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參》倡導一種不與現實割裂、不與大眾割裂的“活生生”的歷史教育,緊密關切“人”的生存、生活、發展乃至創造,主張以“傳承”與“創新”互動為契機,深刻認識人類文化遺產,竭力張揚人文精神和科學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歷史”真正體現其作為“全世界的思維活動”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中史參》力主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主張凡教育之一切環節一切手段一切活動,無論教、學還是考,也無論思想、形式還是內容,都必須與人的全面發展為終極追求的目標,並在這一根本點上形成契合互動、和諧發展、與時俱進,凡妨害此目標者,務必摒棄之、革除之。
主 管:教育部
主 辦:陝西師範大學
出 版:陝西師範大學雜誌社
國內發行:陝西郵政報刊發行局
郵發代號:52-28
國外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
公司[北京399信箱]
國外代號:M4262
刊 號:ISSN1002-2198
CN61-1036/G
“環境與課程”板塊
課程,說到底,其實是根據社會需要而組織的知識。教育原本就是學習者與環境的“共舞”。教育忽視環境與社會忽視教育,是一體兩面的同一悲哀。換句話說,社會對歷史課程的取向是複雜的,因而建構課程不能無視社會環境。無疑,體現國家和民族進步發展的意志,是課程始終必須恪守的根本原則,所以歷史課程把個人的發展與民族的命運聯繫起來,也是天經地義的。那么,對中學來說,究竟選擇什麼樣的歷史知識才是好的有價值的課程知識,究竟怎樣實施課程才能把歷史教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就不啻是理論問題,其實更是實踐問題。本板塊關注和研究的重點,正在於此。我們現在的大患在於對真理論知之太少,而故作高深、無病呻吟、人云亦云的偽理論卻太多了。所以,本板塊所有欄目,堅決反對假大空。
◇ 專家視點 反映專家(名師)對歷史教育的獨特認識和建樹,可以是專家(名師)自己的筆談,也可以是訪談錄等其他形式。
◇ 課程論·教學論 對歷史課程和教學進行價值觀和方法論思考。課程論關注的重點是選擇什麼樣的知識,這些知識又該如何來呈現;教學論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實施教學,或者說教師用怎樣的機智和辦法,把個人對事物的理解轉化為促進學生易於理解的思想和行動。
◇ 公民守望 對人性和人文的看守瞭望,是一個並不輕鬆的信念話題。本欄目的宗旨正是要在信念層面對人性和人文進行歷史考察,探討古今中外人類共守的、必須守住的、不能動搖的信念,反思歷史上的人是怎么做的,現在我們又是怎么做的。人們往往抱怨“底線”怎可以突破,但現實中一些公民總是忘卻了或者竟至不知道什麼是必須守望的底線,這是社會的憾事,也是教育的悲哀。“歷史”應該勇敢地站出來說話了!
◇ 思想之旅 刊登對中學歷史教育改革頗具思想啟迪意義的佳作。有思想,才會有進步。關鍵是我們必須思考如何思考。
◇ 焦點觀察 用調查報告、座談會紀要等多種形式,聚焦歷史教育的重大熱點問題,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長智慧、冷靜看待各種教育現象、正確處理教育熱點問題。
◇ 他山之石 介紹外國先進的歷史教育理論與成功的實踐經驗事例,給我國歷史教育提供借鑑,並促進中外歷史教育的交流,提升我國歷史教育國際對話的水平。
■ “知識與資源”板塊
教育的改進是動態的,有賴於教師能夠理解自己所期待的改進,並願意對此作出承擔。本板塊期望能夠引入更多的知識與資源,有效支援老師們提高教學勝任力,分擔老師們的“承擔”。在新課程環境下,教科書不再是惟一的教材,老師們備課時必須在課標的指導下結合校情、學情、教情對教科書和教學內容重新加以整合,既要求充實學科知識、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又要求豐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有能力把學生引向進步、引向發展、引向深刻。所以面向歷史與現實,儘可能多地為中學歷史教學開發知識資源、提供知識儲備,是本板塊的必然取向。
◇ 史家講壇 特邀著名歷史學家撰寫論述歷史的系列專題文章,幫助教師提高專業化水平。
◇ 中外歷史 以培養公民歷史人文素養為追求,介紹中國公民必須知道的中外歷史知識,幫助讀者豐富歷史知識,開闊人文視野,加深對中國和世界的了解與認識。
◇ 世道人生 選取能夠反映一定歷史時代特點的典型歷史人物,論世道,談人生。
◇ 學術驛站 摘錄古今中外典型的歷史資料與獨特的學術觀點,既反映史學的發展軌跡,又反映史學的前沿動態。
◇ 教材評解 側重於根據課標精神對教材作出詳細檢視和批判性詮釋,幫助教師釋疑解惑、查漏補缺、分析學術差異、補充課外知識,把教學內容劃分、組織、處理得更適合於教學實踐。
◇ 備課參考 刊登對教師備課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無法歸於其他欄目里的,均放在這裡)。
這一板塊的完整叫法應是“學習者、學習與教學”。它著重於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在實踐層面進行探索性、經驗性、示範性指導,旨在促使廣大師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把新課程的新理念行動化、具體化、生動化。
◇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指的是對將要實施的新課進行教學策劃(備課)。教師藉助自己的個性設計,能夠活生生地傳意教學思路,活生生地展現課程內容,造成激活差異、交流協商、互動建構、開放探究的學習型環境,應該是教學設計的靈魂。本欄目期望百花齊放,供老師們交流、欣賞、切磋、爭鳴。
◇ 課例述評 刊登已經實施課例的精彩部分和師生自己的教學後評鑑反思,以及讀者的點評文字(隔期刊出),供老師們互動爭鳴。只是,我們堅決反對那種不痛不癢的作秀式點評。
◇ 活動素描 刊登關於學生探究性學習活動的設計、實施及活動效果反思的文章。
◇ 學法指引 著重對學習者(學生)的研究和對其學習方法、學習過程、考試複習的具體有效指導,應該貫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並重的理念。
◇ 教學敘事 歷史教師談自己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上的各種感受,或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或機智所在,或蹩腳之處,一以示範指導,一以總結反思。
◇ 學子風笛 這是發表中學生作品的專欄,無論評教還是談學,都深受歡迎。本刊之所以看重學生的作品,關鍵是考慮到學習者的自我評鑑往往會直接引起師生對教與學的反思和改進,毋寧說評鑑反思是一種更高級、更有效的學習,只有學會反思,才能學會學習。
這一板塊的完整叫法應是“學習者、學習與評估”。評估非小事,導向關大局。眾所周知,“考試領導教學”是一個不爭的現實,考試的取嚮往往直接影響著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究竟應該用怎樣的價值觀來指導評估改革,用什麼標準來鑑定和評判老師的教學業績,用哪些辦法來促進學生學業的發展,這是本板塊探究的關鍵所在。
◇ 評估論衡 圍繞高考和中考等重要評價環節確定研究選題,關注的重點是學業評估的價值取向及其對中學教與學實踐走向的正面的和負面的影響,探討反思什麼才是正確的、應該贊同的評估取向,什麼是必須放棄和否定的評估取向,是這一欄目的重任。
◇ 命題研究 偏重於考試命題操作層面的探討和研究,當前尤其期望能夠在國中和高中新課程考試命題的改革上發揮導向和示範作用。
◇ 高考導學 對高考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和複習訓練指導,並突出系統性、導向性、實用性。
◇ 征題精選(國中·高中) 面向全國各地徵集國中(側重中考)、高中(側重高考)試題,精選刊登其中的原創試題、經典示範題,點撥試題的考查意圖、審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幫助師生舉一反三、加強練習、提高效率。
知識往往是充滿爭議的。根據歷史教學實際需要,發動廣大讀者充分交流討論、爭鳴協商、互動互助,讓人人都能夠把對方的長處“據為己有”,充分體現本刊作為動態與交流平台的功能和服務價值,是本板塊的主要宗旨。
◇ 人教走廊 人教社歷史室與本刊編輯部合辦。旨在圍繞人教版歷史教科書,用全新的理念、開闊的視野、鮮活的思想、有效的辦法,來解析內容、設計教學、實施課程、反思教學、評估學習,促進編、讀、教、學的交流互動,廣益教學,服務人生。
◇ 來稿擷英 摘編自由投稿中一些重要文章的精華,擴大用稿量和信息量。
◇ 動態掃描 藉助文本互動、網路互動形式,反映與歷史教育有關的文化新聞動態,及時報導各地教研活動及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給各地教研員和教師組織和參與探討教研熱點問題、進行可持續交流搭建平台,是本欄目的追求。
◇ 心靈茶肆 關注中學師生日常教學生活中的情感、態度和信念等問題,倡導人文關懷、人性關懷、教育關懷,旨在促進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的真誠對話,幫助學生健康發展。
◇ 編讀往來 刊發讀者對本刊文章質量的反饋意見,同時刊發編輯部的工作構想,以加強編者與讀者在徵稿投稿、參與活動等方面的密切聯繫和互動,以期把本刊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