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計思想史

中國會計思想史

本書以中國各個時期商業金融活動的發展狀況為切入點,以政府對會計管理的政策為主線,串聯起中國會計思想發展演變的全局。在分析問題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論述:其一,剖析各個時期會計循環、財務管理和審計的狀況;其二,揭示在發展現狀背後的思想演變過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各個時期商業金融活動的發展狀況為切入點,以政府對會計管理的政策為主線,串聯起中國會計思想發展演變的全局。在分析問題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論述:其一,剖析各個時期會計循環、財務管理和審計的狀況;其二,揭示在發展現狀背後的思想演變過程。就這兩方面的關係而論,前者是對中國會計思想最為基礎的理論反映,它可以站在現代會計理論的立場上,研究中國會計發展的一般規律;後者則是以前者為基礎的更深層次的研究。中國會計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不僅是商業金融活動發展的結果,更重要的是社會政治和文化的作用。從會計思想的發展狀況來看,大致經歷了古代會計、近代會計和當代會計三個階段。

作者簡介

韓東京,1973年生,河南省夏邑人,會計學副教授。2006年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在讀博士後。主要從事會計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研究,在《審計研究》、《稅務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參與國家級項目1項。

編輯推薦

《中國會計思想史》深入剖析中國會計思想,不僅為我們提供一個審視當代會計思想發展現狀的新視窗,也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某種思想上的歷史借鑑。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論
中國會計思想史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本書研究的對象、意義、方法及路徑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產權理論
第四節 契約理論
第五節 委託代理理論
第一章 會計思想的萌芽——先秦時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第一節 原始記賬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文字敘述式會計思想的萌芽
第三節 單式會計思想的確立——西周到春秋戰國
第四節 《周禮》中的會計思想
第五節 先秦時期的理財思想
第六節 審計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單式會計思想的確立和規範——秦漢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年~581年)
第一節 單式會計思想的確立
第二節 財務管理思想
第三節 上計制度的興衰與比部審計的出現——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的審計思想
第三章 單式會計思想的完善和複式會計思想的萌芽——隋唐至元(581~1368年)
第一節 單式會計思想的規範
第二節 三腳賬思想
第三節 財務管理思想
第四節 比部審計的“財務勾檢”思想——唐宋時期的審計思想
第四章 複式會計思想的發展與完善——明清(鴉片戰爭前)(1368~1840年)
第一節 單式會計循環思想的完備
第二節 龍門賬思想
第三節 四腳賬思想
第四節 現代財務管理思想的出現
第五節 科道審計思想——明清時期的審計思想
第五章 中國近代會計思想
第一節 近代西方會計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中西會計循環思想的碰撞
第三節 近代中國會計思想的創新
第四節 近代中國的公司治理思想
第五節 近代中國財務管理思想
第六章 中國當代會計思想
第一節 當代西方會計思想的變遷
第二節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會計制度
第三節 計畫經濟時期會計思想的論戰
第四節 改革開放時期主流會計思想的爭論
第五節 其他非主流會計思想的出現
第七章 中國會計思想總考察及現實思考
第一節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中國會計思想的影響
第二節 中國傳統文化對會計思想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對當前我國會計思想發展的思考
第四節 中國會計思想的現實思考——以稅務會計改革思想為例
參考文獻

序言

會計作為管理經濟活動的主要手段,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春秋戰國之前就已經產生,並在以後的社會發展中始終存在,一直延續至今。作為提供決策信息的有力工具,會計思想在我國社會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有關中國會計思想的研究並沒有引起學術界的普遍重視。從整體上看,論文和著作多屬於會計史的範疇,有關中國會計思想的研究十分薄弱。在資料方面,政府規章制度方面的會計思想有待進一步發掘和整理。在研究方法上,描述性較多,理論分析不夠。事實上,真正值得研究的正是潛藏於會計思想背後的種種經濟性和非經濟性因素的支配機制。

文摘

一、研究對象
詞典一般將對象解釋為“行動或思考的客體,或行為的目標”。因而,會計對象是會計行為或思考的客體或目標,這也是會計思想史研究的內容。本書從經濟思想史的角度對中國的會計思想進行研究。對於會計、審計和財務關係問題的討論,是我國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熱點問題,最終形成以下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①大會計說。會計是一種完整的管理工作,包括審計和財務管理。其依據是:從歷史上看,會計包括財務;會計不僅是搞價值核算的,而且是搞價值管理的,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財務與會計分別開課,是為了便於教學和研究;在西方,會計界多數人把會計分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這才真正是"外國學者"的傾向性意見(楊紀琬、閻達五,1980)。會計的內容包括財務管理、會計核算、會計分析和會計檢查(方正生,1983)。會計職能包括財務管理內容,會計定義中已融人財務管理內容。②大財務說。把會計看成是一種核算的工具,是完成財務管理的一個環節,而財務是一項完整的管理工作,會計只不過是為完成管理工作的核算活動。③會計、審計和財務相互獨立。把會計看成是信息系統,是對財務的反映和監督,審計是對會計的審查,而非會計的組成部分。筆者比較贊同"大會計"說,即會計包括審計和財務管理的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