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簡稱:國際科技合作獎(China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ward),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級科技獎勵。設立於1994年,1995年開始評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規定:為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國際科技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組織。2016年1月,沖村憲樹獲得中國頒發的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成為獲此獎項的7名外國人之一,也是本屆獎項中唯一一名日本人。

基本信息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簡稱:國際科技合作獎(ChinaInter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CooperationAward)。1993年7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八屆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指出:國際科技合作獎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級科技獎勵,從1994年起,國際科技合作獎開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歸口管理並負責組織實施。到目前為止,此項獎勵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國際科技合作獎設立的目的及宗旨就是獎勵在與中國科技合作與交流中,為推進科技進步,增進中外科技界合作與友誼,為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管理人員及組織。國際科技合作獎的候選人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及其他派出機構等推薦部門負責推薦。
國際科技合作獎每年評審一次,不分等級。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由國務院頒發證書,不發獎金。國家每年都為國際科技合作獎的獲獎人舉行頒獎儀式。頒獎儀式一般在國內舉行,必要時,也可在國外舉行。
凡在某些科學技術領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外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及科學技術管理人員等,只要具備上述條件之一者,就可以被推薦、授予國際科技合作獎。國際科技合作獎獎勵的對象及範圍,主要是指對中國科技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公民或組織。

設立目的

國際科技合作獎設立的目的及宗旨就是獎勵在與中國科技合作與交流中,為推進科技進步,增進中外科技界合作與友誼,為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科技管理人員及組織。國際科技合作獎的候選人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及其他派出機構等推薦部門負責推薦。
國際科技合作獎每年評審一次,不分等級。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由國務院頒發證書,不發獎金。國家每年都為國際科技合作獎的獲獎人舉行頒獎儀式。頒獎儀式一般在國內舉行,必要時,也可在國外舉行。
凡在某些科學技術領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外籍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及科學技術管理人員等,只要具備上述條件之一者,就可以被推薦、授予國際科技合作獎。國際科技合作獎獎勵的對象及範圍,主要是指對中國科技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公民或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獎項不分等級。

評選條件

被授予國際科技合作獎的外國人或者組織,應當具備以下相關條件之一:
一、在與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進行合作研究、開發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對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二、在向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提出重要科技發展建議與對策、培養科技人才或者管理人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推進了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並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三、在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或者國際組織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並對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推薦單位

國際科技合作獎候選人由下列單位和個人推薦: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二)國務院有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
(三)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
(四)經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定的符合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的其他單位和科學技術專家。前款所列推薦單位推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應當根據有關方面的科學技術專家對其科學技術成果的評審結論和獎勵種類、等級的建議確定。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可以推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候選人。

評選程式

一推薦的單位和個人限額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人;推薦時,應當填寫統一格式的推薦書,提供真實、可靠的評價材料。
二評審委員會作出認定科學技術成果的結論,並向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提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建議。
三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根據評審委員會的建議,作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決議。

四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作出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決議進行審核,報國務院批准。
五由國務院頒發獎勵證書。

歷屆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歷年獲獎人物
甘中學(2010年)
黑田吉益(2001年)
毛煥宇(2001年)
比約昂·艾利克·維爾漢姆·諾登斯強姆(2001年)
楊又迪(2001年)
米夏埃爾·佩策特(2001年)
若則·依斯拉爾·瓦加斯(2001年)
庫西(2000年)
潘諾夫斯基(2000年)
石本正一(1999年)
卡馬戈(JoseAlbertoDeCamargo)(1999年)
薩朴漢(SabourinJean)(1998年)
J.L.利翁斯(J.L.Lions)(1998年)
貝聿銘(IEOHMINGPEI)(1997年)
瓊.皮埃爾.勒伯漢(JEAN-PIERRELEBRUN)(1997年)
林少明(ARTHURSMLIM)(1997年)
格.斯.比施根斯(G.S.BUSHGENS)(1996年)
丁肇中(SAMUEL.C.C.TING)(1996年)
烏里施瓦茨(ULISCHWARZ)(1996年)
原正市(HARASHOICH)(1995年)
豪依塞爾(HAUESSER)(1995年)
李約瑟(JOSEPHNEEDHAM)(1995年)
楊振寧(CHENNINGYANG)(1995年)
李政道(TSUNGDAOLEE)(1995年)
陳省身(SHⅡNGSHENCHERN)(199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歷年獲獎

2015年度

2016年1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經過嚴格評審,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予295個項目和7名外籍科技專家。具體授獎情況如下: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
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
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65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含創新團隊3項),二等獎167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7人:楊克里斯特·楊森(瑞典),沖村憲樹(日本),葉甫蓋尼·維利霍夫(俄羅斯),彼得·史唐(美國),維爾特·伊恩·利普金(美國),卡洛·魯比亞(義大利),約翰尼斯·弗蘭肯(荷蘭)

2014年

由中科院化學所推薦的PeterJ.Stang教授和由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推薦的Jan-ChristerJanson教授獲獎。
Stang是國際著名有機化學家,在物理有機化學、有機金屬化學和超分子化學方面成果卓著,共發表論文400餘篇、專著6本和綜述性文章40餘篇,是分子構築與分子組裝專業領域內論文被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之一。Stang長期致力於推動中美科技交流。他還培養了多名中國籍博士,並接納了相當數量的中國博士後及訪問學者,為培養中國科技後備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2005年4月,在Stang的推動下,美國化學學會高層代表團在新中國成立後首次正式來華訪問,這為促進中美雙方在化學領域的合作創造了契機。
Janson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教授、國際著名生物分離科學家、瑞典烏普薩拉皇家科學院院士。從1980年起,Janson開始幫助中國同行提升蛋白質分離純化的理論和技術水平,突破生物技術藥物產業化的瓶頸,設計完成了一系列重組蛋白質藥物的分離純化過程並成功在中國實現產業化,其中包括B肝疫苗、干擾素等。在其幫助下,過程工程所建立了分離純化蛋白質的研究平台,並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創新,共同發表論文52篇。

2013年

法比奧·洛卡FabioRocca義大利
法比奧·洛卡,義大利籍,男,1940年1月生。雷達遙感專家,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教授,義大利國家科學委員會成員、歐洲地球科學和工程協會和歐洲地球物理學會榮譽會員,曾經擔任歐洲地球科學和工程協會主席。由湖北省推薦。
作為歐洲空間局雷達遙感領域首席科學家,洛卡教授上世紀90年代初提出利用SAR衛星星座實現串飛干涉模式,開創了雷達干涉測量技術發展的新階段,極大地促進了相關領域的研究套用。90年代末他提出的永久散射體干涉測量技術,再次有力推動了雷達干涉測量遙感技術的飛躍發展,至今仍然引領著該領域的研究前沿。
2004年以來,洛卡教授擔任中國科技部-歐洲空間局對地觀測領域國際合作項目“龍”計畫一、二、三期“地形量測”專題歐方負責人至今,致力於雷達干涉測量技術在中國對地觀測及地球科學領域的套用與推廣,與武漢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和上海地質調查研究院等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和人員培訓,在永久散射體干涉測量、極化干涉測量和極化層析成像等方向給予中方深入細緻的指導,並帶動了一批歐洲科學家積極參與中歐對地觀測領域的合作計畫,為促進相關技術在中國的套用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
許忠允HseChung-Yun美國
許忠允,美國籍,男,1935年2月生。木材科學家,美國農業部林務局南方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曾獲美國農業部“最高科研創新獎”、中國政府“友誼獎”等獎項。由國家林業局和江蘇省聯合推薦。
許忠允教授是改革開放以來中美林業科技合作的核心開創者。自1980年他促成首箇中國林業代表團訪美後,30多年來累計在美培養中國學者80多位,他結合美國科技經濟發展和自身科研生涯的成功經驗,把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和先進平台引入中國,指導開展林業科技平台建設和重大項目實施,為推動中國木材科學領域實施科技攻關、863等國家科技計畫和“江蘇楊樹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技術指導和人才智力支持,為中國在人工林材性及快速評價、木竹材高效利用和生物質新材料等領域顯著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做出了突出貢獻。作為國際知名專家,他來華62次,足跡遍及26個省市上百家單位,與中國林業科學院、國際竹藤中心、南京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了持久密切的合作關係。許忠允教授提名推舉的多位中國學者在國際組織中擔任要職,顯著提升了中國林業的地位和話語權。
楊·哈弗JanEduardHarff德國
楊·哈弗,德國籍,男,1943年3月生。海洋地質學家,德國波羅的海海洋研究所地質室原主任,在多個重要國際學術機構擔任要職。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和立陶宛科學院外籍院士,波蘭什切青大學教授,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中國科學院、中山大學等國內多所大學、科研院所客座教授。由國土資源部推薦。
楊·哈弗教授從事地質工作四十餘年,成果豐碩。曾獲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克倫賓”獎、德國“布勃諾夫”獎等榮譽。
楊·哈弗教授與中國合作長達20多年,為中國海洋地學作出重大貢獻。他引進世界新技術,在沿海三大經濟圈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重要創新成果;他搭建國內外海洋地學合作平台,促成五次重要合作,推薦中國科學家參加主持國際地質大會,極大提升了中國學者的國際地位;他提議建立中、德、波、英等多國長期合作機制,促進海洋地學廣泛的國際合作,推動中國海洋地學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赫伯特·雅克勒HerbertJackle德國
赫伯特·雅克勒,德國籍,男,1949年7月生。發育生物學家,現任德國馬普學會副主席兼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享有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等多個學術稱號,榮獲德國聯邦總統創新獎等多項獎勵。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赫伯特·雅克勒教授專注於運用模式生物研究生化途徑和調控網路的分子機制,先後在《Nature》、《Cell》、《Science》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0篇,出版學術論著53部,是引領當代果蠅發育生物學學科發展的代表性人物。
雅克勒教授高度重視同中國的合作。自20世紀80年代起他便以學者的身份多次到中國講學,為中國培養留學生。他出任馬普學會副主席後,不斷拓寬同中國的合作領域,並一步步把雙方合作推向深入。2005年,在中德雙方的共同努力和其積極促進下,中國科學院和德國馬普學會在上海聯合構建了一個新型的國際化研究機構: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標誌著中德雙方科技合作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一國際合作研究所的建立,為中國吸引和凝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國際科研人才隊伍,建立了中國在國際計算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比較優勢,為深化中國對外科技合作、完善對外科技合作政策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示範作用。
日列布佐夫G.A.Zherebtsov俄羅斯
日列布佐夫,俄羅斯籍,男,1938年9月生。空間物理學家,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發表論文240餘篇,是俄羅斯空間天氣領域的奠基人之一。曾獲俄羅斯祖國服務獎、俄羅斯政府榮譽獎以及列寧100周年勞動英雄獎等多項榮譽。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日列布佐夫教授在擔任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日地物理研究所所長期間,積極推動俄羅斯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的科研合作。俄方日地物理所在高緯度地區空間天氣的研究與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中低緯度空間天氣的研究有很強的互補性。2001年,在日列布佐夫教授的推動下,雙方共同建立了中俄空間天氣聯合研究中心,在雙邊合作框架下,中俄科學家積極開展交流互訪,成功申請合作基金20餘項,合作發表論文80餘篇,舉辦雙邊研討會11次。並且參與中俄空間天氣聯合研究學術交流的俄方單位已涵蓋俄羅斯主要空間天氣研究機構。2012年4月,由日列布佐夫教授牽頭,俄羅斯科學院日地物理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簽署了第三期中俄空間天氣聯合研究中心合作協定與大綱,為未來五年雙方合作奠定了基礎。
日列布佐夫教授還積極促進雙方在地基觀測設備方面的數據交換,支持中國科學院“子午圈計畫”向北延伸,並在國際上率先與中國科學院簽署了“國際子午圈計畫”。
王中林Wang,Zhonglin美國
王中林,美國籍,男,1961年11月生。納米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歐洲科學院院士,現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高塔終身講席教授、終身校董事教授和工學傑出講席教授。由教育部推薦。
王中林教授自1992年以來與包括廈門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中國多所教育和科研機構進行深度、高水平的教育及科研合作,強強聯合共同攻克科學難題,獲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性的科研成果,聯合發表科技論文200多篇,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相關研究的國際影響力。他積極推動中國前沿科學研究中心及平台基地建設,參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研究平台、基地的組建和建設工作;通過促成中美聯合辦學、共同培養博士等為中國科技人才培養和高等教育改革做貢獻;通過舉辦國際大會、促使中國出版社出版英文書籍等多種方式把國際前沿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優秀科研理念介紹給中國廣大科學工作者和研究生,對中國納米科技發展和教育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艾倫·牟俊達ArunS.Mujumdar加拿大
艾倫·牟俊達,加拿大籍,男,1945年1月生。乾燥學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加拿大化學研究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先後獲國際乾燥研究領域“世界頂級貢獻獎”、“乾燥終身成就獎”、“乾燥領域傑出的全球領導獎”等國際獎項。由江蘇省推薦。
自1984年起,艾倫·牟俊達教授為中國的乾燥領域高級人才培養、乾燥新技術的研發及食品乾燥產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與主要合作單位江南大學、天津科技大學、中國林業科學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的長期合作中,聯合培養博士(博士後)20多名、碩士10多名;已在國際重要刊物上聯合發表SCI收錄論文97篇;參與研發的乾燥系列新技術在合作單位產學研基地海通食品集團、山東魯花集團、無錫市林洲乾燥機廠等10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實施,近三年經濟效益超過33億元,創匯2億美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推動中國食品乾燥及其設備產業領域的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倪軍JunNi美國
倪軍教授,美國籍,男,1961年11月生。製造工程專家,密西根大學吳賢銘製造科學冠名教授、吳賢銘製造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特聘顧問、密西根學院院長。曾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總統教師獎、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WilliamT.Ennor最高製造技術獎、國際製造工程師學會金獎、上海市政府海外科學家傑出貢獻白玉蘭金獎等獎項,任世界經濟論壇先進制造全球議事委員會副主席。由上海市推薦。
近20年來,倪軍教授傾力開展中美兩國製造領域合作研究,將美國車身製造2mm工程引入中國,推動了中國汽車車身製造技術進步,使20多個國產轎車車型的車身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合作開展發動機製造2m工程和薄壁構件微細製造研究,推動了中國汽車發動機製造和燃料電池極板製造技術進步。他創建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開拓國際合作辦學和國際競爭力人才培養新模式,其教育體制改革成果在全國推廣。他架設中美合作橋樑,促成美國通用汽車先進制造技術聯合實驗室、上海交大PACE中心等國際合作研究基地建立,為提升中國教學科研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2年

理察·傑爾
RichardN.Zare
美國
理察·傑爾教授,美國籍,男,1939年11月出生。著名物理化學家和分析化學家,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教授,曾獲美國國家科學獎、以色列沃爾夫化學獎等多項獎項,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聯合推薦。
弗萊明·貝森巴赫
FlemmingBesenbacher
丹麥
弗萊明·貝森巴赫教授,丹麥籍,男,1952年10月出生。現任丹麥奧胡斯大學交叉學科納米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他的研究領域涉及表面科學、分子電子學、掃描隧道顯微學等領域,在物理、化學、納米科技等多個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朗尼·湯普森
LonnieG.Thompson
美國
朗尼·湯普森,美國籍,男,1948年7月出生。世界著名的冰川環境和古氣候學家,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5年獲得“泰勒獎-地學環境成就獎”。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黑川真一
Shin-ichiKurokawa
日本
黑川真一教授,日本籍,男,1945年6月出生。國際知名的粒子加速器專家。他曾擔任多個國際加速器學術組織的主席,榮獲2011年粒子加速器領域的最高獎——維德奧獎等國際大獎。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費立鵬
MichaelR.Phillips
加拿大
費立鵬教授,加拿大籍,男,1949年9月出生。國際知名的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專家,現任上海市精神衛生研究所危機干預研究室主任。由上海市推薦。

2011年

1.德樂思
德樂思,德國籍,男,1938年8月出生,國際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首任執行所長、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顧問。由上海市推薦。
2.江見俊彥
江見俊彥,日本籍,男,1935年2月出生,國際著名冶金專家。因其在鋼鐵冶金領域的卓越貢獻,曾先後榮獲瑞典工程院Brinell金質獎章等27項獎勵。由江蘇省推薦。
3.戴宇閣
戴宇閣,法國籍,男,1959年1月出生,醫學專家,巴黎第七大學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受聘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顧問。由上海市推薦。
4.約翰·巴士威
約翰·巴士威,英國籍,男,1942年6月出生,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質研究專家。由上海市推薦。
5.栗原博
栗原博,日本籍,男,1954年12月生,中藥及保健品功能研發專家,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副所長。由廣東省推薦。
6.史蒂芬·波特
史蒂芬·波特,美國籍,男,1934年4月出生,國際第四紀聯合會主席,國際著名的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聘客座教授。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7.岩本愛吉
岩本愛吉,日本籍,男,1950年2月出生,傳染性疾病與病毒學專家,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亞洲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8.逯高清
逯高清,澳大利亞籍,男,1963年11月出生,納米材料專家,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昆士蘭大學副校長。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2010年

德國籍國際知名天體物理學家艾伯特·赫爾曼·格哈德·伯納
美國籍能源系統工程與智慧型控制專家甘中學。
法國籍國際著名空間物理學家、國際空間科學研究所所長羅格·博奈。
德國籍環境規劃專家克勞斯·托普弗。
德國籍建築材料專家福克·荷弗里德·維特曼。

2009年

沈元壤(Yuen-RonShen),美國籍,男,1935年3月出生,物理學博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愛斯特·路德維希·溫奈克(Ernst-LudwigWinnacker),德國籍,男,1941年7月出生,化學博士,慕尼黑大學教授,著名生物化學家,曾任德國科學基金會主席、歐盟科學理事會秘書長。
石·米歇爾(MichelChe),法國籍,男,1941年12月出生,博士,法國皮埃爾·瑪麗居里大學教授。主要從事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文森特·陳(VincentChan),美國籍,男,1949年9月出生,電漿物理博士,美國通用原子公司能源部理論與計算科學中心主任,著名電漿理論專家。
有馬朗人(ArimaAkito),日本籍,男,1930年9月出生,理學博士,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著名核物理學家,現任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會會長。
奧古斯汀·拉赫·戴維拉(AgustinLageDavila),古巴籍,男,1949年3月出生,博士,古巴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學家,古巴分子免疫學中心主任。
布立頓·強斯(BrittonChance),美國籍,男,1913年7月出生,生物學博士,美國、英國、瑞典等六國科學院院士,前美國總統科學顧問。

2008年

羅斯高,ScottDouglasRozelle,男,1955年7月生,美國籍,農業經濟學博士,史丹福大學國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教授,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國際學術顧問委員會主席。
維克多·羅伊·斯夸爾,VictorRoySquires,男,1937年12月生,澳大利亞籍,生態學和乾旱地可持續管理專家。
洛塔·雷,LotharHansReh,男,1931年8月生,德國籍,能源、化工專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名譽教授。

2007年

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RiceResearchInstitute)
李向陽(Xiang-YangLi)英國
劉錦川(Chain-TsuanLiu)美國
尼·列·多布列佐夫(N.L.Dobretsov)俄羅斯
彼得·格魯斯(PeterGruss)德國

2006年

馬丁·阿特肯斯(MartinAtkins),英國籍,男,1954年3月出生,中國BP技術項目經理,化學工程學家,從事催化及環境方面套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工作。
英格瑪·恩博瑞(IngemarErnberg),瑞典籍,男,1948年11月出生,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微生物及腫瘤生物學中心教授,主要從事生物醫學與癌症領域的研究工作。

2005年

沃爾夫·迪特·杜登豪森(Wolf-DieterDudenhausen),德國籍,男,1940年1月6日出生,1969年獲理論物理博士,原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中央總司司長。
艾菲特·雅可布森(EvertJacobsen),荷蘭籍,男,1947年出生,博士,國際知名的植物科學家,現任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植物科學院首席科學家。
蒲慕明(Mu-mingPoo),美國籍,男,1948年出生,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神經生物學部主任,國際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在研究軸突導向和突觸可塑性的分子與細胞機制方面有卓越的成就。
內維爾·阿格紐(NevilleAgnew),美國籍,男,1938出生,博士,美國蓋蒂保護所從事文物保護的首席項目科學家,一位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的文物保護專家。
戴偉(DavidG.Evans),英國籍,男,1958年出生,1984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員。

2004年

丹尼爾·魏思樂(DanielVasella),瑞士籍,男,1953年出生,醫學博士。魏思樂博士是瑞士諾華製藥公司董事長、執行長,百事可樂公司董事會董事、國際製藥商聯合會主席。
肯·金特(KennethW.Gentle),美國籍,男,1940年10月出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聚變研究中心(FRC)主任,國際著名的核聚變專家。
科拉多·科利尼(CorradoClini),義大利籍,男,1947年7月17日出生,1975年獲職業保健專業博士學位,2000年任義大利環境與國土部國際合作司司長。
張汝京(RichardChang),美國籍,男,1948年1月出生,電子工程博士。張汝京博士系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官。
榮久庵憲司(KenjiEkuan),日本籍,男,1929年9月出生,博士,1995年任世界工業設計聯合會(ICSID)參議員,世界設計組織主席,現任日本GK設計機構會長。

2003年

美國數學家邱成桐(Shing-TungYau)博士
德國農業經濟學家伏格樂(JueregenVoegele)博士
日本醫學家水島裕(YutakaMizushima)博士
義大利阿基米德公司總裁馬塔切納(ElioMatacena)博士

2002年

諾伯特·昂格特(NobertAngert),德國籍,男,1940年9月出生,1968年獲得博士學位,加速器專家。
羅伯特·迪蓋特(RobertDegeilh),法國籍,男,1927年4月出生,1955年獲博士學位,從1958年起開始PVB樹脂和膠片的研製開發工作,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申請了多項技術專利。
約瑟夫·漢密爾頓(JosephH.Hamilton),美國,男,1932年出生,著名物理學家。
曹韻貞(YunzhenCao),美國籍,女,1941年出生,美國艾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研究員。
平野敏右(ToshisukeHirano),日本籍,男,1939年出生,曾任國際火災安全科學學會主席,是國際火災與燃燒學術界有重要影響的學者。

2001年

黑田吉益(2001年)
毛煥宇(2001年)
比約昂·艾利克·維爾漢姆·諾登斯強姆(2001年)
楊又迪(2001年)
米夏埃爾·佩策特(2001年)
若則·依斯拉爾·瓦加斯(2001年)

2000年

庫西(2000年)
潘諾夫斯基(2000年)
1999年
石本正一(1999年)
卡馬戈(JoseAlbertoDeCamargo)(1999年)

1998年

薩朴漢(SabourinJean)(1998年)
J.L.利翁斯(J.L.Lions)(1998年)

1997年

貝聿銘(IEOHMINGPEI)(1997年)
瓊.皮埃爾.勒伯漢(JEAN-PIERRELEBRUN)(1997年)
林少明(ARTHURSMLIM)(1997年)

1996年

格.斯.比施根斯(G.S.BUSHGENS)(1996年)
丁肇中(SAMUEL.C.C.TING)(1996年)
烏里施瓦茨(ULISCHWARZ)(1996年)

1995年

原正市(HARASHOICH)(1995年)
豪依塞爾(HAUESSER)(1995年)
李約瑟(JOSEPHNEEDHAM)(1995年)
楊振寧(CHENNINGYANG)(1995年)
李政道(TSUNGDAOLEE)(1995年)
陳省身(SHIINGSHENCHERN)(1995年)
前身——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原國家科委設獎)獲獎人

1993年

1、王正本(WangCheng-Ben),美國籍,科技管理學家
2、中村實(MinoruNakamura),日本籍,世界放射技師會(ISRRT)會長
3、左天覺(Tien-ChiohTso),美國籍,農業、菸草專家
4、米歇爾·卡邦蒂爾(MichelCarpentier),法國籍,歐共體信息總司總司長
5、米歇爾·蘇蒂夫(MichelSoutif),法國籍,法國研教部儀器儀表委員會主席
6、克勞斯·耶森(KlausJensen),丹麥籍,臨床微生物學家
7、雷彼德(PeterReiter),芬蘭籍,水利工程和冰工程學家

1992年

1、八島繼男(TsuguoYashima),日本籍,國際協力事業團官員
2、吉塞佩·瓦朗蒂尼(GinseppeValentini),義大利籍,化學家,歐共體對外合作司司長
3、赫門·約旦(HermannL.Jordan),德國籍,航空航天專家
4、奧洛夫·克勞森(OlofClaesson),瑞典籍,營養學家
5、鈴木皓(AkiraSuzuki),日本籍,農業專家
6、喬治·基沃斯(GeorgeA.KeyworthII),美國籍,核物理學家

國家科學技術獎項

為了獎勵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國務院頒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設立下列國家科學技術獎 >>>進入技術百科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