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門,唐代被稱為“國門”,考古發現為五個門道,是隋唐城門中等級最高的;“天子五門道”是最高等級的城門,唐末遷都洛陽以後,長安城縮建,大明宮淪為一片廢墟,丹鳳門遺址長期暴露郊野。宋元豐三年(1080),呂大防親臨唐長安城各處遺址踏察測量,繪出都城與三宮分圖共四幅並刻於碑石,現只有殘石存世,其中《長安城圖》的大明宮部分損失了北邊約三分之一,而大明宮分圖僅殘存南城垣及附近部分,慶幸的是在這些現存最早的大明宮圖刻上,可以看到標識的丹鳳門。清嘉慶十一年(1806),王森文調查長安城跡並繪製《漢唐都城圖》時,記述丹鳳門遺址近旁有午門村,此村落就是今天的新城區自強村的前身。1949年西安解放後,此診所收歸國有。

基本信息

地圖

丹鳳門遺址位於今西安市火車站之北,自強東路東段和二馬路之間。1957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這裡進行過鑽探,受居民住宅所限,當時只探出了3個門道,明確了丹鳳門遺址的位置。1961年,大明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10月1日隨同整個大明宮遺址公園一併對公眾開放。

考古發掘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1957年,陝西省文管會曾對丹鳳門遺址進行田野調查,初步勘定為三個門道。此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大明宮遺址開展全面考古調查,1959年發表《唐長安大明宮》考古報告集,也據鑽探資料提出丹鳳門“共有三個門道”,認為史籍所記丹鳳門為五個門道有誤。但也有一些著述以李華《含元殿賦》和呂大防圖為據,堅持五門道說。因此,丹鳳門的形制如何,到底有幾個門道,長期以來未有定論。

2005年,西安市政府實施大明宮御道遺址保護拆遷項目,投入巨額資金,將含元殿遺址以南,至自強東路之間400米×630米範圍內的居民全部搬遷、現代建築被全部拆除,使丹鳳門遺址的考古發掘成為可能。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工作隊以龔國強為領隊,於當年9月正式開始發掘,至2006年1月結束野外工作,歷時約半年,發掘面積達7525米2,考古成果在《考古》2006年第七期發布,並被列入2005年度十大考古成果參評名單。這次考古發掘是唐長安城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取得了重要成果,不僅查清了丹鳳門遺址的基本結構、保存狀況,為復原研究、遺址的保護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而且對解決相關學術問題、深化隋唐都城制度和唐代宮室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考古發掘查明: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一,丹鳳門的門基座用黃土夯築而成,外表砌磚壁,墩台東西長74.5米,南北寬33米,占地約2460平方米; 二,丹鳳門共開五個門道,門道各寬8.5米,門道之間的隔牆厚3.8米,門道中部橫設門限,門限由固定的門枕石和可移動木檻組合而成,木檻僅存灰燼,門道兩壁架構壁柱,柱下置石礎,壁柱間見包磚;

三,門基座東西兩邊各與城牆相接,實測此處城牆的城基寬10.3米,城牆根部寬9.8米,未砌磚壁;

四,門基座兩邊的城牆內側各築有一條寬3.5米、長54米的馬道,用以登達城樓,馬道外側立面砌磚壁,內側與城牆連成一體;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五,門基座西南的城牆外側,仍保存一段寬約7米、東西長約40米的唐地面,此處門基座的包磚和散水尚有殘留,由於門基座的南邊、北邊、東邊均損失較多,外延關係已無法查明,因此,此處的唐地面、散水、砌磚等遺蹟尤顯珍貴。可以看出,丹鳳門與大明宮其他宮門乃至都城各城門一樣,都屬夯土基台與木樑架混合結構的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至於早先誤認為三個門道,是因為最東邊的門道早在五十年代前已被挖毀,東起第二個門道也只殘存西半部分,未能勘探清楚。此次正式發掘,既為門道數目的學術之爭畫上句號,證明史籍中“鳳門五開”(唐李庾《兩都賦》)、“十扇開閉”(唐李華《含元殿賦》)的記載是真實可信的,同時也修正了丹鳳門中線與大明宮中軸線相對西偏、定位不準確的問題,因為此前誤將西邊第二門道當做中門道,使門闕中線偏西12.3米。考古資料表明,丹鳳門遺址保存相對完整,結構關係基本清楚,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歷史信息,是唐長安城遺留至今的一處十分重要的建築遺址,也是印證今天西安市形成與發展進程的一處歷史地理標誌。

六、2008年-2009年丹鳳門進行了第三次考古挖掘,此次考古在墩台以西30米—60米處發現城牆有加寬3-4米的情況,但由於大明宮公園面臨開園,所以考古終止並未發表考古報告。

丹鳳門的地位與太極宮的承天門相同,都屬宮城正門,門道同寬8.5米,但承天門設定三個門道,等格稍低。都城的正南門明德門雖然也是五門道制式,但門道僅寬5米,且門基座東西長52.5米,南北進深16.5米,占地面積僅有約870平方米,制度和規模遠不及丹鳳門崇高厚重。可見丹鳳門地位之尊、等格之高、規模之大,均居都城門闕之首。

考古報告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考古報告發表後,一直未見有復原研究成果正式發表,僅見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王璐的碩士論文《唐大明宮丹鳳門形制及復原探討》有專門討論。此文復原要點為:一,丹鳳門門基座底部為76.1米×34.6米(含包壁磚厚度),高12.35米,因四壁收分,基座台面為69.9米×28.4米;二,開五門道,門道側壁各立20個排叉柱,柱上施承重枋,架過梁,立小柱,架小梁,大梁距門道地面8.5米,與門道寬度相同;三,城門基座東、西兩邊的城牆,底寬10.3米,高7米,頂寬7米,設雉堞;四,慢道(馬道)長35米,寬3.5米,坡度5.1;五,丹鳳樓為木平座一層單檐廡殿頂式結構,面闊11間,進深4間,間闊、間深均為6.2米;六,登樓通道分為三段式,先經35米長的慢道登上城牆,再經一坡道登上城墩台,最後經階道登上城樓。

此外,張錦秋承擔的丹鳳門遺址保護展示大廳的設計,因外觀採用仿唐門闕建築的形式,同樣具有一定程度的復原研究性質。其城台和城牆部分,因功能和保護遺址的客觀需要,尺度與考古數據出入較大,但外觀仍保持城基台及五門道、城牆與馬道的基本結構。其樓觀部分,同樣復原為木平座一層單檐廡殿頂樣式,面闊11間,進深5間,通高達32米。

遺址保護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2005年考古發掘之後,如何保護和利用丹鳳門遺址,為各界所關注。經專家反覆論證,並報國家文物局審批,決定採用建設保護大廳、揭露展示遺址的方式,將這處重要的考古遺蹟向觀眾展出,發揮社會教育作用。2008年,由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保護改造辦公室主持實施丹鳳門遺址保護展示項目,保護大廳由張錦秋擔綱設計,從2009年開始施工,至2010年9月實現全面竣工,10月1日隨同整個大明宮遺址公園一併對公眾開放。

基址主體

鑽探和發掘結果表明,丹鳳門基址主體(包括護基和散水)東西長75、南北寬33米,由門道、隔牆和墩台3種夯土結構渾然組成。門道共有5個,除西邊的3個門道及其相鄰隔牆和西墩台保存較好外,其餘的門道、隔牆和東墩台皆遭嚴重破壞,鑽探發掘可知東部外輪廓與西部大致對稱。保存較好的3個門道均寬9.4、殘存進深23、隔牆寬3米,門道地面較平整,局部可見有均勻而密集的圓形小夯窩。門限位居門道中部偏南約4米處,現存的3個門限坑東西處於同一直線上,坑內皆有殘存火焚後餘留的木炭塊,門限兩側置有石門砧。門道兩側的夯牆下皆置有南北向排列的長方形排叉柱坑,個別柱坑中尚保存有未曾移位的石礎,頂面中央鑿有長方形的卯眼。西墩台夯基南北長33、東西最寬處15.6米。其西南部轉角與城牆銜接處唐地面保存較好,局部殘存有包壁砌磚。由此可知,丹鳳門主體基台外壁應是以長方形磚包砌而成的。

基址主體兩側與城牆和馬道相連結。東、西城牆均寬9米,其中東城牆遭毀殆盡,西城牆保存較好,殘存高於唐地面約1米。東、西馬道緊貼城牆北側,與東、西墩台相接,長皆54、寬3.5米。東馬道破壞嚴重,西馬道保存稍好。

出土遺物

出土遺物以建築構件為主,尤以長方形磚、板瓦、筒瓦和蓮花紋瓦當居多,也有少量的綠釉琉璃瓦、鴟尾、鐵泡釘和石構件殘塊。部分磚瓦上戳印有紀年文字,其中一瓦塊上有“?寶”字樣,應是玄宗時期修繕丹鳳門樓的珍貴遺存。遺址中還出土了一些陶瓷器殘片,其中一件白瓷碗底部刻有“官”字款,尤為珍貴。

遺址工程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保護工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擔綱建築設計,由中國建築總公司承建,是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保護辦公室啟動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占地面積769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474平方米,自今年3月29日開工以來,歷經9個多月,投入文物保護資金1.3億元。它建成後將成為未來西安市的地標建築,對完善西安市大明宮——火車站——大雁塔這一城市軸線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它的建成標誌著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開始進入全面衝刺階段。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有關歷史

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遺址

歷史上的丹鳳門始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是大明宮的正門,由五個門洞組成,門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鳳樓。北與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遙相呼應,構成了大明宮的中軸線,是唐朝皇帝出入宮城的主要通道。其規格在大明宮諸門中最高,同時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間舉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等大典的重要場所,是大唐王朝的國家象徵,有“盛唐第一門”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