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古蹟全圖
中國文化古蹟列表
1、萬里長城-—八達嶺【明.延慶】
2、十三陵【明.昌平】
3、焦莊戶地道戰遺址【抗戰時期.順義】
4、頤和園【明、清.北京】
5、真覺寺金剛寶座【明.北京】
6、盧溝橋【始建於金.北京】
7、周口店遺址【舊石器時代.房山】
8、雲居寺塔及石經【隋、唐、遼、金.房山】
9、獨樂寺【唐.薊縣】
10、平津戰役指揮部舊址【1948.楊柳青】
11、普寧寺【清.承德】
12、普樂寺【清.承德】
13、清東陵【清.遵化】
14、義慈惠石柱【北齊.定興】
15、燕下都遺址【戰國.易縣】
16、冉莊地道戰遺址【1942.清苑】
17、清西陵【清.易縣】
18、趙州陀羅尼經幢【北宋.趙縣】
19、永通橋【金.趙縣】
20、趙邯鄲故城【戰國.邯鄲】
21、響堂山石窯【東魏至元.邯鄲】
22、善化寺【遼、金.大同】
23、平型關戰役遺址【1937.繁峙】
24、佛宮寺釋迦塔【遼.應縣】
25、佛光寺【唐至清.五台】
26、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1938.五台】
27、雙塔寺【明.太原】
28、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1938.武鄉】
29、丁村遺址【舊石器時代.襄汾】
30、侯馬晉國遺址【東周.侯馬】
31、永樂宮【元.芮城】
32、廣勝寺【元、明.洪洞】
33、清真大寺【清.呼和浩特】
34、和林格爾壁畫墓【漢.和林格爾】
35、遼陽壁畫墓群【漢、魏】
36、奉國寺【遼.義縣】
37、好大王碑【高句麗.集安】
38、玉佛寺【清.上海】
39、豫園【明至清.上海】
40、上海中山故居【1919】
41、金山寺【唐.鎮江】
42、明孝陵【明.南京】
43、寄暢園【明至清.無錫】
44、拙政園【明、清.蘇州】
45、留園【清.蘇州】
46、保聖寺羅漢塑像【北宋.吳縣】
47、岳飛墓【南宋.杭州】
48、六合塔【南宋.杭州】
49、靈隱寺【東晉.杭州】
50、河姆渡遺址【新石器時代.餘姚】
51、太平天國侍王府【1861.金華】
52、林則徐墓【1849.福州】
53、鄭成功墓【清.南安】
54、湖田古瓷窯址【五代至明.景德鎮】
55、上饒集中營【1941】
56、上清宮【西晉.貴溪】
57、八一起義指揮部舊址【1927.南昌】
58、城子崖遺址【新石器時代.章丘】
59、靈岩寺【唐至清.長清】
60、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東漢.長清】
61、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東漢】
62、相國寺【北齊.開封】
63、宋陵【北宋.鞏義】
64、仰韶村遺址【新石器時代.澠池】
65、屈家嶺文化遺址【新時期時代.京山】
66、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1911.武漢】
67、黃鶴樓遺址【三國.武昌】
68、汀泗橋戰役遺址【1926.成寧】
69、馬王堆漢墓【漢.長沙】
70、文家市會師舊址【1927.瀏陽】
71、三元里平英團遺址【1841.廣州】
72、廣州人民運動講習所舊址【1926】
73、光孝寺【五代至明.廣州】
74、馮煥闋【東漢.渠縣】
75、桂園革命遺址【1945.重慶】
76、寶頂山摩崖遺像【宋.大足】
77、北山摩崖遺像【唐、宋.大足】
78、杜甫草堂【清.成都】
79、前蜀王建墓【五代.成都】
80、樂山大佛【唐.樂山】
81、爨寶子碑【東晉.曲靖】
82、太和宮金殿【清.昆明】
83、元謀猿人遺址【舊石器時代】
84、太和城遺址【南詔.大理】
85、扎什倫布寺【明初至清.日喀則】
86、藥王山石刻【隋至明.耀縣】
87、昭陵【唐.禮泉】
88、順陵【唐.鹹陽】
89、秦始皇陵【秦.臨潼】
90、茂陵【西漢.興平】
91、霍去病墓【西漢.興平】
92、雅爾湖故城【高昌.吐魯番】
93、圓山遺址【新石器時代.台北】
94、朝天宮【清.北港】
95、西台古堡【清.澎湖】
中國文化古蹟詳解
1、萬里長城——八達嶺【明.延慶】萬里長城之八達嶺段位於北京市西北的延慶縣境內。
八達嶺是我國明長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之一。它盤鏇游臥於延慶縣境內的崇山峻岭之間,不見首尾,像是一條巨龍在低嘯遊動,氣勢磅礴。八達嶺因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曾有“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之說,今山崖高處仍留有“??
八達嶺始建於明朝洪武帝初年,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用磚石重修,明清兩代又屢經修葺。關城有兩個門,西門稱“北門鎖鑰”,東稱“居庸外鎮”。兩門的券洞上置平台,台周用磚壘砌垛口,平台的南北各開豁口。東門平台與關城城牆相連,西門平台與長城相連。
關城和城牆都是由整齊的條石和大型城磚砌築的,極為堅固。八達嶺長城的城牆平均高達7.8米,最高處達14米,牆基寬6.5米,頂寬5.8米。城牆的兩側間隔著設定有敵台、牆台、宇牆、垛口、望洞、射孔等防禦工事。北門外的岔道城是明代守軍的前線指揮所,可以同時駐守七、八百人。
2、十三陵【明.昌平】
十三陵是中國明代13個皇帝陵墓的總稱。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天壽山下。明代遷都北京後,自成祖朱棣起,至末帝思宗朱由檢止,共十四帝,除景帝朱祁鈺因故別葬金山外,其他皇帝均葬此。依次為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毅宗思陵。十三陵是一個整體性強、布局主從分明的大型陵墓群。清初明陵遭破壞,乾隆年間曾進行修繕。1956年發掘定陵。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三陵的範圍與布局:
十三陵陵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東、西、北三面環山,依山勢建圍牆。正門大紅門開在南端,在各山口、水口處建關城和水門。大紅門前有石牌坊和下馬碑。牌坊為五間六柱,廡殿頂,東西通寬33.6米,高10.5米,為中國最大石坊。大紅門南向,券門三洞,無木架,全部磚石結構。單檐,廡殿頂,頂覆黃瓦,紅牆,白石基礎,東西長37.6米,南北寬11.4米。門南兩側各有下馬石碑。門東北部為拂塵殿,為皇帝祭陵更衣所在,今僅存遺蹟。門北為總神道,直達長陵。
神道長約1060米,南端建有大碑樓,重檐歇山頂,頂覆黃琉璃瓦,四面開門。內立“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樓外四隅各立雕龍華表。碑樓北神道兩側立石望柱和巨大的石象生18對,相向而置。計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各4,皆2蹲2立;石人12個:武臣、文臣、勛臣各4個。再北為石柱組成的牌樓式欞星門。神道北段有支路,通向各陵。
十三陵陵園形制 :
各陵自成陵園,規模大小不一,形制大致相同。陵園各建在山前,都有圍牆,門前豎無字石碑。祭祀建築規模都較大,三五間不等,兩旁多建廊廡。殿後過牌樓門有石五供,再後有明樓、寶城。各陵葬皇帝一人,皇后人數不等。明樓為方形高樓,重檐歇山頂,正面檐下嵌匾,書陵名。樓中豎石碑,刻皇帝廟號、諡號。長陵陵園規模最大,寶城直徑340米。祭祀宮殿面寬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有三層白石橫桿環繞,內有32根直徑1米以上本色楠木巨柱,面積1956平方米,雄壯雅潔,為國內僅見。除思陵外,各陵陵園左右均設有神宮監、神馬房、祀祭署。
定陵地宮及遺物
前有磚隧道、石隧道、金剛牆,隧道券接玄宮。玄宮分為前殿、中殿、後殿與左右二配殿,全部為石材起券結構。各殿間有石券洞相通,券洞前雕額枋、檐瓦,下作須彌座。洞內設漢白石雙扇石門。各門內均有自來石頂門。前、中兩殿地鋪方形澄漿磚。後殿和兩配殿地鋪花斑石。玄宮連同隧道券前後長87.34米,左右橫跨47.28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
玄宮中殿設石供案三,案前均設黃琉璃五供,後殿有棺床,磚石結構,床上中為萬曆帝棺,左為孝端後棺,右為孝靖後棺,棺床上下放置隨葬器物、謚寶、謚冊等。萬曆帝棺床有金井。左右配殿也各有棺床、金井,唯無棺、器物。
出土器物有帝后冠服、織錦匹料、金器、玉器、銅器、瓷器、木器、錫器、謚冊、謚寶、金元寶、銀元寶等各類器物近2648件。帝用翼善冠,全用金絲編就,並附有雙龍戲珠,十分珍貴;織錦匹料多成卷狀,中部加腰封,書寫織造時間、地點、名稱、尺寸和各種匠作姓名等,史料價值很高,但多有腐朽。
1954年,文化部文物局對長、景、永三陵進行了整修。1958年整修定陵的地面建築與地下玄宮,1959年建定陵博物館。1986年又著手修繕昭陵。現歸十三陵特區管理。
3、焦莊戶地道戰遺址【抗戰時期.順義】
頤和園,位於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1750年,時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並於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晚年的頤養之地。從此,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頤和園成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在這裡坐朝聽政、頒發諭旨、接見外賓……。5、真覺寺金剛寶座【明.北京】
6、盧溝橋【始建於金.北京】
7、周口店遺址【舊石器時代.房山】
8、雲居寺塔及石經【隋、唐、遼、金.房山】
9、獨樂寺【唐.薊縣】
10、平津戰役指揮部舊址【1948.楊柳青】
4、頤和園【明、清.北京】
1924年,頤和園闢為對外開放公園。頤和園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中有點景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000餘間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古樹名木1600餘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台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長廊沿線、後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後們澄懷散志、休閒娛樂的苑園遊覽區。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雲殿建築群起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煙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著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仿佛置身於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築。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文化建園"為宗旨,用"一種精神五種意識六個一流"的企業文化統領職工,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後投入巨資恢復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耕織圖等景區,積極參與周邊環境改造,延續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設了國內園林系統內最先進的文昌院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優美的自然環境景觀,卓越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近年來,頤和園先後獲得了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等諸多榮譽稱號,2000年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的ISO9000和14000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使頤和園的管理、保護、研究邁上了規範、科學、法制的管理軌道。
歷史文化古蹟
聞一多紀念館
坐落在清泉寺遺址上,占地14畝,建築面積1650平方米,內有聞一多銅像和三個展廳,共陳列了文字237條目;照片、地圖、繪畫362幅;複印件136份,文物18件;其它實物120餘件。
陳沆殿試試卷
陳沆在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參加殿試時第一甲第一名(狀元)的策論試卷,氣勢雄渾,筆力奇健。現藏於縣博物館。
浠水文廟
位於縣城清泉鎮新華正街,座北朝南,南臨浠水河,背面儒學巷。地勢開闊,環境優美。明、清《蘄水縣誌》記載,文廟又名儒學、學宮、孔廟,始建於北宋。元末遭兵毀,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在宋元舊址上依舊重建。後經宣德、正統、弘治、正德、嘉靖、天啟等時期陸續整修和擴建,成為當時縣治一處完整的建築群。明崇禎年間遭農民起義軍張獻忠部毀,清順治七年(1650年)重建,康熙、雍正、乾隆、鹹豐、同治、光緒等時期修復十多次。保存至今有大成殿、崇聖祠、尊經閣和石碑坊“欞星門”,1985年將配房修復。總占地面積3700平方米,其中古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文廟的總體布局採用了中國古代建築群均衡對稱的布局手法。由大成殿(先師殿)、崇聖祠、尊經閣、東西配房、欞星門等建築組成。
斗方禪寺
位於斗方山上,它始建於後唐,元遭兵毀,明洪武僧心節重建,隆慶元年(1567)再修,清康熙、乾隆、道光等時期陸續維修。現存石殿,保存完整。面闊三間,其中後殿柱、梁、枋、檁、牆體均用石料建,明間採用抬梁式構架,兩山未用梁架,這種作法當地稱之為“硬山擱檁”。金柱、後檐柱為八角柱,前檐柱為圓柱。大門左側的一根浮雕盤龍雲紋石柱,雕工精細,線條簡練,實為難得的藝術珍品。前檐明間裝修板門、石門框、石邊梁,其餘用石牆封閉。
古井庵
位於綠楊鄉范家沖林場內,東北距白蓮河水庫約1.5公里,東距綠陽至雞鳴河公路約600米。古井庵為石質構架青磚瓦屋,現存正殿及西側廂房,面積約150平方米,面闊7米,徑深10米,通高7米,雙坡頂,封火牆。庵存正殿兩幢,下殿比上殿基低70厘米,用石質金柱兩根,柱間2.23米,柱高3.06米。上殿金柱六根,石礎為覆盆形。上殿前排兩根柱子上浮雕龍紋,石殿右北角有一泉井,長75厘米,寬80厘米,抬梁架結構,兩側廂房內有藻井,東廂房已毀。全殿石質柱架由86根石條組成,庵內現存一鐵罄,記載鑄於崇禎六年,道光年間重鑄。
盡街橋
又名生生橋,長壽橋,位於清泉鎮十月村一組,橋東距柳界公路20米,修於明成化年間,知縣潘鈺始建,清康熙年間知縣李振宗重修,更名生生橋,橋成南北走向,跨於盡街河港之上,橋長24米,寬7米,橋面至水面高4米,四墩三孔,每孔跨度5米,橋墩成船形,保存完好。
福主萬年戲台
位於馬壠鎮福主村,戲台坐東朝西向,現保存有裝飾瓷板畫,上記有道光已丑年,戲台由前台、後台、化妝室組成,平面結構成倒“凸”字形,前台基高1.8米,通高9米,闊6.1米,徑深有4.95米,面積30.2平方米,由四根立柱支撐,檐柱石質,上部安飾木雕龍鳳,台檐三面檐枋雕刻龍鳳花紋,前檐枋上置“雲管陽春”四字木匾,小青瓦蓋,檐歇山頂式,正脊中瓦壘三角形飾,垂脊微向上翹,正脊垂脊端尖安魚形獸,下掛鐵質風鈴,檐下滿布如意斗拱,後台的左右兩側用四根檐柱支撐,中貫檐枋,枋上鏤刻戲曲人物圖,枋下安隔扇窗,化妝室為後台底層,前與前台基略同,面積與後台等同,南側牆安小門,門外樓梯連後室,後台兩次間置耳門通前台。
登瀛室
又名洋屋,修建於民國七年(1918年),是該縣周登瀛先生(生於同治五年(1866年),卒於1946年。曾任江西省燒鹼公司總經理。《浠水縣誌》有其傳略)創辦。位於浠水縣綠楊鄉牛頭沖一組,西距浠英公路約3公里。
登瀛室為磚木結構仿歐式兩層住宅樓,建築面積400平方米。雖為仿歐式建築,但所用的材料多為就地取材。樓分上下兩層,占地面積282.4米,底層高3.9米,二層高3.18米,兩木質樓梯分置室內左右,窗有方形與弧形兩種,窗門原為百葉形,現改為玻璃。登瀛室的大門為石質門框,木質門扇外包鐵皮。門框上有“松菊猶存”題刻。室內設有西式壁爐。登瀛室用石條砌基,四牆用灰磚砌築,屋面蓋小青瓦,屋面前坡有對稱的兩樓形窗。左山牆腳嵌碑刻一塊,刻有“登瀛室”、“民國七年仲春立”、下署“一千九百十八年”、及登瀛室的英文名稱。
斗方山及斗方禪寺
斗方山是該縣宗教名山,自古就稱千廟之山,以斗方禪寺為最。斗方禪寺,占地面積150畝,設施完整,功能齊全。1998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寫了寺名。斗方禪寺歷史悠久,史考建於公元776年,由大唐大著禪師開建,後經歷了各朝風雨,時有興衰,曾更名為崇果禪院、降龍祖師廟、斗方禪寺、崇歸寺等。舊志記載,元代曾遭兵毀,明洪武年間重建,後來又於清朝隆慶、康熙、道光時期不斷修葺,殿堂金碧輝煌,遍布山中.歷代於寺中悟道的大師不乏其人,宋代佛印禪師、維慶法師、明代心節大師、清朝松峰和尚曾駐錫講經,至20世紀中葉,寺毀於戰亂,僅存三座古殿。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斗方禪寺經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釋本煥大和尚出任斗方禪寺方丈,其高徒印靜法師率海內外弟子籌集資金2000萬元進行復修,建成了大雄寶殿、天王殿、韋馱殿、客堂、齋堂、念佛堂、雲水堂、鐘鼓樓、東坡樓、牌樓、山門、僧寮淨舍等基礎設施,雕刻了佛像數百尊,新辟了水榭亭閣等觀光景點數十處。
三角山及紫雲禪寺
三角山是鄂東名山之一,風景秀美,人文景觀、名勝古蹟眾多,是理想的觀光遊覽勝地和著名的佛教聖地,曾是鄂東、皖西南地區的佛教活動中心之一。三角山原有大小寺院108座,名山古寺、交相輝映。歷史悠久、最負盛名是始建於唐代的“三大名寺”(紫雲寺、金輪寺、龍洞寺)和“四大名庵”(白雲庵、天然庵、五豐庵、英武庵)。據史志載,興盛時期三角山曾有“三十六寺廟,七十二庵觀”。“三千和尚、八百道人,游者如潮,朝著如市”的盛況。其中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是位於三角山主峰下的紫雲禪寺。
紫雲禪寺始建於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30年),距今已有1370年的歷史,占地面積六千餘畝,相繼建成了大雄寶殿、山門、九龍壁、放生池、方丈室、貴賓室、僚房、藏金閣等,大雄寶殿及佛像已於二00四年(農曆)九月初九完成開光。傳說祖師開山之時,有紫雲縈繞山峰,故取名紫雲禪寺。紫雲寺興旺於五代時間的後梁、後唐。經歷朝修復,規模不斷擴大,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公於998——1003年),大興土木,改建成巍峨大廟,建築面積達7000平方米,分為五殿三閣(祖師殿、觀音殿、大佛殿、玄帝殿、關帝殿、大慈閣、朝陽閣、藏經閣),規模宏大,石梁石柱,飛閣流丹,壁石精彩,龍鳳花紋,工藝精湛,共奉神像栩栩如生。
紫雲禪寺棟宇古樸,地隔塵寰,雅靜清幽,蒼松翠竹,相映成趣。寺左側遺有棋盤,“楚河”、“漢界”清晰可辨,人稱棋盤石,傳說紫雲寺開山祖師曾在此與人對弈。宋代文學家蘇軾於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3年)登山拜佛,題了“仙家玄妙,佛法無邊”。歐陽修登主峰題刻“問天”“摘星”。明代文學家、四川眉州知州陳仁近寫下了《寓三角寺詩四首》和《李春登三角山有懷四首》,晚年告老後隱居三角山。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朝拜紫雲寺題了“祖師之靈,千古留名。”此外,明代朱元璋軍中元帥康茂財,元末義軍領袖、“天完”國皇帝徐壽輝,清朝乾隆帝大臣秀松,黃州知府梁文博,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等都到過此山,朝拜紫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