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醫四診儀由上海中醫藥大學研製。集中醫問診、面診、舌診及脈診於一體的中醫四診儀,中醫四診儀實現
了一次性客觀採集、存儲中醫四診信息,並將所採集的信息按照中醫理論進行綜合分析,經過臟腑、八綱辨證和體質分析給出個性化中醫健康處方。研製中醫四診儀的團隊——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學科是上海市重點學科(第三期)。目前學科團隊有教師近30人,由中醫學、中醫工程學、計算機學、醫學統計學、信息學、生物學等專業人員組成,另外還有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50餘名。團隊在學科帶頭人兼中醫四診信息化實驗室(國家中管局三級)主任王憶勤教授的帶領下,十年如一日,致力於中醫診斷儀器的研究和開發。各種研究成果居國內同行業之首,科技日報、解放日報、鳳凰衛視等新聞媒體均對該團隊的研究進行了報導。
中醫四診儀的研發成功,傾注了中醫診斷學學科團隊全體人員的大量心血,凝結了他們數十年來在四診儀研製方面的成就,體現了他們對中醫的熱情,對祖國的熱愛。中醫四診儀的問世,實現了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中醫的對接,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一次精彩對話。
亮相世博
“為世博出一份力,為中國添一份彩”是每箇中國人,每個上海人,也是中醫診斷學學科團隊里的每位人員的信念。中醫診斷學學科團隊一致認為此次世博盛會將是讓世界了解中醫,讓中醫走向世界、走進普通百姓家的重要契機。2007年,團隊在王憶勤教授的帶領下與上海道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中醫藥大學20餘年的研究基礎上,合作研製中醫四診儀,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團隊全體人員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沒有節假日,一直在緊張地進行著四診儀的研發。可喜的是,中醫四診儀榮幸入選上海世博會,被選為城市未來館的重點展示項目,在兩個區域展示:一是以產品實物方式在家庭未來智慧型醫療展區展示,二是以多媒體視頻方式在社區未來智慧型醫院展示。
火星載人飛行試驗
俄羅斯航天官員11月14號發布了關於“火星500”試驗的詳細狀況,標誌著首次模擬火星載人飛行試驗完美收官。
據悉,“火星500”是由俄羅斯組織、多國參與的國際大型試驗項目,目的在於了解太空人在前往火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參與此次試驗的6名志願者分別來自中國、法國、義大利和俄羅斯,在全封閉的520天裡,他們成功完成了100多個試驗項目。
其中,由中方組織開展的“長期封閉環境人體中醫辨證研究”等3個參試項目均達到了預期目的,對積累航天醫學研究和工程研製經驗,提升我國載人航天的國際參與度具有重要意義。
據負責中方參試項目的總設計師――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瑩輝介紹:“中醫辨證研究,主要利用中醫的望聞問切手段,對長期密閉環境下人體的功能和生命活動規律進行探索。這次我們採取了現代化的中醫診療手段,通過中醫四診儀定期採集志願者的舌象、面色、脈象、症狀等,並將數據傳遞艙外進行分析,從而獲得對人體活動規律的辯證認識。希望為解決載人航天工程中人的健康醫療問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據悉,承擔此項任務的中醫四診儀由上海中醫藥大學研製, “火星500”試驗結束後該設備還將暫留俄方,進行為期1個月的艙外試驗。
主要組成及功能
由舌面模組、脈象模組、問診(體質辨識)模組、數據管理模組、感測器、內置數據處理工作站等組成。
適用範圍:供醫療機構進行舌象、脈象、面色診測信息採集及輔助體質辨識;供中醫辨證參考用。
舌面模組
[工作原理 ]
在特定的光源環境下,採用照相機獲得患者舌、面部位的圖像信息,運用國際照明委員會(CIE)色差公式和支持向量機(SVM)、動態形狀模型(ASM)等多項成熟先進技術,對舌體及面部圖像的顏色、紋理、輪廓進行特徵提取,將這些特徵值與特徵資料庫中的閾值進行比對,給出舌象、面色分析結果。
[輸出結果]
[工作原理 ]
採用特定觸力面的壓力感測器,對受試者脈搏壓力信號進行採集,通過感測器將其轉換為壓力波的電信號,然後提取電信號中具有代表性的幅度值與時間值,與特徵資料庫中的閾值進行比對,給出脈象分析結果。
[輸出結果]
脈象名稱:浮 、沉 、遲 、數 、緩 、疾 、結 、代、促、虛、實、弦、緊、滑 、澀 、平等。
問診(體質辨識)模組
[工作原理]
採用中華中醫藥學會ZYYXH/T157-2009《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通過問診模組的人機互動,系統自動分析給出體質辨識結果。
[輸出結果]
體質類型: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
數據管理模組
舌面象模組
拍攝環境穩定,分析準確性高
採集裝置有效像素1500萬以上,解析度與色彩還原性符合中醫體質辨識臨床套用的要求;
採集環境採用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結構設計,能夠模擬自然光照環境,均勻穩定、無反光、無陰影;
可根據不同的拍攝部位自動調整位置和角度,滿足在同一光照環境中先後拍攝舌面圖像的要求。
脈象模組
客觀化信息採集,定量化脈圖分析
脈搏採集部件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要求,能進行準確的取脈定位,並能模擬中醫舉、按、尋的診脈過程,浮、中、沉三部全自動加壓取脈,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
智慧型化軟體分析,能自動進行特徵提取、自動識別與濾除各種偽差,DS01-A型中醫體質辨識系統可提供脈象分析結果。
問診(體質辨識)模組
採用中華中醫藥學會ZYYXH/T157-2009《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通過問診模組的人機互動,DS01-A型中醫體質辨識系統自動分析給出體質辨識結果。
數據管理模組
信息輸出豐富,查詢統計快捷
可輸出圖示化、定量化的中醫四診信息,為中醫臨床療效評估與科研提供參考依據;
可將中醫四診信息接入醫院信息系統,支持中醫電子病歷建設;
可提供高級查找、信息回放、歷次數據對比等功能,最大程度滿足醫生的套用需求
推動中醫發展
中國古代一些醫籍中也記載了某些“試驗診法”,如以“想不想吃餅”試測胃氣;以小承氣湯試探燥屎;以尿液上有浮膜,其味甘甜,驗消渴病;以口嚼黃豆不覺其味,或痰沉水底驗肺癰;以服酸梅湯後腹痛得減,驗寄生蟲;以喜按,拒按驗痛之虛實;以尿染紙或帛觀察其症;以刺手指節,出白粘液,驗疳積等。
古人早就有把脈象形狀變為直觀圖形的願望。宋代許叔微(1079-1154)曾繪仲景脈法36圖;公元L241年,學者施發在《察病指南》中將自己手指切脈的脈搏感覺,繪成33幅圖形。明代張世賢的《圖汪難經脈訣》(1510年)等,都企圖用模式或示意的圖形,來說明脈象的性狀。這些醫書的陳述皆為語言描寫和推測,運用比喻和言詞刻劃,對脈搏波進行狀述和分類,如浮、沉、伏、數、遲、緩等等。但那時候缺乏最起碼的儀器設備,無法顯示脈搏波的波形。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些古代的研究—直沒有得到進—步發展。
我國“康熙乾隆盛世”(1700年)以來的社會封閉,故步自封,信息阻塞,對世界工業革命末做出任何反應。文人學者熱衷於科舉功名和經院式考證古籍醫典,雖有爭論和分歧,而真理的判別標準不是實踐卻是以古代經典為準,引經據典,墨守成規,毫無建樹。300年來中醫與西醫差距越來越大。
現代西醫好在有多種診斷設備,而中醫幾乎是赤手空拳。舉個比方講,武藝高超的武林高手與手持衝鋒鎗的現代士兵相比,就一般而言現代士兵是要占上風的。1700年,英國人魯濱孫旅行到中國看到清王朝人口數億擁兵百萬但是武器落後,就不禁說道:“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三萬名德國或英國步兵,加上一萬名騎兵,只要指揮得當,就能打敗中國的全部軍隊。”(《魯濱孫歷險記》英國丹尼爾.笛福寫於1719年,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出版388頁)。作者在書中借魯濱孫而說的這番話,不幸地預言中了1840年鴉片戰爭清王朝軍隊的失敗。
中醫發展遲後危及中醫存亡,由於傳統的中醫診斷方法存在著較大程度的主觀經驗性和模糊性,實有必要藉助現代測試儀器比如四診儀,延伸醫生的感官,使其在定性和定量方面更加客觀化、精確化,這也是中醫發展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