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哥王[瑞香科蕘花屬植物]

了哥王[瑞香科蕘花屬植物]
了哥王[瑞香科蕘花屬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了哥王(學名: (Linn.) C. A. Mey)是 瑞香科蕘花屬植物,灌木,高0.5-2米或過之;小枝紅褐色,無毛。葉對生,紙質至近革質,倒卵形、橢圓狀長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窄楔形,乾時棕紅色,側脈細密,極傾斜;花黃綠色,數朵組成頂生頭狀總狀花序,寬卵形至長圓形,頂端尖或鈍;著生於花萼管中部以上,子房倒卵形或橢圓形,柱頭頭狀,花盤鱗片通常2或4枚。果橢圓形,成熟時紅色至暗紫色。花果期夏秋間。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了哥王 了哥王

灌木,高0.5-2米或過之;小枝紅褐色,無毛。葉對生,紙質至近革質,倒卵形、橢圓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長2-5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窄楔形,乾時棕紅色,無毛,側脈細密,極傾斜;葉柄長約1毫米。

花黃綠色,數朵組成頂生頭狀總狀花序,花序梗長5-10毫米,無毛,花梗長1-2毫米,花萼長7-12毫米,近無毛,裂片4;寬卵形至長圓形,長約3毫米,頂端尖或鈍;雄蕊8,2列,著生於花萼管中部以上,子房倒卵形或橢圓形,無毛或在頂端被疏柔毛,花柱極短或近於無,柱頭頭狀,花盤鱗片通常2或4枚。果橢圓形,長約7-8毫米,成熟時紅色至暗紫色。花果期夏秋間。

分布範圍

了哥王 了哥王

產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台灣、湖南、四川(?)、貴州、雲南、浙江等省區。越南、印度、菲律賓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附近。 喜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地區的開曠林下或石山上。

主要價值

藥用

全株有毒,可藥用;

蕘花酚對兔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對由休克引起的小鼠痙攣有解痙作用,LD50為65mg/kg。

了哥王曾被收錄於《中國藥典》1977年版一部,後因該中藥存在較強毒副作用,未被再次收載。已有相關毒副反應報導。今後對於其有毒成分及其毒理作用機制,應進行深入系統地研究,為其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工業

莖皮纖維可作造紙原料。

化學成分

根皮含南蕘甙(wikstroemin),並含蕘花酚(wikstoeniol),牛蒡酚(arctigenin)、羅漢松脂素(matairesinol)和冷杉松脂酚(pinamoresinol)。根中分離4個具抗癌活性的物質,其中之一為雙白瑞香素(daphnoretn);另從根中提出了哥王多糖體-1(WIP-1),平均分子量5000-6000,紙層析和薄層鑑定結果,WIP-1是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木糖組成,其摩爾比為28:6:2:1,單糖間的連線方式以α-(1→4)連線為主,其次是α (1→3)連線。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了哥王 了哥王

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地與整地:選溫暖濕潤、向陽地塊,土層較深厚,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深耕25—30厘米。施底肥。整乾耕細,做寬1.2米的畦,開好排水溝。

2.播種方法:春秋季均可播種。開淺溝條播,溝距約20厘米。種子條播後覆細土1—2厘米,播後保持土壤濕潤,種子出苗後適當間苗,待苗高30厘米時選陰天移栽。

田間管理

了哥王 了哥王

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後至封行前,隔月中耕除草1次。封行後每年中耕除草3~4次。

追肥:幼苗期適時追氮肥。定植後,春夏季分別追施人糞尿、尿素各1次,秋冬季各追施廄肥、草皮泥等磷、鉀肥1次。每次追肥後結合進行培土。

排灌:天氣乾旱時,葉片變黃脫落,應及時灌溉。多雨季節,注意排除積水,以免引起根腐。

促根生根:葉片開始擴展的時候,向葉面上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

採收加工

秋至春初採挖,洗淨曬乾,經多次蒸曬去毒後用。性狀根長圓柱形,彎曲,老根常有分支,長達40cm,直徑0.5~3cm。表面黃棕色或暗棕色,有支根痕和不規則淺縱皺紋及橫裂紋,老根有橫長皮孔。質堅韌,斷麵皮部類白色,厚1.5~4mm,強纖維性,與木部分離,撕裂後纖維呈綿毛狀。味微苦甘,而後有持久的灼熱不適感。

病蟲防害

捲葉蛾為害葉片,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

植物文化

了哥王 了哥王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就曾得到過它的幫助。宋太祖本是賣油郎出身,一次在集市上因與人發生爭執,被一班潑皮無賴痛打一頓,傷勢很重。一個小偷路過看見,生了憐憫之心,便將自己隨身所備的一條草藥擰成的帶子送給了賣油郎,賣油郎嚼了幾節後,第二天傷口就癒合了。後來他得了江山後,四處打聽此藥,才知道原來這種草藥因小偷結成褲帶用來防身,民間叫“賊褲帶”。宋太祖嫌此名難聽,御筆一揮,這種草藥便得名:“紫金鞭”。有著千年歷史的“賊褲帶”又名“紫金鞭”的草藥,就是生長在井岡山上的植物“了哥王”。

眾多別稱

“了哥王”作為藥材,有許多別名,如下:九信菜,雞子麻,山黃皮,雞杧頭,南嶺蕘花,蒲侖,大黃頭樹,地棉麻樹,桐皮子,山雁皮,了哥麻,消山藥,鋪銀草,雀兒麻,雞兒苦,鐵烏散,山石榴,千年矮,烏子麻,地巴麻,山棉皮,火索木,毒魚藤,曝牙郎,熟薯,假黃皮,山六麻,山豆了,鐵骨傘,狗頸樹,雞斷腸,山麻,山之一,白棉兒,野麻朴,山絡麻,小葉金腰帶,石穀皮,金腰帶,紅燈籠,鬼辣椒。

南嶺蕘花、地棉皮、山棉皮、黃皮子、地棉根、山豆了、小金腰帶、桐皮子、哥春光、雀兒麻。

南嶺蕘花(中山大學學報),地棉皮(廣西植物名錄),山棉皮(江西石城,黃皮子(江西),地棉根、山豆了(常用中草藥手冊),小金腰帶(江西草藥),桐皮子(中國藥用植物志),哥春光(上思),雀兒麻(容縣、蒼梧)

錦葵目(一)

阿爾泰瑞香
阿爾泰假狼毒
凹葉瑞香
安徽蕘花
半日花屬
半日花
白花重瓣木槿
白花單瓣木槿
白花生瓣木槿
白馬山蕘花
白結香
白花蕘花
北江蕘花
薄果猴歡喜
百色猴歡喜
苞葉藤
變色牽牛
白花葉
白花銀背藤
杯花菟絲子
白飛蛾藤
苞葉藤屬
白鶴藤
北魚黃草
白大花千斤藤
草木槿
刺芙蓉
長梗廬山芙蓉
長苞木槿
草瑞香
橙花瑞香
城口蕘花
長管瑞香
匙葉蕘花
沉香屬
藏東瑞香
長瓣瑞香
粗軸蕘花
長錐序蕘花
川西瑞香
長柱瑞香
長梗瑞香
草瑞香屬
長葉猴歡喜
長芒杜英
長柄杜英
長圓葉杜英
草坡旋花
藏飛蛾藤
長梗山土瓜
刺旋花
纏枝牡丹
川西金燈藤
車裡銀背藤
橙紅蔦蘿
長葉銀背藤
長裂旋花
刺毛月光花
冬葵籽
吊燈芙蓉
短苞木槿
大麻槿
吊燈扶桑
滇南芙蓉
大花木槿
大葉木槿
德欽蕘花
短柄白瑞香
滇結香
短管瑞香
大花瑞香
倒卵葉蕘花
獨鱗蕘花
大花白瑞香
倒卵葉瑞香
滇越猴歡喜
大果杜英
滇南杜英
滇越杜英
短穗杜英
短葉水石榕
大葉杜英
杜英
滇藏杜英
多花杜英
多溝杜英
滇北杜英
多花丁公藤
丁香茄
大果飛蛾藤
丁公藤
打碗花屬
搭棚藤
大花千斤藤
單柱菟絲子
丁公藤屬
盾苞藤屬
大花菟絲子
東京銀背藤
單籽銀背藤
短柱頭菟絲子
大花飛蛾藤
多裂魚黃草
盾苞藤
大萼山土瓜
大籽魚黃草
大葉銀背藤
短萼飛蛾藤
峨眉瑞香
鄂北蕘花
鄂西瑞香
粉紫重瓣木槿
輻射刺芙蓉
芙蓉葵
仿栗
仿粟
飛蛾藤屬
飛蛾藤
番薯屬
粉綠丁公藤
光柱旱地木槿
光籽木槿
高紅槿
貴州芙蓉
革葉蕘花
甘肅瑞香
光葉蕘花
廣西杜英
管花薯
光葉丁公藤
灌木旋花
海濱水槿
海槿
紅秋葵
黃槿
華木槿
旱地木槿
河朔蕘花
黑紫蕘花
華瑞香
喙果瑞香
互生葉蕘花
海南蕘花
會東蕘花
紅木屬
紅木
海南猴歡喜
猴歡喜屬
華南杜英
毛柱瑞香
灰毛杜英
黑腺杜英
紅花土瓜
虎掌藤
厚藤
灰毛白鶴藤
黃傘白鶴藤
盒果藤屬
黃毛金鐘藤
海南薯
紅薯
盒果藤
海南山豬菜
黃毛銀背藤
黃背藤
錦葵目
錦葵
絹毛蕘花
九龍瑞香
結香屬
結香
假狼毒屬
縉雲瑞香
金絲桃蕘花
金邊瑞香
尖瓣瑞香
金毛杜英
節柄杜英
絹毛杜英
寄生牽牛
金鐘藤
近無毛飛蛾藤
金背長葉藤
絹毛萼飛蛾藤
寄生牽牛屬
假厚藤
金魚花
九來龍
金魚花屬
金花魚黃草
聚花白鶴藤
巨菟絲子
尖萼魚黃草
近無毛藍花土瓜
金燈藤
闊葉杜英
葵葉蔦蘿
廬山芙蓉
落葉瑞香
柳狀蕘花
隆子蕘花
了哥王
狼毒屬
雷山瑞香
狼毒
輪葉蕘花
麗江蕘花
瀾滄蕘花
棱枝杜英
寮國杜英
瀾滄杜英
鱗蕊藤屬
藍花土瓜
亮葉銀背藤
裂葉鱗蕊藤
裂葉月光花
鱗蕊藤
籬欄網
裂葉牽牛
毛細花瑞香
美麗芙蓉
牡丹木槿
玫瑰茄
木槿
木槿屬
懋功蕘花
岷江瑞香
美脈杜英
毛猴歡喜
膜葉猴歡喜
毛杜英
蒙自飛蛾藤
密葉飛蛾藤
冕寧飛蛾藤
毛打碗花
美麗銀背藤
毛頭銀背藤
毛籽魚黃草
毛果飛蛾藤
馬蹄金
毛葉丁公藤
毛莖薯
勐臘銀背藤
毛葉飛蛾藤
馬蹄金屬
美飛蛾藤
麻栗坡銀背藤
帽苞薯藤
毛山豬菜
毛果薯
囊管草瑞香
齧蝕瓣瑞香
囊毛魚黃草
南方菟絲子
南沙薯藤
蔦蘿屬
歐瑞香屬
歐瑞香
歐洲菟絲子
披針葉蕘花
披針葉杜英
蘋婆猴歡喜
屏邊杜英
披針葉小牽牛
啤酒花菟絲子
苘麻
全葉美麗芙蓉
全葉猴歡喜
牽牛屬
七爪龍
牽牛花
日本黃槿
瑞香屬
瑞香
蕘花屬
瑞香花
蕘花
日本杜英
蜀葵
穗花瑞香
絲毛瑞香
瘦葉瑞香
山辣子皮
少花瑞香
鼠皮樹屬
少絲毛瑞香
鼠皮樹
大葉蕘花
短總序蕘花
大理瑞香
短細軸蕘花
滇瑞香
東北瑞香
多毛蕘花
杜英屬
毛花瑞香屬
毛管花
毛花蕘花
猴歡喜
華杜英
水石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