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8輯

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8輯

《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8輯》,作者王銘銘,由世界圖書於2011-2-1出版。描述的是中國扶貧開發的理論與實踐前沿問題、民族經濟研究的理論溯源、對遺產與記憶的再思考、抗戰時期的學術西遷、宗教人類學的儀式變遷探討、口頭表達與現代政治、18~19世紀四川天主教研究、地方性知識對環境保護的貢獻、遠方之見——人類學與現代生活、雲南歷史上鴉片問題研究、唐裝與漢服——作為文化表象的中式服裝、中國社會的另一類“二元結構……等等,內容豐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8輯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8輯
中國人類學評論(第18輯)》內容包括了:中國扶貧開發的理論與實踐前沿問題、民族經濟研究的理論溯源、對遺產與記憶的再思考、抗戰時期的學術西遷、宗教人類學的儀式變遷探討、口頭表達與現代政治、18~19世紀四川天主教研究、地方性知識對環境保護的貢獻、遠方之見——人類學與現代生活、雲南歷史上鴉片問題研究、唐裝與漢服——作為文化表象的中式服裝、中國社會的另一類“二元結構……等等,內容豐富。

本書目錄

主題論文英國人類學三評

馬克斯·格拉克曼的社會人類學

維克多·特納及其儀式理論

——從《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

瑪麗·道格拉斯的《自然象徵》

——兼談兩個版本

跨學科講壇

吳文藻、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理論

——在第三屆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上的兩次講座

追憶

費孝通先生在世紀初的期盼

序·跋

費孝通《中國士紳》導言

研究札記

“發現”趙家堡——現代背景下一個閩南土堡的地方營造

讀書會

“比較宗教與歷史哲學——從人類學角度閱讀伊利亞德”讀書會紀要

文化人類學席明納

——西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研究院他山學社特輯(下)

中國扶貧開發的理論與實踐前沿問題

民族經濟研究的理論溯源

對遺產與記憶的再思考

抗戰時期的學術西遷

宗教人類學的儀式變遷探討

口頭表達與現代政治

18~19世紀四川天主教研究

地方性知識對環境保護的貢獻

遠方之見——人類學與現代生活

雲南歷史上鴉片問題研究

唐裝與漢服——作為文化表象的中式服裝

中國社會的另一類“二元結構

述評

梁漱溟眼中的中國歷史與未來——讀《中國文化要義》

初讀任乃強先生作品

書評

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

《1956,潘光旦調查行腳》

《尋羌—一羌鄉田野雜記》

稿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