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氣血未充,元陽不振,護理不當,復感寒邪而致。陽氣不得溫煦肌膚四末,則身冷肢厥、體溫不升;陽虛則陰盛,氣化不利;水濕停滯則見皮膚蒼白腫亮;寒凝氣滯,氣血瘀阻則肌膚僵硬,色呈紫暗,口周及指端青紫。
臨床表現
常發生在寒冷季節,嬰兒出生後1周左右,多見於早產兒及體弱兒,有明顯受凍史或伴有感染病史。患兒局部皮膚和皮下脂肪僵硬發涼,伴有水腫,不能用手捏起。體溫不升,反應低下,不吃、不哭,氣息微弱。嚴重者面頰、胸腹或全身肌膚僵硬、關節強直,口唇及指端青紫,或伴有肺炎、肺出血、敗血症。
本病水腫多局限在患處,一般不波及眼瞼、陰囊、手足心等處,可與新生兒水腫症區別。後者常因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營養不良症或新生兒溶血症等引起水腫,但症狀出現較早,多在生後數小時或1~2日內發生,水腫波及範圍較大,手、足、背、眼瞼、頭皮、陰囊等處均可發生,且伴有相應疾病的特有症狀和體徵,故能與本病相鑑別。
辨證施治
本病的辨證應首先辨別證之輕重。一般而言,體溫越低,皮膚硬腫範圍越大,則病情越重;若見胸腹硬腫,呼吸困難,脈律不整,或口鼻出血者,尤為兇險;若體溫不甚低,皮膚硬腫僅見於小腿或大腿者,則病情較輕。治療的原則:以補氣溫陽,活血通絡為主。
1.陽氣虛衰
(1)證候 體溫不升,面色灰暗,僵臥少動,昏昏多睡,氣息微弱,肌膚發冷發硬,蒼白腫亮,按之凹陷,硬腫範圍較廣,唇舌俱淡,指紋淡或隱伏不現。
(2)治則 益氣溫陽。
(3)主方 參附湯加減。
(4)方藥 藥用人參、熟附子、黃芪、茯苓、桂枝、乾薑、丹參、炙甘草。
水腫甚者,加大腹皮、木通。氣息微弱,脈律不整者,加麥冬、五味子。
2. 寒凝血澀
(1)證候 全身欠溫,四肢發涼,硬腫範圍較少,多見於面頰、臀、小腿等處,皮膚色暗發紫,或紅腫如凍傷,面色晦暗,唇舌暗紅,指紋沉滯不顯。
(2)治則 溫經通絡。
(3)主方 當歸四逆湯加減。
(4)方藥 當歸、赤芍、細辛、桂枝、木通、桃仁、紅花、人參、川芎、炙甘草。
水腫者,加茯苓。嘔吐者,加法半夏、陳皮。
其他療法
1.外治法
復溫是治療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條件者可用暖箱,自26℃開始,每小時上升1℃為宜,4~6小時逐漸升至30~32℃,注意不宜升溫過快。
2.針灸療法
溫灸關元、氣海、足三里,或艾條配生薑片溫灸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