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據俱舍論卷二十五所載,思法乃至不退法之七種阿羅漢加入獨覺、佛而成九無學。此乃依根之上中下,而分為下下乃至上上等九種。(大毗婆沙論卷六十二、雜阿毗曇心論卷五)p147
FROM:【佛光大辭典】
相關詞條
-
無學
無學,佛學術語,‘有學’之對稱。又稱無學位、無學果、無學道、無學地。指斷盡一切煩惱,已得阿羅漢果者。若已知佛之教法,但未斷惑,尚有所學者,稱為‘有學’。
-
學無學
梵語s/aiks!a-as/aiks!a,巴利語sekha-asekha。‘學’與‘無學’之並稱。學,即有學,指雖已覺四諦之理,但因未斷煩惱,故仍須學習...
-
十無學支
)無學正定,心住安住、近住等住,心不散亂。(九)無學正解脫,指離煩惱束縛之...:(一)無學正見,與無漏作意相應之慧。(二)無學正思惟,與正見俱起之思惟。(三)無學正語,依無漏作意所生之四種清淨語業。(四)無學正業,依無漏作...
-
九[漢字釋義]
九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jiǔ,大寫為“玖”。在古代九被認為是最大的數字,泛指多次或多數。現在九在個位數中是最大的正整數。
漢字 古籍解釋 音韻集匯 文化背景 佛學術語 -
九無間道
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斷之,每斷一品惑,各有無間、解脫二道。 (名數)三界分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斷之各有無間解脫二道。 一地之惑有九品,則有九無間九解脫也。
-
稱佛名號品第九
《稱佛名號品第九》出自佛教經典《地藏經》。這一品講述地藏菩薩為利益未來眾生,演說過去諸佛名號。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釋 作品譯文 作品評析 出處簡介 -
學等三法
非無學義。複次十八學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學義。九無學聖者身中諸無漏道... 佛教術語,大毗婆沙論七十七卷三頁云:復有三法。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蘊。學法云何?答:學五蘊。問:無學法云何?答:無學五蘊。問:非學非...
-
大毗婆沙論
、七妙法、五聖智、三摩地等,擇滅、非擇滅,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無學五蘊,唯一究竟、離我語取,二遍知、三歸依處等問題。第五...、七隨眠、九結、九十八隨眠和它們的性相分齊關係一一分別等問題 ...
基本信息 歷史作用 流傳版本 -
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
) 一、《雜犍度》(卷一至二十四)(一)《世第一法納息》(卷一至九) (一)《世第一法品》(卷一至四)(二)《智納息》卷九至二十三) (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