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十講

中國哲學十講

《中國哲學十講》是李石岑先生據其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廳暑期講學會講演稿整理而成,1935年由世界書局出版。此書在敘述和評析中國哲學的過程中,處處貫穿了中西哲學的比較,在學術上有不少獨到的見解。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中國哲學十講

書 名: 中國哲學十講

作 者:李石岑

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ISBN: 9787801797599

開本: 16

定價: 38.00 元

概述

《中國哲學十講》在敘述和評析中國哲學的過程中,處處貫穿了中西哲學的比較,在學術上有不少獨到的見解。比如,他把中外哲學按照孔子與蘇格拉底、孟子與柏拉圖、苟子與亞里斯多德、墨子與巴門尼德、惠施公孫龍與芝諾、道家與西方主變派、儒佛混合與二希混合、朱熹王陽明與托馬斯·阿奎那和鄧斯·司各特、顧炎武戴震與孔德斯賓塞等進行對比分析,讀後使人渾然如數千年的中西哲學亮點之“魚”,在書中愜意地遨遊著,幾至於“不知秦漢無論魏晉”的地步!

艾思奇先生曾談到,1927年以後,唯物辯證法風靡了全國,“人道主義的魯迅先生拋棄了人道主義,李石岑先生撒開了尼采,朱謙之先生聽說也一時地成為辯證法唯物論者”。遺憾的是,李石岑先生於1934年英華早凋,僅42歲,怎不讓人扼腕痛惜!

李石岑先生主要著述和譯著有《李石岑講演集》、《李石岑論文集》、《人生哲學》(上)、《哲學淺說》、《現代哲學小引》、《體驗哲學淺說》、《超人哲學淺說》、《希臘三大哲學家》、《西洋哲學史》、《哲學概論》、《中國哲學十講》、《教育哲學》、《游泳新術》、《郎格唯物論史》等。

作者簡介

李石岑(1892-1934)原名邦藩,梘頭洲(今湖南醴陵)人。日本留學生,現代著名哲學家。歷任上海商務印書館教育雜誌、民鐸雜誌等主任編輯,文名大晨。大夏、勞動、光華、中山、暨南等大學爭相禮聘為哲學、心理學教授,著有20多部哲學著作。他會通中西,融通古今,取各家之長,成一家之學,尤其是對東西方哲學融會貫通的能力,為時人所鮮及和稱頌。

1920年10月,李石岑陪同羅素、杜威及章太炎、蔡元培、張東蓀、吳稚暉等人到湖南講學。他先後在長沙和醴陵作了五場演講,介紹尼采、柏格森、詹姆斯、羅素、杜威的思想。其時,有學者認為他的演講是“漢語言民族朝向現代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因此而聲名卓著。

在1918年,李石岑先生剛從日本回國來到長沙,著有《游泳新術》一書。比他小一歲的毛澤東請他到湘江教授游泳技術。二人相處期間,毛澤東興趣盎然地寫下了。會當水擊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詩句。

李石岑先生主要著述和譯著有《李石岑講演集》、《李石岑論文集》《人生哲學》(上)、鰳泳新術》、《郎格唯物論史》等等。

目錄

第一講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的比較研究

一、從發展過程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二、從思想實質觀察中國哲學和西洋哲學

第二講儒家的倫理觀

一、儒家思想的社會背景

二、儒家倫理思想的特質

三、儒家和新儒家

第三講墨家的尚同說及其實踐精神

一、墨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墨”字的含義

二、墨家思想產生的旁因

三、墨子的根本思想——尚同說

四、墨子的形式論理

五、墨家的實踐精神

六、墨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的潛勢力

第四講道家的宇宙觀

一、《老子》的產生年代及其思想的來源

二、道家的自然主義

三、道家的辯證法

四、道家思想的社會背景及略評

第五講名家之觀念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一、名家和別墨的不同

二、兩種辨證法

三、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四、惠施、公孫龍及其他辯者的觀念論的辯證法與形式論理

第六講《中庸》的哲理

一、《中庸》和《孟子》二書的關係

二、《中庸》的基礎理論

三、《中庸》的修養法

四、《中庸》的影響

第七講禪家的哲理

一、佛法與禪

二、《參同契》

三、《五位頌》與《四料簡》

四、禪家對唐宋以後思想界的影響

第八講 什麼是理學

一、宋代思想發生的背景

二、晦庵思想體系的概說

三、晦庵思想的批判

第九講體用-源論

一、船山思想的體系

二、船山的有和動

三、船山的性論

四、船山對理和欲的看法

五、船山思想略評

第十講生的哲學

一、清代思想發生的幾個原因

二、王顏兩氏給予戴東原的影響

三、戴東原的“生的哲學”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