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每年舉行一次,大會頒發國家最高科技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每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人員為1-2人不等,獲獎者多為為科技做出突出貢獻者,共有25人獲此殊榮,平均年齡超過80歲。

基本信息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1999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根據《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發明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

在獎項中,每年不超過兩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技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自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技獎開評以來,共有25人獲此殊榮,平均年齡超過80歲。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於今天(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按照慣例,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並為獲獎人員頒獎。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根據最新發布的《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規定“國家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大家常說的“國家三大獎”。還包括授予外籍科學家或外國組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評選流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技獎評選流程,要摘取這項桂冠,需經過重重篩選。其評選流程為:省級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推薦或最高獎獲得者個人推薦——院士、專家對推薦人選進行諮詢、打分——國家最高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評選——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審定——科技部核准——報國務院批准——國家主席簽署證書,頒發獎金。

據了解,為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科技獎的公正,國家最高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實施的是記名投票方式,每一位評審委員都必須對自己的一票負責。到會委員必須有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才算有效。

獲獎情況

獎項設定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人

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

國家技術發明獎70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7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2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26項、二等獎173項

獎項狀況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4年空缺9次

2014年度共有46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其中來自清華大學張堯學團隊的“網路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獲一等獎。透明計算將與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相結合,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網路信息安全提供支撐,推動相關產業升級換代,形成新的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

國家自然科學獎創立於1956年,首屆一等獎獲獎者是華羅庚、吳文俊錢學森。但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頻繁出現空缺,最近一次是2010至2012年連續三年空缺。自新世紀以來的14年中,一等獎曾9次出現空缺。

國家科技獎勵辦負責人針對該獎項的頻繁空缺曾表示,一等獎的要求非常高,必須是得到國際認可的重大原創性成果,而且必須獲得評審委員會2/3以上的選票。“我們寧缺毋濫,差一票都不成。”

技術發明獎七成被高校獲得

除了各科研單位,高校也是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獲獎大戶。據統計,此次全國高校共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二等獎26項,占授獎項目總數半數以上;高校獲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二等獎38項,占授獎總數的七成;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共三項,其中兩項專用項目一等獎均為高校獲得。此外,全國高校還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15項,占通用項目總數的七成以上。

北京收穫三成國家大獎

此次北京共有82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特等獎一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75項,占全國通用項目獲獎總數的近三分之一,比去年又提高兩個百分點。尤其是,今年唯一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和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均出自北京;象徵原始創新力的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北京獲獎總數占授獎總數的三分之一,顯示了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強大的資源優勢和創新實力。

獲獎人員

于敏于敏

于敏院士,生於1926年8月,天津寧河人,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歷任二機部九院理論部副主任、九院副院長、核工業總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職。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

他於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上世紀50年代,于敏率先在國內開展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與合作者找出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物理的空白。他曾與北京大學楊立銘教授編輯出版中國第一部原子核理論專著《原子核理論講義》。他還是中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雷射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在氫彈突破中,于敏組織攻克實現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形成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帶領科研隊伍完成了核裝置的理論設計,並定型為中國第一代核武器。“氫彈突破和武器化”項目獲198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程開甲程開甲

程開甲,男,1918年8月出生,江蘇吳江人,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留學英國,194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後,歷任浙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程開甲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

90年代以來,他不顧年邁,仍在材料理論、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繼續進行研究。

程開甲院士畢生在國防科學領域辛勤耕耘,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嚴謹求實,崇尚科學,無私奉獻,勇於登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和國防高新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張存浩張存浩

張存浩,男,1928年2月出生,山東無棣人,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化工系,1948年留學美國,1950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及化學部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執行局成員等職。現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92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張存浩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高能化學雷射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鄭哲敏,男,1924年10月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194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1948-1952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學習,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至今,歷任室主任、副所長、所長等職,現任所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幾十年來,鄭哲敏院士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及其他多項獎勵。鄭哲敏院士是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是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解決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難題,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他長期主持力學學科發展規劃的制定,倡導建立了多個新的力學分支學科,並做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在地下核爆炸效應的研

鄭哲敏鄭哲敏

究中,他與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體彈塑性模型。該模型將爆炸及衝擊荷載作用下介質的流體、固體特性及運動規律用統一的方程表述,堪稱爆炸力學的學科標誌,可準確預測地下核試驗壓力衰減規律,為我國首次地下核爆當量預報做出了貢獻。在穿破甲研究方面,他帶領團隊開創性地提出了射流開坑、準定常侵徹、靶板強度作用的相關理論;得到了穿甲相似律和比國際流行的Tate公式更為有效的穿甲模型;建立了破甲彈高速流拉斷的理論;建立了金屬裝甲破甲機理模型和破甲相似律,獲得了比國際公認的Eichelberger公式更符合實際的侵徹公式。這些工作為我國相關武器的設計與效應評估提供了堅實的力學基礎。基於流體彈塑性理論,鄭哲敏院士還開闢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爆炸處理水下軟基等關鍵技術領域,解決了重大工程建設中的核心難題,得到了廣泛的套用。此外,在材料力學的研究中,他提出的硬度表征標度理論,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並以其與合作者的姓氏命名為C-C方法。作為中國力學界在國際上的代表,他積極參加和組織各方面的國際交流,促進國際合作,顯著提高了中國力學在國際上的地位。

王小謨,男,1938年11月出生於上海。1961年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曾任電子工業部38所所長、信息產業部電子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等職,現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小謨院士是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多年來,王小謨院士致力於雷達技術研究與工程套用。上世紀60年代,他瞄準國際雷達技術前沿領域,主持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上世紀80年代,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並在國際雷達裝備同台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王小謨王小謨

預警機是信息化戰爭的核心裝備。1990年海灣戰爭後,國家決定通過對外合作解決預警機裝備急需。王小謨院士擔任中方總設計師,主持系統總體設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於二維有源相控陣體制的三面陣背負罩新型預警機工程方案。同時,帶領和組織國內研發團隊同步開展研製工作,掌握預警機設計方法和主要關鍵技術,鍛鍊和培養技術隊伍,為我國自行研製預警機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產預警機正式立項後,王小謨院士主動推薦優秀年輕專家擔任總設計師,自己擔任總顧問,傾心指導年輕的總師們確定總體技術方案,開展技術攻關、系統集成和試驗試飛方案等重大工程研製事項,為我國首型預警機的研製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謝家麟,男,1920年8月出生於哈爾濱市。194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51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獲博士學位,回國途中受阻。1955年衝破重重阻力回國,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八七工程”加速器總設計師、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等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11項獎勵。

謝家麟院士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謝家麟謝家麟

1955年在芝加哥醫學中心,他擔任首席物理學家,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開拓了電子束治療癌症的新領域。

1955年回國開展加速器研究,他帶領團隊從研製基本關鍵部件做起,奮鬥八年,建成我國第一台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跨越式地趕上國際先進水平。該加速器建成即投入國防建設使用,為兩彈研製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發展了大功率速調管、加速管和微波管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帶動了我國加速器事業的發展。

上世紀80年代,他領導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設計和建設。他組織數十次研討,反覆權衡比較質子打靜止靶和正負電子對撞,最終確定2.2GeV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和“一機兩用”的方案,既為高能物理提供實驗裝置,也為同步輻射提供了套用平台。在方案設計過程中,他提出六條原則成功指導了對撞機設計,指導完成速調管、加速管、能量倍增器、正電子源和高頻腔等加速器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性研製。謝家麟和工程指揮部帶領工程團隊精心設計、精心建設,於1988年高質量完成了建設任務,創造了國際加速器建設史上的奇蹟,我國從此在τ-粲物理研究領域占據了國際領先地位。

謝家麟院士愛國敬業,求實創新,學風嚴謹,淡泊名利,畢生奉獻於粒子加速器研究,培養了一大批加速器技術專業人才,為我國粒子加速器從無到有並躋身世界前沿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仍活躍在加速器科學技術研究的前沿,為我國高能物理和加速器事業的持續發展做貢獻。

吳良鏞,男,1922年5月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4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1946年協助梁思成創建清華大學建築系。1949年畢業於美國匡溪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投身新中國建設。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以及國際建築師協會副主席、世界人居學會主席等職。現任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所長、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吳良鏞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他長期從事建築與城鄉規劃基礎理論、工程實踐和學科發展研究,針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建設規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廣等特點,創立了人居環境科學及其理論框架。該理論以有序空間和宜居環境為目標,提出了以人為核心的人居環境建設原則、層次和系統,發展了區域協調論、有機更新論、地域建築論等創新理論;以整體論的融貫綜合思想,提出了面向複雜問題、建立科學共同體、形成共同綱領的技術路線,突破了原有專業分割和局限,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環境建設為核心的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和實踐模式。該理論發展了整合人居環境核心學科──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的科學方法,受到國際建築界的普遍認可,在1999年國際建築師協會通過的《北京憲章》中得到充分體現。

吳良鏞吳良鏞

他運用人居環境科學理論,成功開展了從區域、城市到建築、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在京津冀、長三角、滇西北等地取得一系列前瞻性、示範性的規劃建設成果;主持開展京津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對2004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天津總體規劃修編等起到重要作用,在實踐中取得的創新方法,被納入《城市規劃編制辦法》,有力推進了城鄉建設的科學發展;主持完成北京菊兒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動了從“大拆大建”到“有機更新”的政策轉變,為達成從“個體保護”到“整體保護”的社會共識,做出了重大貢獻;主持設計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建築,創造出一批傳統文化內涵和現代藝術整體性相統一的建築。

師昌緒,男,1920年11月出生於河北省徐水縣。1945年畢業於國立西北工學院。1952年,在美國歐特丹大學獲冶金學博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3年,同時積極參與爭取回國鬥爭,1955年回國後,在瀋陽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作。曾任金屬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等職,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名譽所長。他是我國著名的材料科學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師昌緒師昌緒

多年來,師昌緒院士一直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與工程套用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高溫合金及新型合金鋼等材料的研究與開發。

師昌緒院士組建了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領導建立了全國自然環境腐蝕站網,為我國材料研究與工程套用提供了大量基礎性數據。他大力提倡傳統材料與新材料研究、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並重,促進了我國材料研究的可持續發展;他推動了我國材料疲勞與斷裂、非晶納米晶等學科的發展;他提出我國應大力發展鎂合金,倡導並參與我國高強碳纖維的研發與套用。

師昌緒院士對國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及科技機構的設定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倡導並參與了中國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制定全國材料領域發展規劃;開創了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動諮詢模式;建言大飛機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立項實施。他還十分重視學會和出版工作,創建了“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和“中國生物材料委員會”,創辦或主編了《材料科學技術學報》(英文)、《自然科學進展》(中英文)、《金屬學報》(中英文)等5個高水平刊物。

師昌緒院士在國際材料科學領域享有很高聲譽,多次擔任國際材料領域學術會議主席或顧問。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1998年獲得國際材料研究聯合會頒發的“實用材料創新獎”。由於他在高溫合金的成就和材料界的領導地位,美國礦物、冶金與材料學會(TMS)授予他榮譽會員。

王振義王振義

王振義,男,1924年11月出生於上海。1948年畢業於震旦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曾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等職,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作為一名血液學專家,王振義院士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了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我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套用研究體系。

1988年,王振義院士在《Blood》上發表的第一篇論文,迄今已被廣泛他引1700多次,為全球引證率最高和最具有影響的代表論文之一。1994年,王振義院士獲得國際腫瘤學界的最高獎——凱特林獎。此外,他還獲得瑞士布魯巴赫腫瘤研究獎、法國台爾杜加世界獎、美國血液學會“海姆瓦塞曼”獎、求是傑出科學家獎、首屆“何梁何利科技獎”等。

谷超豪,男,1926年5月出生於浙江溫州,194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1959年獲前蘇聯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科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復旦大學副校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現為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2012年6月24日去世。

谷超豪谷超豪

谷超豪是著名的數學家,在當今核心數學前沿最活躍的三個分支――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及其交匯點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谷超豪早期從事微分幾何的研究,是蘇步青教授所領導的中國微分幾何學派的中堅,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統和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博士論文《無限連續變換擬群》被認為是繼20世紀偉大幾何學家E.嘉當之後,第一個對這一領域做出的重要推進。

上世紀50年代後期,谷超豪敏銳地注意到與高速飛行器設計相關的數學理論研究既是國防建設的需要,也是數學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混合型方程研究中,他首先發展了K.O.弗里得里斯所提出的正對稱方程組的高階可微分解的理論,並將其套用於多個自變數的混合型方程,發現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現象,深刻地揭示了混合型方程的本質,把多元混合型方程的理論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楊振寧和R.米爾斯提出的規範場理論是物理學中一項極為重要的成果。1974年,谷超豪在與楊振寧合作時,他最早得到經典規範場初始值問題解的存在性,對經典規範場的數學理論做出了突出貢獻。後來谷超豪又給出了所有可能的球對稱的規範場的表示;首次將纖維叢上的和樂群的理論套用於閉環路位相因子的研究,揭示了規範場的數學本質,並應邀在著名數學物理雜誌《物理報告》上發表專輯。

谷超豪發表數學論文130篇(其中獨立發表100篇),在國際著名出版社Springer合作出版專著兩部。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獎。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國際數學家聯盟主席帕利斯教授把谷超豪列為培育中國現代數學之樹的極少數數學家之一。

孫家棟孫家棟

孫家棟,男,1929年4月出生,遼寧省復縣人。1958年畢業於前蘇聯儒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飛機設計專業。歷任七機部五院(現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院長,七機部總工程師,航天部副部長,航空航天部副部長。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他是我國著名的航天技術專家,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1985年獲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他為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創建和發展我國人造衛星總體技術、衛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他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和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的總體設計,擔任東方紅三號通信廣播衛星、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中巴資源衛星等3個我國第二代套用衛星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擔任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代和二代工程總設計師,是我國月球探測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孫家棟50年來傾注於中國的航天事業,參與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的輝煌,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現在繼續活躍在我國航天技術的前沿領域。他為人正直,顧全大局,並十分重視人才培養,通過航天工程實踐,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王忠誠王忠誠

王忠誠,男,1925年12月生於山東省煙臺市,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教授、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名譽院長、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由北京市推薦。

王忠誠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神經外科專家,也是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在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中,他為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創新性貢獻。

他率先提出了“腦幹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觀點,總結出一套不同腦幹腫瘤採取不同手術入路的理論和方法。

在發現腦幹具有可塑性的基礎上,他又悉心研究脊髓結構及功能,通過大量動物實驗和數十年的臨床實踐,得出“脊髓對於慢性的腫瘤壓迫也同樣具有可塑性”的結論。

他率先提出了“大型血管母細胞瘤術後可產生正常灌注壓突破”的觀點,利用術前供瘤血管栓塞、術中亞低溫等措施,有效地預防了“正常灌注突破現象”的發生,使手術死亡率降至4.3%,並極大降低了手術致殘率,而該項手術死亡率國際綜合組報導高達24%。

他帶領他的團隊建立了神經外科手術新方法,解決了神經外科領域眾多世界性難題,極大地提高了腦幹腫瘤、脊髓內腫瘤、丘腦腫瘤、顱底中線腫瘤等疑難腦病療效,讓患者術後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質量,把我國神經外科整體水平帶入世界先進行列。

王忠誠院士牽頭組建了“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創辦《中華神經外科雜誌》,統一了全國神經外科疾病診斷標準。他創建並擴建了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和天壇醫院,使之成為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基地。他帶領學生研製成功了國產導管、球囊栓塞等七種材料,填補了我國這方面的空白。他領導並組織我國神經流行病學的調查工作,為黨和國家制定預防政策提供了依據。

近年他又創立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並成功召開了三屆世界華人神經外科會議,如今他仍然工作在醫療、教學和科研一線,為患者、為學生、為醫學事業奮鬥拼搏。

徐光憲徐光憲

徐光憲,男,1920年11月生於浙江省紹興市,北京大學教授,1980年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由教育部推薦。

徐光憲院士1951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鏇即回國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他創建了北京大學稀土化學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學及套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後擔任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和名譽主任。他曾任第4屆亞洲化學聯合會主席、中國化學會第22屆理事長、中國稀土學會副理事長和名譽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一、二屆化學科學部主任。

徐光憲院士始終堅持“立足基礎研究,面向國家目標”的研究理念,將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緊密結合,在稀土分離理論及其套用、稀土理論和配位化學、核燃料化學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學貢獻。

幾十年來,徐光憲院士已發表期刊論文560餘篇,論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200餘次。他不僅培養了博士生和碩士生近百人,還為我國稀土產業界培養了大批工程技術人員。

徐光憲院士曾先後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7年)和三等獎(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年)和三等獎(199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1994年)和科技成就獎(2005年),以及多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徐光憲院士知識淵博。他熱愛祖國、奉獻科學、服務人民,至今仍活躍於科研和教育第一線。

閔恩澤閔恩澤

閔恩澤,男,1924年2月出生,教授級高工,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為資深院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高級顧問。

閔恩澤院士主要從事石油煉製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是我國煉油催化套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在國內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聲譽。

他主持的“環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學和反應工程”項目推動了我國綠色化學研究的廣泛開展,“非晶態合金催化劑和磁穩定床反應工藝的創新與集成”在國際上首次得到工業套用,獲得2005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二十多年來,閔恩澤院士在國內外共申請發明專利205件,已授權140件(國外授權32件);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233篇,其中SCI收錄78篇;先後獲得國家科技獎8項及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閔恩澤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專家,為我國石油化工工業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團隊,並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線。

吳征鎰吳征鎰

吳征鎰,男,1916年6月出生,研究員,1955年6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

吳征鎰院士是著名植物學家,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七十年,是我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著名學者。

《中國植物志》是表征我國高等植物特徵與分布最完整的著作,是三代植物學家集體工作的結晶,吳征鎰院士在其中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做出了特殊貢獻。

吳征鎰院士參加並領導中國植物資源考察,開展植物系統分類研究,發表和參與發表的植物新分類群1766個,是中國植物學家發現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變了中國植物主要由外國學者命名的歷史。他系統全面地回答了中國現有植物的種類和分布問題,摸清了中國植物資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綱系統”的新觀點。

吳征鎰院士在植物區系地理學方面,科學地劃分了中國植物屬和科的分布區類型並闡明了其歷史來源,形成了獨創性的區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學術思想。

吳征鎰院士參加並領導了中國植物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建國之初,他負責橡膠宜林地的考察,與其他科學家共同解決了我國橡膠種植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使國家急需的戰略物資緊缺得到緩解。

吳征鎰院士編著了《中國植物志》(包括英文版)、《雲南植物志》和《中國植被》等專著20餘部,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SCI收錄75篇(部);先後獲得國家科技獎6項、國際獎1項及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吳征鎰院士治學嚴謹,所培養的一大批優秀的年輕科學家,如今已是活躍於相關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目前,吳征鎰院士仍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線,2007年1月還出任《中華大典-生物典》主編,近年來仍在發表重要學術論著。

李振聲李振聲

李振聲,男,1931年2月出生於山東省。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先後在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陝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從事小麥遺傳育種研究。曾任中國科學院陝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陝西省科學院院長,陝西省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遺傳學會理事長等職。1990年入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入選中科院院士。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陳嘉庚農業科學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中華農業英才獎等。

在55年的科學生涯中,李振聲院士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

創建了藍粒單體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

開創了小麥磷、氮營養高效利用的育種新方向。

李振聲院士還是我國有重要影響的農業發展戰略專家。

李振聲院士熱愛祖國,品德高尚,畢生奉獻於小麥遠緣雜交遺傳與育種研究,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學術帶頭人和科技骨幹,現活躍在農業科研第一線,繼續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葉篤正葉篤正

葉篤正,男,1916年2月出生於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現任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美國氣象學會榮譽會員;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會員;芬蘭科學院外籍院士;曾在許多國際國內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

葉篤正院士的主要科學技術成就如下:

1.開創青藏高原氣象學。葉篤正首先發現圍繞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們匯合成為北半球最強大的急流,嚴重地影響著東亞天氣和氣候;他與國外氣候學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氣的一個巨大熱源,葉篤正還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時還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熱源及其對東亞大氣環流的影響。由於他的研究工作,國際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熱力作用的概念,為青藏高原氣象學的建立奠定了科學基礎。

2.創立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提出了大氣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頻散理論,從理論上證明了西風環流中的能量可按遠大於風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傳播,為現代大氣長波的預報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也對阻塞高壓天氣系統的生成、維持和移動給出一種動力學解釋。這個理論31年後才由B.Hoskins的“大圓理論”所推廣,成為對遙相關和遙回響的理論解釋。

3.創立東亞大氣環流和季節突變理論。葉篤正與陶詩言等發現東亞和北美環流在過渡季節(六月和十月)有急劇變化的現象,這一發現對我國天氣預報有重要意義。他們還發現阻塞形勢的建立和崩潰常伴隨著大範圍環流形勢的強烈轉變,它的長期維持則帶來大範圍氣候反常現象,從而證明了阻塞高壓在持續異常天氣預報中的重要性。這些發現和理論成為研究東亞氣象學問題的重要文獻,奠定了我國天氣預報的重要基礎。國外的學者在10多年後,由於1976年冬季北美出現極其寒冷的天氣,才開始提出各種系統理論,並形成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4.創立大氣運動的適應尺度理論。大氣環流中究竟是氣壓場還是風場為主導是學術界長期爭論的問題,也是天氣預報的關鍵之一。葉篤正等通過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氣運動適應尺度理論:對不同空間尺度的運動都存在著特徵尺度,當實際運動的空間尺度大於這個特徵尺度時,氣壓場起主導作用;當運動的空間尺度小於特徵尺度時,風場起主導作用;對中小尺度的大氣運動,同樣存在適應問題。這個獨創的理論完善了大氣運動各分量的相互作用過程的物理解釋,在天氣預報業務上有重要的套用。

5.開拓全球變化科學新領域。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葉篤正積極組織並領導我國開始氣候變化的研究。他積極參加全球變化科學組織(IGBP)的創立,並發揮了重要作用,並貢獻了一系列科學思想,如:氣候和植被過渡帶的敏感性、全球變化中大氣化學的作用和“有序人類活動”適應全球變化等。他通過模擬計算後指出,大範圍的灌溉對氣候和水文的影響時間可長達3-6個月,從而證明了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的可能性(被稱為“陸面記憶”)。

6.對我國現代氣象業務事業發展的卓越貢獻。葉篤正的理論研究成果對提高氣象業務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如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在業務天氣預報中俗稱為“上游效應”;阻塞高壓形成和維持的理論,一直是業務上對持續異常天氣預報的重要理論基礎;青藏高原氣象學理論,在中國氣象業務中不僅是天氣預報的重要基礎之一,更是氣候預報的主要基礎;大氣運動的風場和氣壓場的適應的尺度理論至今仍是天氣分析和預報的主要理論基礎之一。此外,他積極參與和指導建立中國氣象業務系統,為中國氣象局的“氣象中心”、“氣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吳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於福建省,194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肝臟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曾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等;12次擔任“國際肝炎肝癌會議”等重要學術會議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吳孟超吳孟超

吳孟超院士的主要科學技術成就如下:

1.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他1956年起從事肝臟外科事業。為奠定肝臟外科的基礎,從1958年起,他進行了肝臟解剖的研究,在建立人體肝臟灌注腐蝕模型並進行詳盡觀察研究和外科實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五葉四段”的解剖學理論;為解決肝臟手術出血這一重要難題,在動物實驗和臨床探索的基礎上,建立了“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的肝臟止血技術;為掌握肝臟術後生化代謝的改變以降低手術死亡率,通過臨床和肝臟生化研究發現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臟術後生化代謝規律”,並據此提出了糾正肝癌術後常見的致命性生化代謝紊亂的新策略;為進一步擴大肝臟外科手術適應症,提高肝臟外科治療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葉切除為代表的一系列標誌性手術。以上述工作為基礎,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肝臟外科關鍵理論和技術,建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的學科體系,並使之逐步發展、壯大。

2.開闢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他針對肝癌發現時晚期多、巨大且不能切除者居多的特點,提出“二期手術”的概念,即對巨大肝癌先經綜合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行手術切除,為晚期肝癌的治療開闢了一條新的治療途徑;針對肝癌術後復發多、但又缺乏有效治療的特點,率先提出“肝癌復發再手術”的觀點,顯著延長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時間;針對我國肝癌合併肝硬化多,術後極易導致肝功能衰竭的特點,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療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療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機統一。上述研究使肝癌術後5年生存率由60-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來的48.6%,不斷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肝臟外科事業。為了提高我國肝臟外科的科學研究水平,使肝臟外科事業持續、深入的發展,吳孟超院士組建了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臟外科專業研究所,牽頭指導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礎研究工作,研製了細胞融合和雙特異性單抗修飾兩種腫瘤疫苗,發明了攜帶抗癌基因的增殖性病毒載體等,研究結果發表於《Science》、《NatureMed》、《Hepatology》、《Oncogene》、《CancerResearch》等學術刊物。

3.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他領導的學科規模從一個“三人研究小組”發展到目前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和肝膽外科研究所,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設立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獎勵為我國肝膽外科事業作出卓著貢獻的傑出人才和創新性研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門人才。通過他和同行們的共同努力,推動了國內外肝臟外科的發展,多數肝癌外科治療的理論和技術原創於我國,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診治水平居國際領先地位。

王永志,男,中共黨員,1932年11月17日出生於遼寧省。1952年考入清華大學航空系,1961年畢業於莫斯科航空學院(MoscowAviationInstitute)飛彈設計專業,1992年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工作。

王永志王永志

王永志,1961年回國以來一直從事航天技術工作,先後擔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總體設計室主任、總體設計部副主任、主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院長。曾任洲際火箭副總設計師、第二代液體戰略火箭總設計師、固體戰略火箭和地地戰術火箭總設計師和研製總指揮,長征二號E捆綁式運載火箭等型號總指揮,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地地火箭系列總設計師,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王永志是航天技術專家,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40多年來在我國戰略火箭、地地戰術火箭以及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特別是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在科學技術上的突出貢獻主要有:

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他作為重要的技術骨幹,參加了我國第一代戰略火箭的研製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際火箭的研製工作中為增大射程,提高實用性能,解決了大量的技術問題。

20世紀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戰略火箭研製的主要技術帶頭人,在新型液體遠程和固體遠程兩種戰略火箭以及地地戰術火箭的研製中,為實現火箭技術更新換代做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

1.長征二號E大推力捆綁火箭研製任務。研製時間僅為18個月,首次發射取得成功,使中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一舉由2.5噸提高到9.2噸,實現了火箭技術的巨大突破。

2.1992年以來,他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研製工作嘔心瀝血,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實現載人航天的歷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貢獻。

3.1987年起,他作為“863”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成員,參與制定我國載人航天的發展藍圖。1992年1月,他被任命為載人航天工程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組組長,主持擬制了該工程七大系統的技術途徑和主要技術方案。1992年8、9月,他代表論證組先後向中央匯報了工程主要技術方案和“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均被肯定。工程立項後,他即被任命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他主持了工程方案設計、初樣研製、試(正)樣研製和無人飛行試驗,以及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技術工作,在總體技術方案制定、提出對各系統技術要求、關鍵技術攻關、重大問題處理等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他是工程的技術總負責人,既能充分發揚技術民主,又較好地把握了大局,將一大批熱愛祖國、技術過硬的科技人才團結在一起,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優秀的航天科技群體。他是這一群體的傑出代表。

劉東生,男,中共黨員,1917年11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08年3月6日去世。

劉東生劉東生

劉東生1946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第四紀地質研究室主任,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專家小組組長,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主席,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任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主席等學術職務。

劉東生院士是我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近60年從事地學研究中,在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環境科學和環境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中,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國在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中躋身世界前列。

他在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理論貢獻,被國際學術界公認。他發表的文章被SCI論文引用2800多次,2002年獲國際“泰勒環境成就獎”。同時,他的研究成果對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東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他熱愛祖國,奉獻於地球科學事業,在學術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進取,團結奮進,做出了重大的科學貢獻。他為國家培養了許多人才,在他們之中,有些人已經成為我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的骨幹。他領導建立了多學科交叉的現代化科學實驗室,已成為我國及國際第四紀環境科學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動了地球環境科學的發展,使我國第四紀地質學與環境地質學立於國際地球科學的前沿。

金怡濂金怡濂

金怡濂,男,漢族,1929年9月出生於天津市,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1956-1958年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進修;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2000年為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和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任。現任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

金怡濂院士是我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著名專家,是我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半個世紀以來,金怡濂作為技術開發的主要負責人,先後提出多種類型、各個時期居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巨型計算機系統的設計思想和技術方案,並組織科技人員共同刻苦攻關,予以實現,取得了一系列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為我國高性能計算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做出了卓越貢獻。

"神威"計算機先後安裝在北京高性能計算機套用中心和上海超級計算機中心。為氣象氣候、石油物探、生命科學、航空航天、材料工程、環境科學和基礎科學等領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高端計算工具,取得了顯著效益,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科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黃昆黃昆

黃昆,男,1919年9月出生於北京,194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45年赴英國留學,1948年獲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9-1951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理論物理系任博士後研究員,1951—1977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授,1977-1983年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1983年至今,任名譽所長。他先後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5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80年),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1987-1991年曾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2005年7月6日去世。

黃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對固體物理學作出了許多開拓性的重大貢獻。是我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從理論上預言了與晶格中雜質有關的X光漫散射,以後被稱為“黃散射”。這個理論在六十年代獲實驗證實,“黃散射”已發展成為一種能直接研究固體中微觀缺陷的有效手段。他的多聲子躍遷理論,以“黃一里斯因子”而著稱於世。他提出關於描述晶體中光學位移、巨觀電場與電極化三者關係的“黃方程”和由此引伸的電磁波與晶格振動的耦合,即後來稱為極化元的重要概念。他與M.Born合著的《晶格動力學理論》一書,是一部有世界影響的經典性科學專著。他的理論對信息產業(特別是光電子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產生著越來越深遠的影響。

黃昆院士熱愛祖國,熱愛科技事業。近年來,他與合作者對半導體超晶格的電子態和聲子模開展了系統的富有成效的研究。為我國科技事業作出重要貢獻。超晶格的電子態和聲子模開展了系統的富有成效的研究。為我國科技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王選王選

王選,男,1937年2月出生於上海,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後一直從事計算機領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自1975年開始,他組織並進行了漢字雷射照排和電子出版系統的研製工作。1984年後被聘任為北京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1992、1994年先後被選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任北大方正技術研究院院長,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選院士是著名的計算機套用專家,主要致力於文字、圖形、圖象的計算機處理研究。1975年開始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雷射照排系統和以後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究開發,跨越當時日本的光機式二代機和歐美的陰極射線管式三代機階段,開創性地研製當時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雷射照排系統,針對漢字印刷的特點和難點,發明了高解析度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和高速復原方法,率先設計出相應的專用晶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參數)描述筆劃特性的方法,並取得歐洲和中國的相應發明專利。這些成果的產業化和套用,取消了我國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推動了我國報業和印刷出版業的發展。同時,他又相繼提出並領導研製了大螢幕中文報紙編排系統、彩色中文雷射照排系統、遠程傳版技術和新聞采編流程管理系統等。這些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外得到迅速的推廣套用,使中國報業技術和套用水平處於世界最前列。2006年2月13日去世。

袁隆平,男,1930年9月出生於北京,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教育及雜交水稻研究。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1980-1981年赴美任國際水稻研究所技術指導。1982年任全國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1991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雜交水稻的研究、套用與推廣方面。

1997年,他在國際“超級稻”的概念基礎上,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技術路線,在實驗田取得良好效果,畝產近800公斤,且米質類粳稻,引起國際上的高度重視。為進一步解決大面積、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難題奠定了基礎。

在全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76年至1999年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近年來,全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2.3億畝左右,約占水稻總面積的50%,產量占稻穀總產的近60%,年增稻穀可養活6000萬人口,社會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袁隆平院士熱愛祖國、品德高尚,他的成就和貢獻,在國內外產生了強烈反響。雜交水稻的研究成果獲得我國迄今為止唯一的發明特等獎。並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糧農組織等多項國際獎勵。袁隆平雖已年屆70歲,仍然一如既往地活躍在科研與生產實踐的第一線,從不間斷地進行著研究、實驗與套用。

吳文俊吳文俊

吳文俊,男,1919年5月出生於上海,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

1946年赴法國Strassbourg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1957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0年被第三世界科學院選為院士。

1952年至1979年任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副所長、研究員。1979年至現在任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名譽所長、研究員。

吳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數學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數學的諸多領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影響深遠,享譽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