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哲學分析的方法對中國哲學來說不再是一種舶來品,而是變成了研究中國哲學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基本方法。進入21世紀以來,分析哲學在中國哲學界以及整個學術界的聲音和影響正在逐漸增強,重視哲學分析的作用已經成為當代中國哲學家們的普遍共識。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條件下,《中國分析哲學》應運而生了:她將成為中國哲學家們以分析的方式討論思想理論的重要平台,成為中國哲學家形成和提出自己創造性思想的孵化器,成為中國哲學家與西方哲學家共同交流的重要途徑。
在2009年4月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鎮舉行的第五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上,分析哲學專業委員會決定編輯出版《中國分析哲學》,並確定了論文編選工作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程式。《中國分析哲學》將每年出版一輯,收入的論文將主要來源於每年度的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並堅持採用雙向匿名評審的方式。本期《中國分析哲學》由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和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cslc)鼎力資助,全書收錄了probability and danger、拒斥克里普克和索姆斯反對描述論的論證、現象概念與物理主義、限定摹狀詞的指稱性使用與語義學的邊界等內容。
本書目錄
專文
probability and danger
邏輯哲學
contradictionand the structure of unity
拒斥克里普克和索姆斯反對描述論的論證
一個刻畫理解、知識與信念的邏輯ukb
廣義量詞的單調性及其檢測方法
邏輯的經驗性與先驗性——從蒯因到馮契
心靈哲學
現象概念與物理主義
經驗的現象特徵與表征主義
下向因果何以存在?——兼評金在權對下向因果的消解
defending evidentialism
a thought-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replication
知識論證和frank jackson的表征主義回應策略
語言哲學
semantics without metaphysics
限定摹狀詞的指稱性使用與語義學的邊界
概念的合用及合用度——以維根斯坦《哲學研究》為視角
道德哲學
斯特勞森論道德責任
知識、道德和政治:歐克肖特的洞見和盲點
維根斯坦研究
維根斯坦的遺稿:道路或背景?
後期維根斯坦哲學研究評析
人物與事件
回憶洪謙教授
維也納學派在中國的命運
緬懷彼得·斯特勞森爵士——寫在斯特勞森誕辰90周年之際
中山大學分析哲學讀書會狀略
編後記
文摘
有見於經驗論者和先驗論者在解決思維邏輯的起源問題上的局限,黑格爾另闢蹊徑,提出了“行動的推理”(syllogismofaction)這一概念,①認為行動、實踐即是邏輯的推理、邏輯的式,從而以思辨的方式猜測到了“行動本身包含邏輯”這一觀點。列寧吸收了黑格爾思想的合理因素,進而把認識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提出了“邏輯起源於社會實踐”的觀點:“人的實踐經過億萬次的重複,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式固定下來。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於億萬次的重複才有著先人之見的鞏固性和公理的性質。”②這就是說,思維的邏輯既不是直觀的產物,也不是主體的先天形式,而是社會實踐重複積澱的結晶。
如果說列寧主要是通過把社會實踐導入認識論從而在原則上科學地解決了思維邏輯的起源問題,那么皮亞傑(JeanPiaget)藉助對兒童心理演變過程的實證研究,則從個體認識發生的微觀角度對列寧的思想作了具體的論證。皮亞傑認為,思維邏輯的運演結構起源於主體的活動,“邏輯的根源必須從動作(包括言語行為)的一般協調中去探求”③。最初,兒童只能通過本能的反射來適應世界,如吮吸、注視、抓握等。這些動作的特點是身體的某部分直接與客體相聯繫,彼此缺乏聯繫。隨著兒童活動的發展,動作之間開始有了協調,如對某些動作加以聯合或分解,對它們進行歸類、排序,使其發生相互關係,等等。而動作間協調的不斷重複,便形成了行動的邏輯(10gicofactions,也譯為“動作邏輯”)。“凡能在動作中可以重複和概括的東西,我們稱之為格式(scheme)……格式之間是可以互相協調起來的,因此就蘊涵著有一個總的動作的協調。這種協調便形成了一種動作邏輯。”④例如,一個動作的總格式與其子格式之間構成一種包含關係;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動作的不同步驟之間又存在一種次序關係;而當兒童模仿某一對象時,模仿與對象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對應關係,等等。在皮亞傑看來,思維的邏輯正是起源於這種行動的邏輯。在活動中,“有一定的包含邏輯,一定的序列邏輯和一定的對應邏輯……這些邏輯就是邏輯數理結構的基礎。”⑤從動作的協調到邏輯數理結構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具體包括感知運動、前運演、具體運演、形式運演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