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工程學](/img/c/a43/nBnauM3XxMDM0gTMxIzNxMzNyITM1ADOyIDMwADMwAzMxAzLyc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主要內容
(—)生物力學。它是研究生物體中力學問題的學科,是力學、生物學和醫學等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的邊緣學科。可分為骨力學、關節力學、軟組織力學和流變學等。這些內容和中醫學有著密切的聯繫,如脈診、推拿、正骨、牙的修復與矯形、軟組織的縫合、循環系統疾病的診治等都需要生物力學的知識。
(二)電子計算機在中醫學上的套用。70年代後期,電子計算機開始在中醫臨床及輔助診斷和醫院管理及教學等方面廣泛套用。在數據整理、信息處理以及臨床診斷上都起了顯著的作用。特別是在整理名中醫醫案上更為突出。目前全國各地許多名中醫醫案已整理成功,並且得到了推廣.要編制一位名中醫的診療程式,先要參加其醫療實踐,分析其醫案,找出辨證論治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掌握其思維方法,作出邏輯框圖,依症狀、用藥等作成計算機編碼、建立數學模型,從而利用計算機高級語言編制出電腦程式。
![中醫工程學](/img/e/ca0/nBnauM3XzcjMwQDM3gjNxMzNyITM1ADOyIDMwADMwAzMxAzL4Y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三)系統論,資訊理論及控制論在中醫上的套用。中醫理論休系的基本特點是整體觀,人體是一個特定的系統,從系統論的原則出發,根據大系統中各組成部分的不同作用,及其相互促進與抑制關係,在研究動態變化規律時,需要對系統施加控制。控制論是研究系統中控制規律的學科,中醫學的基本原理具有豐富的控制論思想。中醫學從功能上來考察人體,以調節機制的原則建立了獨特的人體功能模型,如經絡模型、髒象模型等。這些都與控制論方法相契合,所以用控制論來研究它更有其重要意義。
控制施加於系統後,系統的行為變化靠信息在系統各部分之間的傳遞來控制。資訊理論是研究系統特定程式的學科,並且可用信息量來定量描述。從資訊理論的觀點來看,人體與外界有物質和能量交換外,還有信息的接收和吸收,進而使人體各部分具有相應熵值穩定性。中醫的針灸、推拿和氣功等治療方法就是將有用信息輸入人體,增加人體的負熵,使人體總熵值穩定,增強人體的組織有序性,使人體由疾病狀態轉變為正常情況。
(四)中醫醫療儀器的研製。隨著電子技術和光、熱、原子核測試等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醫療儀器的普及,中醫醫療儀器不斷研製成功,並得到了充分的使用。
![中醫工程學](/img/9/2df/ml2ZuM3XyEDMxgjMxkjNxMzNyITM1ADOyIDMwADMwAzMxAzL5Y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五)中醫學客觀化方法的研究。中醫學發展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當時自然哲學思想指導下,在經驗醫學基礎上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望,聞、聞、切的四診方法。在診斷與治療上,以綜合為主、重視整體,採用辨證施治,進行邏輯思維,進而醫治。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診治從主觀化向客觀化方向發展,要求定量化、標準化。各國中醫研究工作者在中醫四診客觀化、證的客觀化、經絡現象客觀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採用生物控制論、圖象分析、信號分析技術、感測技術、電子計算機、醫療電子儀器等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本書對其一般性方法將作適當的討論。
經過中國國內外學者的探索與研究,中醫工程學處於不斷發展階段。使用現代科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會使中醫學更加提高,更加完善和更快地發展。中醫學以自己獨特優點、獨特理論體系和方法為人類健康與幸福作出顯著的貢獻,凡有志於發揚中國醫學遺產,振興中醫和實現中醫現代化事業者,學習和研究中醫工程學是一條必不可少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