯牛染疾 甲癸 下下
第九簽 宋太祖陳橋即位 甲壬 大吉
第八簽 大舜耕歷山 甲辛 上上
第七簽 洞賓練丹 甲庚 大吉
第六簽 相如完壁歸趙 甲己 下下
第五簽 呂蒙正守困甲戊 中平
第四簽 小秦王三跳澗 甲丁 下下
第三簽 賈誼遇漢文帝 甲丙 中吉
第二簽 張子房游赤松 甲乙 上吉
第一簽 漢高祖入關 甲甲 大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