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24年11月11日,中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的,第二年便開始招有數學系的學生。
1926年,將數學系改名為數學天文學系(簡稱數天系),並開始籌建我國最早的天文台。
1944年,分數學專業和天文學專業對外招生。
1947年底,分系正式成立了數學系與天文學系。
1948年,開始以兩系對外招生。
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時,數學師範合併到了華南師範大學。
1958年,數學系發展為數學力學系(簡稱數力系),力學專業正式對外招生。
1979年,計算機軟體、計算數學專業從數學力學系分出去,成立了計算機科學系。
1984年3月,成立了計算機軟體研究所。數學力學系又分系,成立了數學系與力學系,後力學系改名為套用力學與工程系,
1989年,計算機軟體研究所與經濟系等系、所成立了嶺南學院。
1990年5月,數學研究所建立。
1994年,當時仍在嶺南學院的計算機科學系再分系,成立了科學計算與計算機套用系(主要由計算數學專業組成)和計算機科學系(主要由計算機軟體專業組成)。
1996年初,套用力學與工程系與物理系、雷射所組成了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1997年,科學計算與計算機套用系從嶺南學院分出,與數學系、數學研究所、以及1998年10月成立的計算科學與計算機套用研究所組成了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2016年,“中山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SYSU_MC)”正式更名為“中山大學數學學院(SYSU_MA)”。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初,學院有專業教師88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6人、高級講師4人,講師18人,95%以上具有博士學位;其中3人被列入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人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3人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6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人入選中組部“千人計畫”引進人才,2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1人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8人入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類別 | 姓名 | ||
中組部“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入選者 | 許躍生 | --- | ---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 | 許躍生 | 張和平 | 張智民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 任佳剛 | 朱熹平 | --- |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 朱熹平 | --- | ---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 戴道清 | 郭先平 | 胡建勛 |
陳兵龍 | 顏立新 | 趙育林 | |
殷朝陽 | 鄭浩 | 王學欽 | |
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 | 朱熹平 | 陳豪 | --- |
國家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胡建勛 | --- | ---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對象 | 鄭志勇 | 朱熹平 | 胡建勛 |
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 郭先平 | --- | --- |
國家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鄧東皋 | --- | --- |
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鄧東皋 | --- | --- |
資料來源: |
院系設定
根據2017年3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下設數學系、統計科學系、科學計算與計算機套用系等3個系,數學與套用數學、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3個本科專業。
教學建設
根據2017年3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廣東省名牌專業2個,廣東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數學與套用數學
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廣東省名牌專業: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廣東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統計學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數學與套用數學
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3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點1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攀峰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優勢重點學科)1個。
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水平評估中,學院數學一級學科水平排名全國第9,統計學一級學科水平排名全國第7。
類別 | 指標名稱 | 單位 | 名稱 |
學科專業設定 |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 2 | 數學、統計學 |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 2 | 數學、統計學 | |
碩士專業學位點 | 1 | 套用統計 | |
重點學科 |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 1 | 基礎數學 |
廣東省重點學科(攀峰重點學科) | 1 | 數學 | |
廣東省重點學科(優勢重點學科) | 1 | 統計學 | |
資料來源: |
合作交流
根據2017年3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聘請了美國加洲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陳省身教授,菲爾茲獎得主、美國哈佛大學丘成桐教授等國際著名的數學家為名譽教授;聘請了美國SyracuseUniversity教授、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許躍生教授、加拿大Concordia大學C.Y.Suen教授等國內外著名學者20餘人為客座(兼職)教授。各學術帶頭人均與歐美及港澳地區的學者有著緊密的聯繫,每年都有十幾人次到美國、歐洲、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學院與法國巴黎高師、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普渡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有長期的聯合培養、交流合作。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根據2017年3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數學研究所、華南統計科學研究中心、計算科學與計算機套用研究所、複雜系統研究中心、計算機視覺研究中心 等5個研究機構,其中有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數學會掛靠學院。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計算科學實驗室
科研成果
根據2017年3月學院信息顯示,學院承擔國家重大重點項目2項,傑青項目4項,重大研究計畫培育項目3項,國際合作項目5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8項,國家自然科學102項。
完成人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 | 時間 |
戴青雲等 | 基於RFLD的物料及在制品追蹤管理系統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2008年5月 |
陳關榮等 | 混沌的反控制與Lorenz系統族的理論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08年 |
朱熹平等 | Ricci流理論及其幾何套用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16年 |
資料來源: |
文化傳統
•院徽
院徽設計理念:圖案中心由“數學”和“計算”的英文字頭M、C一氣呵成,表現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師生正誤分明、治學嚴謹的風範,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胸懷;四周由內向外逐漸拓寬的圓環,寓意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師生在學校的領導下,團結一心、不斷進取的精神,穩步發展、跨入國際前沿的態勢。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阮映東 |
黨委副書記 | 李曉超 |
院長 | 姚正安 |
副院長 | 陳兵龍、郭先平、程月華 |
資料來源: |
歷任領導
職務 | 職務 | 任期 |
院長 | 鄧東皋 | 1997.07——2000.07 |
黨委書記 | 戴月 | 1997.07——1999.04 |
院長 | 朱熹平 | 2000.08——2004.07 |
黨委書記 | 丘兆福 | 1999.04——2002.07 |
院長 | 朱熹平 | 2004.08——2008.07 |
黨委書記 | 丘兆福 | 2002.08——2006.07 |
院長 | 朱熹平 | 2008.07——2013.12 |
黨委書記 | 李伯軍 | 2006.07——2010.07 |
院長 | 姚正安 | 2013.12-2015.08 |
黨委書記 | 李伯軍 | 2011.01-2014.12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