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詩派

就語體上說,它是文、白夾雜,即介於文白之間的語體;從文體上說,它打破各種文體界限,將議論與敘述、抒情相結合,富於邏輯性,富於鼓動性的長篇新體散文;從寫法上說,它打破各派文章家法,採用一切能用的、有用的古文、駢文、辭賦、佛典、語錄、八股文、西洋譯文、日本文的辭彙、句式、體制,形成兼采眾長而又獨具一格的寫作方法。

詩派簡介

“中晚唐詩派”是晚清重要的詩派之一。嚮往中晚唐詩,雖未特別宣稱宗中晚唐,但因其模擬、詩風也近於晚唐之溫李一派,故得此稱號。

代表詩人

中晚唐詩派的代表是樊增祥(1846—1931)

易順鼎(1858—1920)。樊、易二人的創作數量都很驚人,據《近代詩鈔》載,樊增祥“生平以詩為茶飯,無日不作,無地不作,所存萬餘首”。易順鼎所作詩詞也將近萬首。

特點主張

他們師法白居易元稹李賀李商隱溫庭筠等中晚唐詩人,不拘泥於義理學問,而以才氣見稱,在詩歌的題材、格局、語言、風格諸多方面均較“同光體”有所開拓,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
這一詩派的作品,大多詞藻華麗,對仗工巧,有時又喜用典故,而才思飛揚,或濃艷,或清曠,為清末民初詩壇的一大點綴。

影響評價

中晚唐詩派在甲午海戰後都寫過幾首語氣激憤的感時之作,但於民國之後,則以遺老自居,或流於玩世逢迎。或寫諛詞、艷情,人品、詩品均趨庸下。此派在清末民初迅速地由興而衰,比同光體更有力地證明了傳統詩文流派在時代巨變中的無所適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