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著急

中國式著急

中國式著急,是中國式流行病之一,指在社會轉型背景下,人們處於一種快節奏的生活中,無論做什麼都表現出急躁的情緒。改善這種情況,就是要養成慢生活的習慣和心態。

簡介

中國式著急中國式著急

中國式著急,是中國社會轉型期的一種特有現象。半個多世紀以前,世界對中國人的定義還是“漠視時間的民族”,可似乎一夜之間,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成為了“世界上最著急、最沒耐心的地球人”,甚至還曾有一幅漫畫,用“噴火焰的中國龍”形象,誇張地描繪“火氣”很大的中國人。不知從何時起,“快節奏”已經無法形容我們目前的生活狀態,“著急”似乎更能描述大多數人活著的方式,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式著急”。

表現

人們著急過馬路、著急插隊、著急買房、著急開車、著急掙錢;

人們著急在汽車尚未進入站台時就擁作一團、著急在火車站的檢票口摩拳擦掌、著急在飛機尚未停穩前便打開手機,

人們一坐下來就著急尋找WiFi,著急拍照然後發微信與微博,著急在網路世界中發聲、評價、表態,彰顯“我思故我在”……

原因

中國式著急中國式著急
1、時代 使然。生活越現代化,煩躁情緒就越重。

比如電話不普及的時候,沒有人會介意用幾個月的時間才收到一封信,但在手機隨處可見的時代,幾分鐘內對方沒有回簡訊,人們就會著急。因此,這是時代加重的煩躁症,有了比較,才有了煩躁

2、源於中國是個對數字敏感的國家,五千年文明里有太多令我們驕傲的數理成就,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習慣與思維。

學生的分數、學校的升學率、就業率、經濟成長率、出口率等等。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一生都在數字的追逐下一路狂奔,從出生到死亡,至於內心的感受、情感的需求,因無法納入統計的範圍,似乎只能被忽略不計。

3、是轉型時期特殊的發展階段決定的。中國現在正處於向現代化邁進的關鍵轉型期,從發展規律看,“現代性產生穩定性,而現代化導致不穩定性”。傳統社會和已經現代化的社會相對穩定,向現代化轉變的過程中則充滿艱險,矛盾也集中顯現。如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城市化發展太快,城市房價過高,汽車工業發展太快,交通變得擁堵不堪,現實方面的民生壓力與生存空間,讓越來越多的人在無奈之下成為了“最著急、最不耐煩”的人。

應對

中國人已經認識到著急所帶來的諸多弊端,自覺開啟讓自己放鬆下來的“慢模式”:

1、倡導慢生活

北京有一家“熊貓慢遞”店,投遞的時間由寄信人自己決定,可以是1個月後、1年後,甚至10年後或者更晚;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文化人致力於“慢寫”態度的推廣,倡導人們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僅要關注時效,更要懂得欣賞和理解,好好讀一本書;形形色色的“慢生活俱樂部”在許多地方萌芽,在那裡,成員們體驗著“慢半拍”生活方式的愉悅。

2、崇尚平和自然的生活理想。

因為時代的裹挾,我們或許一時還無法體會到詩歌中的生活節奏,但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著對“不著急”“不焦躁”的嚮往,崇尚一份沉靜恬淡、崇尚一份平和自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