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簡介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簡稱漁機所)於1963年5月在上海成立,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部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1970年和1978年先後易名為“上海市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和“國家水產總局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1982年更改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是中國唯一的在漁業裝備與工程套用基礎和集成創新方面開展綜合研究與科技攻關的研究機構,其研究範圍幾乎涵蓋了漁業裝備研究領域的各個方面。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所承擔了中國漁業裝備領域大量具有全局性、關鍵性意義的重大科研任務,先後取得了包括葉輪式增氧機、半導體探魚儀、顆粒飼料加工機組、中高壓液壓起網設備、圍網漁船、織網機、GPS導航儀及高海況打撈設備等17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70多項次獲得了國家或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完成論文、學術報告700餘篇。建所40多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為推進中國的漁業生產力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所有職工167人,其中科技人員111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7人);全所總占地面積3.6公頃(含松江實驗中試基地),房屋建築面積21305平方米,擁有各類儀器設備900多台(套)。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水產養殖工程、海洋漁業工程、水產品加工機械、船舶工程、飼料加工機械工程等;所內設有養殖工程、海洋漁業工程、加工機械工程、漁業裝備信息等四個研究室,以及農業部漁業裝備與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水體淨化技術和系統研究重點開放實驗室、海洋漁業裝備性能研究實驗室、加工機械系統功能實驗室、檢測實驗室和松江漁業裝備實驗中試基地等;國家漁業機械儀器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農業部環保機械設備及船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和農業部漁業局漁業機械儀器標準化技術歸口辦公室等機構均掛靠在漁機所;編輯出版中文核心期刊《漁業現代化》(原名《漁業機械儀器》)。2005至2006年度和2007至2008年度,該所被評為上海市精神文明單位。
領導班子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領導班子由所長徐皓,副所長陳劍海、陳軍、劉麗珍,黨委書記李燕等組成。
組織機構
研究領域
水產養殖工程:養殖水體淨化技術研究,循環水養殖設施與工程研究,池塘養殖設施與工程研究,養殖工程數位化技術研究。
海洋漁業工程:海洋捕撈裝備技術及關鍵設備研究,網箱養殖設施系統技術及關鍵設備研究,高海況海上漂浮物救撈裝備技術研究,水聲探測技術套用研究。
水產品加工技術工程:水產品前處理加工設備研究,魚糜及製品加工技術及設備研究,貝類加工技術及設備研究,海珍品加工技術及裝備研究。
船舶工程:漁業船舶工程技術研究,漁船節能技術研究,船舶設計。
飼料加工機械工程:飼料源加工工藝研究,擠壓脫水、乾燥機械研究,糟渣、發酵飼料加工設備研究。
漁業機械儀器質量檢驗檢測:漁業機械、儀器產品、船用產品、環保產品的質量檢驗、檢測,相關產品的標準化研究和檢測方法研究,相關產品的國家質量監督抽查任務、第三方公正性檢測任務。
科研成果
葉輪式增氧機(1972至1976年),池塘高產養殖不可替代的重要設備。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半導體探魚儀(1971至1976年),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雙曲線時差定位儀(1973至1978年),20世紀70至80年代國內套用最廣的漁船導航設備,為我國漁業生產和航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水力挖塘機組(1964至1979年),國內首創的、一種完全符合中國國情的新穎水力土方工藝設備。1980年獲上海市農業科技成果二等獎,1981年獲國家水產總局技術改進一等獎。
圍網漁船(1975-1980年),中國最早的圍網鋼質漁船之一,也是中國海洋漁業圍網作業的主力船型。1982年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1983年獲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
中高壓液壓起網設備(1972至1985年),將高效的中高壓液壓技術開創性地套用在漁船上,使中國漁船捕撈機械化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9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顆粒飼料加工機組(1976至1981年),中國水產領域最早開發,並且成功推廣的魚用顆粒飼料加工機械。1982年獲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
雙鉤型織網機(1989至1991年),中國第一台自行研製、生產的織網設備,徹底改變了國外織網機獨占國內市場的局面。199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漁業GPS導航儀(1991至1996年),國內最早開發並廣泛使用的具有簡易電子海圖、漢字顯示的漁用GPS導航儀。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高海況攔截臂打撈設備(1994至2002年),國家“921”載人航天計畫中航天員逃逸救生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漁業捕撈裝備技術在其他領域的創新性套用,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海上保障系統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2005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